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的人因為時間、金錢以及自身特異體質(zhì)等原因不得不與“冬治”失之交臂。如何彌補?現(xiàn)在傳授您一個既簡單又不花錢的“冬治”法一一推擦背腰部以及胸腹部等,如果此手法操作得當,同樣可以達到“異曲同工”的療效。
俗話說:“三洗不如一擦”。通過推擦背腰部以及胸腹部,能起到行氣通竅、疏松肌膚、安心寧神、催人振奮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日本東京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人體背部皮下積聚著許多免疫細胞,將這些健康衛(wèi)士動員起來,會大大增強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抗病能力,而進行動員的最好辦法就是每天定時按摩推擦等。
現(xiàn)在,許多醫(yī)院(醫(yī)生)的“冬治”藥物敷貼、針灸、拔火罐等方法采用的均是大椎、定喘(雙側(cè))、風門(雙側(cè))、肺俞(雙側(cè))、心俞(雙側(cè))、脾俞(雙側(cè))、腎俞(雙側(cè))、天突、膻中等幾個常用保健穴位,而這些“冬治”的穴位大部分都分布在背部上。
如何操作?家人或同事令患者(健康保健者)俯臥于床上或長沙發(fā)椅上,不用枕頭,頭轉(zhuǎn)向一側(cè),上肢貼身伸開,全身放松。操作者立于床邊或沙發(fā)椅前,面向被操作者頭部,兩腿拉開小弓字步,兩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被操作者背部上方(注意手掌與背部貼緊),然后將腰腿部的力量運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適中,向前逐步用力推擦,使皮膚、肌肉在一瞬間隨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順勢推擦至腰骶部。推擦3~4遍后,再令被操作者將頭轉(zhuǎn)向另一側(cè),仍按上法推擦3~4遍。然后,操作者右手半握拳,用腕力叩擊或用手指點按背、腰部的穴位大椎(第七頸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間)、定喘(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風門(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腎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十七椎(位于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5腰椎棘突下)等,力量仍要適中,自上而下操作5分鐘左右。當然,被操作者亦可自己用一手或兩手的掌指、掌面反推擦背部和腰部,直到自己覺得背腰部發(fā)熱發(fā)燙為止。
推擦過背腰部,再配合推擦胸腹部,可使冬病夏治的效果“錦上添花”。具體操作如下:坐、臥姿勢均可。自己將雙手擦熱后,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從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進行,每次5分鐘左右。還可兼做擦腹動作,用雙手交叉于腹部,適度用力來回摩擦,每次3~5分鐘。每天早起、休息和午飯后都可進行。擦過胸腹部,再用兩手任意一個食指或中指點按捏拿天突穴(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膻中穴(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連線之中點)各1~2分鐘。
還有,現(xiàn)在許多人流行于用干毛巾擦背、擦腰、擦胸、擦腹等,這確實是個養(yǎng)生保健乃至“冬治”的絕佳選擇。大家可準備一條盡量粗而柔軟的干毛巾,在家在辦公室的更衣室均可進行。操作時先脫去外衣,把毛巾放在要擦的部位上,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上下來回或交叉拉動,幾分鐘后,換一下手,再如此操作,直到擦的皮膚發(fā)紅發(fā)熱為止。每天1~2次,隨時可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操作者在推擦時用力要適度,不可弄破皮膚?;加懈鞣N疾病,特別是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應慎用或禁用。如果皮膚破損或發(fā)生感染及接觸性皮炎、牛皮癬、肺結(jié)核、腫瘤、不明原因的咳血、咯血等,不宜采用這種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