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小時候,受父母的影響,對丹頂鶴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并掌握了丹頂鶴等珍禽飼養(yǎng)、繁殖、孵化、育雛的全套技術。
1986年,剛成立不久的鹽城自然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聽說吉林省扎龍有個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養(yǎng)鶴姑娘,于是不遠千里找上門來,邀請徐秀娟擔任鶴類養(yǎng)殖場場長,希望能在南方建立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養(yǎng)殖基地。于是,徐秀娟抱著裝有三只丹頂鶴蛋的包于當年5月南下鹽城射陽。
到自然保護區(qū)后,在徐秀娟的精心護養(yǎng)下,三只毛茸茸的雛鶴破殼出世。一個22歲的姑娘,竟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丹頂鶴在地球低緯度越冬區(qū)的孵化、飼養(yǎng)和馴化的奇跡。這個消息轟動了我國野生動物界,在第三次全國鶴類保護會議上,徐秀娟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贊揚。
徐秀娟長年累月地與丹頂鶴生活在一起,都成了丹頂鶴的朋友。有只丹頂鶴總是喜歡粘著她,她叫它“賴毛子”。有一天,“賴毛子”毫無戒備地接近一個割蘆葦?shù)娜?,那人一把抓住“賴毛子”的脖子想弄死它。幸好徐秀娟?jīng)過,便不顧一切地沖過去,與那個人理論,才撿回“賴毛子”的一條命。從此,“賴毛子”對徐秀娟更加依戀了。
1987年9月15日中午,小鶴“牧仁”“黎明”在籠子里鳴叫不已,徐秀娟把它們抱出來放進水塘里。不想,兩只小鶴先后掙脫繩子飛走了。徐秀娟找了一夜,找回了“牧仁”,“黎明”卻仍不見蹤影。第二天一大早,她顧不上吃飯就又去找。當游到復堆河河心時,她只喊了一聲“我不行了”,就不見了蹤影。4個小時后,人們把娟子從水底托起……
徐秀娟將自己對鳥類的熱愛以及無私的自我犧牲精神,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田,只有一首《一個真實的故事》凄婉地訴說著一位化鶴歸來的美麗精靈:“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為她訴說……還有一群丹頂鶴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鏈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6課《燕子專列》)
【王寶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