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國際汽車公園的精彩亮相,處處都感受到汽車文化的沖擊。
那些承載城市精神的象征性建筑,那千姿百態(tài)的雕塑群落,那草坪、樹木、河流,都是物化了的汽車文化,將汽車城這塊金字招牌擦得錚亮。這里,給了每個愛車族最感興趣最迫切需要的東西,讓每個生活在軸時代的大人孩子,了解汽車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們走進了這座著名的汽車公園。
是童話中那會飛的“紅地毯”嗎
向西,向西,穿過騰飛廣場、穿過東風大街、穿過紅旗廣場…… 哈,
你感到了軸時代汽車的氣息嗎?這汽車區(qū)的路名都與車有關呢! 這是敞開式的公園,你隨意從哪條路都能進入。跳下車,人就已經(jīng)在公園里了。那一刻仿佛一下掉進綠色的大染缸,
市井的浮躁被滿眼的綠意洗滌得纖塵不染。只顧眼睛朝上,偶爾低頭,發(fā)現(xiàn)腳下的路面,竟然是紅色的。
怎么會呢?不是意大利童話故事中那會飛的“紅地毯”吧?
原來,這是紅色的瀝青鋪的,鋪這種紅色的瀝青路可不簡單,工藝要求高,造價昂貴,據(jù)說,需要一邊攪拌原料,一邊鋪筑,價格比普通黑色瀝青路面高出20倍左右。最不可思議的是,紅地毯不僅僅鋪就了林蔭大道,還在通往演藝大廳的廣場上與白色的方塊石形成新奇的方陣。我們又納悶兒了,紅與白為什么這樣不規(guī)則地搭配排列?
站在那兒左顧右盼,靜靜地觀察,才破譯了其中的奧秘,那是紅白兩色組成的一幅世界地圖?。 皣H的”汽車公園,詮釋得多么得當?shù)轿弧?/p>
永不消逝的“車轍”
后來才知道,我們走的是汽車公園的中軸線。
沒多遠,地上的圖形,再次吊起我們的胃口,紅色的塑膠地面上,鈍角狀的圖形成雙地排開,里面鐫刻著眾多汽車模型及記錄汽車品牌誕生歷史。
“車轍?。 ?循聲望去,那大小相同的鈍角狀,排列開來,不正是輪胎的印跡嗎?
這是一件名為“世界汽車歷史車轍”的雕塑作品,誰能想到雕塑竟然能鋪在地面上,人可以在上面隨意地行走,不必擔心踩壞雕塑,反而會因為走的人多了,那金屬的材質會隨之越來越錚亮。這本身就意味著制造汽車的大師們的永恒吧?
我們瞪大驚奇的眼睛,一個轍印一個轍印地走下去,一個板塊一個板塊地賞讀下去: 從三輪車,到四輪車,從第一輛汽車,到環(huán)保概念車,到電動車,一幅汽車發(fā)展史的畫卷在我們的腳下展開。
“車轍印”這560平方米的奇特雕塑,出自沈陽魯迅美術學院雕塑院的學生之手。該組雕塑設計巧妙,立意深刻,世界汽車發(fā)展史在游人興奮的驚嘆聲中展開了。這片車轍,風拂不掉,沙埋不掉,雨沖不掉。它們已經(jīng)成為汽車史,鐫刻在這里,鐫刻在史冊中,鐫刻在每個來到這里的人們的心中。
偶爾抬頭,突然望見遠處巨大的輪狀的建筑,那車輪拔地而起,宛若一道閃電將我擊中。這就是公園里的標志性建筑——長春汽車博物館。
博物館廣場兩旁,是巨大的鋼骨架的汽車藝術造型墻,青銅澆鑄的人和汽車,行走在傾斜造勢而產(chǎn)生厚重感的墻上,用震撼的氣勢向人們訴說著汽車和生活之間的故事。
史詩般的“汽車浮雕墻”
讓我們嘆為觀止的是,中軸線兩邊大型的“中國汽車文化浮雕墻”和“世界汽車文化浮雕墻”。
中國的,居東,整體形狀為“解放”車型,因為那是中國的第一制造,我們從那時開始有了自己制造的汽車。
世界的,居西,整體外形為“甲殼蟲”的設計,上面有貴夫人乘坐著古老的三輪車,有工人生產(chǎn)汽車的場面,有戴著禮帽的人駕駛著老爺車。
“汽車給人類帶來了什么?”
這是浮雕墻上刻的一句話,這鏗鏘有力的設問就像哈姆雷特的臺詞,發(fā)人深省。
我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
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爬行超過了汽車,小蝸牛問:怎么汽車沒我們快???
蝸牛媽媽說:因為我
們沒有堵車的煩惱。
社會文明的進步,付出了一定代價,如車的堵塞、停車難、能源的消耗和尾氣排放帶來的污染。如今,人們還在不停地修路,不斷地生產(chǎn)汽車,只是,開始向節(jié)能汽車、電動汽車進軍了。
沿著石板路信步走來,就是有名的汽車大道,這里有中國汽車文化街、世界汽車文化街和汽車名人街。三條街,三道汽車大餐,完美地配制出汽車文化獨有的特色。
中國汽車文化街上,矗立著尊貴莊重的紅旗轎車、輕盈飛揚的中華、奇瑞,那一輛輛自主品牌的汽車,都閃爍著中國民族魂。走過了“中國”,走進了“世界”,一個個世界名車不遺余力地展示著自己品牌的魅力,勞斯萊斯、賓利、邁巴赫、法拉利、世爵,世界傳奇品牌的商標內(nèi)蘊含著對駕駛者的社會地位的追崇和映襯。
而汽車名人街更是令人興奮,一個個內(nèi)涵豐富、造型各異的雕塑映入眼簾,人們仿佛穿過了汽車的時光隧道,與卡爾·本茨、豐田喜一郎、亨利·福特、法拉利這些汽車名人大師相會,他們就在你的身旁,向你娓娓道來他們創(chuàng)業(yè)的經(jīng)歷和關于汽車的故事。
所有來到這條街的人,都會在這第一塊青銅碑前拍照留念,這鑲嵌在花崗巖中的青銅雕塑是新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饒斌,他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中國汽車史詩的扉頁上。
不能不提的是,那座大紅色的雕塑《邁克爾·舒馬赫》,不知吸引了多少年輕人的目光。據(jù)說,開始設計的顏色是粉色,立即遭到許多年輕朋友的激烈反對,他們說:應該是大紅色的,那樣才有沖擊力,才能表現(xiàn)這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癋1之王”的風采!
徜徉在雕塑群落
沿路繼續(xù)前行,《汽車女神》、《自然運動》、《人與自然》、《旅行者》、《汽車豆莢》等姿態(tài)各異的雕塑牽引著你,使你看完了一個,又奔向下一個。雕塑布滿公園的每個角落,你便走遍公園的每個去處。
汽車涉及到很多力學和技術的范疇,經(jīng)常被認為是男士的專利。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也享用車的快樂了?!斗枷闫嚒返牡袼馨岩晃慌影菏淄π氐男螤盍⒂谄囕喿由?,表達了得益于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婦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活力,也更加自由。
圣盧西亞的雕塑家想通過一種浪漫的情懷告訴人們汽車在愛情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以幽默的方式將夫妻倆握著一個方向盤的雕塑命名為《駕馭》。
羅馬尼亞雕塑家的《夢幻汽車》,是一對夫婦的快樂生活,他們的身體幻化成汽車的形狀,他們的激情和喜悅便是驅動和駕馭汽車的動力。你瞧,那四個輪子都被壓得微微變形了。這是怎樣熱烈的情感啊。
在一片鮮花盛開的山坡上,一個指揮家揮著胳膊,指揮著一群各色汽車跳舞,雕塑名為《汽車音樂會》,公園的花木都支棱著耳朵聆聽著音樂的旋律。
一輛紅色砂巖雕塑的汽車被一棵樹從中間劈開,像電影片頭的特寫鏡頭,名為《地球車》,那深刻的象征意味,令大家想象的閘門大開。
那輛紅色的《香車》,瞪著大大的眼睛,張開嘴月牙可愛極了。
化就在這之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