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某一天,下著鵝毛大雪,杜甫有事要去一個叫梅嶺的地方。他雇了一頂四人抬的轎子,就上路了。
行進(jìn)途中,雪越來越大,鵝毛似的雪片飄飄灑灑,天地間的一切都被皚皚白雪籠罩著。一位轎夫突然詩興大發(fā),隨口吟道:“片片片片片片片?!苯酉聛?,轎夫就不知道該怎么接了,憋紅了臉苦想著。
杜甫在轎里見到不遠(yuǎn)處的梅嶺,蒼茫隱晦,巍峨壯觀,就接道:“雪落梅嶺形不見。”
那轎夫一聽,覺得對得非常好。就是啊,雖然在空中飄飛的是鵝毛般的雪片,可落在山嶺之上,便和地上的大雪融為了一體,分不清是哪片了。他就想這個坐轎的是誰啊,當(dāng)今只有詩圣杜甫杜少陵有這樣敏捷的才思,便接道:“此人莫非杜少陵?”
杜甫笑了笑,就接出了最后一句:“然然然然然然然。”
把這四句合起來,就變成了一首比較有意思的詩:
片片片片片片片,
雪落梅嶺形不見。
此人莫非杜少陵?
然然然然然然然。
【劉衛(wèi)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