踏入職場,飯桌社交少不了,而喝酒則是飯桌上最為關鍵的一個核心內容。有時候酒桌上的氛圍好,酒喝得爽,是事情能夠最終談成的一個極為有力的推動力量。不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無敵酒量的,更何況喝得太多也傷身體。那么,遇上不會喝、不想喝卻又躲不開的酒桌尷尬時,該怎么辦呢?
敬酒:機由己發(fā),力從人借
做銷售的小李一星期至少要喝三頓酒,因為目的是銷售產(chǎn)品,所以一方面得拿出誠意來跟人家喝,另一方面還要處處照顧周全,自己絕對不能喝醉了倒下。這對于酒量不行的小李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小李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辦法。在飯桌上,他要隨時注意自己身后不能有人,桌子底下一定得鋪著地毯,喝酒的時候態(tài)度爽快,說干就干——不過干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酒杯往腦袋后邊一劃拉,酒全灑地毯上了,然后迅速把酒杯放到嘴邊,裝出剛剛干掉的樣子。一頓飯下來,他座位后邊濕了一大塊,不過人很清醒,可以繼續(xù)戰(zhàn)斗。
分析:自己是主人家,這個沒有辦法,說“不會喝”之類的話顯然是缺乏誠意。不管你信不信,一個人能不能喝酒,還真是能看得出來的。而且身為請客的一方,必是出于某種目的,即便不會喝也得硬著頭皮上了。
支招:
1.小李的做法相當有效果,不過對演技的要求較高。灑酒的時機把握、速度和力量以及角度控制、假裝剛剛喝完的表情……都要在最微小的動作上下足功夫。細節(jié)暴露真相,被人看出來可就不好了。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事先在家里反復練習,以便臨戰(zhàn)時達到最佳效果。
2.若覺得上述做法難度高,那么有個簡單版。每次敬酒時,倒?jié)M,然后在喝前假裝沒有拿穩(wěn)酒杯,或者假裝豪邁動作大——一揚手一仰脖子,灑出去一大半。別小看這一灑,每次也可以少喝不少。
3.喝酒之前盡量多吃一些淀粉類和蛋白質類的食物墊底,對胃有好處也不容易醉。另外要控制節(jié)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更不要幾種酒混著喝。
4.請客前先去飯店做好準備,一瓶裝酒,一瓶裝白水。白水那瓶歸自己。只不過這么做有相當?shù)娘L險系數(shù),你得記性非常好,絕對不弄錯。
被敬酒:欲剛先柔,欲揚先抑
工作沒多久的小雪跟著同事去山東出差,對方單位請吃飯。席間,有人來勸酒,說了一大堆勸酒的話。小雪酒量不行,又缺乏社會經(jīng)驗,說啥也不愿意喝。為了不至于讓對方下不了臺,小雪就笑容可掬地說:“好,那喝一大口,好吧?”然后沾沾嘴唇,就一屁股坐下了。
誰知,那老兄也是一較真的人,好說歹說非逼小雪把酒干了不可,還說不干了這酒就是看不起他。小雪心想:我已經(jīng)給你臺階了,誰讓你不順坡下驢呢?忍不住小臉一繃,把酒杯挪開,一言不發(fā),那潛臺詞可非常明顯:就不給你面子了,你自找的。
隨后的尷尬氣氛可想而知。小雪的同事來打圓場:她酒精過敏,然后又代她把酒一飲而盡。但是直到最后,那頓飯也還是吃得冷冷的,再怎么講段子、開玩笑都暖不過來了。
分析:不管自己是客人,還是陪客,只要不是請客方,那么相對來說喝不喝酒的主動權就在自己手里了。不過即便再不會喝酒,也要切記絕對不能翻臉。說到底,人家還是重視你才向你敬酒的。不然,把氣氛弄僵了,不僅事情談不成,同事領導心里也會對你有想法。
支招:
1.男勸女這是最常見也最難搞的情況。當真不想喝,只有一字真訣:拖。最常見的逼酒辭是“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不妨事先準備好幾套應付這類局面的套話,比如說“我明明沒酒量,你非讓我喝,就是看不起我”或“我真不會,你就饒了我吧,否則就是不給我面子”,還可以耍點賴“喝酒我會起紅疹,一會兒我出去,魚也不沉了雁也不落了,你負得了責任嗎?”說得越聰明越讓人接不上話,躲過去的可能性就越大。
至于具體說什么,要看當時的氣氛和參加飯局的都是什么關系??傊?,這招是借力發(fā)力,以毒攻毒。但是如果以為爽快地一口干了,這事就過去了,那就錯了。這個一干,肯定下一個就跟來了。別怕拖延時間,一頓飯的時間是有限的,等有人比你著急或不耐煩,你就得救了。
2.女勸女的情況大多出于禮節(jié)性,很少有硬勸的,可以忽略不計。
3.女勸男的時候說明你很重要,人家才使這美人計。而且一般說來也會適可而止,不會往死里喝。如果對方有求于你的事情你可以做到,那么在自己身體能承受的范圍內不妨順水推舟,成人之美吧。
4.男勸男的時候,要么堅決從頭到尾滴酒不沾,如借口酒精過敏,如果大家都沒見你喝一口酒,慢慢就沒人難為你了,其實,并不是他們相信你真過敏,而是對你失去興趣,知道跟你說什么也是白費口舌。要么裝傻。這招適用于那些具有表演天賦、心理素質好且臉皮不那么薄的人。兩眼發(fā)直、干嘔幾下……總之不是用嘴說“我醉了”,而是用實際行動告訴眾人你醉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