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天天寫
吳建南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我們小朋友練習寫作文、寫日記的材料源泉,而日記又是我們每一天生活的真實寫照。那么,如何寫好日記呢?
一、觀察要仔細。生活就像萬花筒,里面有許許多多美不勝收的事物,而這些事物中又蘊藏著無窮的奧妙。所以,我們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比如觀察植物,你就要從發(fā)芽到開花到結果進行觀察,把植物各個階段的變化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來;又如觀察動物,你就要注意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以及它的成長過程。只有這樣,寫起日記來才能得心應手。
二、格式要正確。第一行寫上日期(年、月、日)和天氣情況,從第二行開始,就按寫作文的格式來寫日記的內(nèi)容,有時也可自擬題目。
三、切忌流水賬。寫日記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面面俱到,記流水賬,內(nèi)容空洞不具體,讀后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一定要把一人、一事、一景、一物或一感寫清楚,寫具體,這樣寫出來的日記才生動感人。
四、內(nèi)容要真實。所謂日記就是記錄我們生活中的事情,所以內(nèi)容一定要真實,不能胡編亂造。另外,要認真選材,巧妙構思,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感人的內(nèi)容。
螞蟻搬蟲的秘密
遼寧省盤錦市遼河油田于樓學校
三年級 丁 祥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下午,我在一棵大樹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螞蟻窩,還看到許多螞蟻都離開洞口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找食物。螞蟻發(fā)現(xiàn)了食物后是怎樣通知同伴的呢?它們又是怎樣把食物搬回洞里的呢?出于好奇,我做了一個實驗。(新發(fā)現(xiàn)源于對生活的觀察。)
我捉來一條大青蟲放在洞口不遠處。過了一會兒,就有一只螞蟻發(fā)現(xiàn)了,它立刻爬了過去,一口就把大青蟲咬住了。大青蟲疼得直打滾,可螞蟻就是不松口,也跟著翻來滾去。這時又來了一只螞蟻,也緊緊地咬住大青蟲不松口。不一會兒,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兩只螞蟻走到了一起,互相碰了碰觸角后,有一只螞蟻就走開了。只見它直奔洞口的方向走去,而且每碰到一只螞蟻都會相互碰撞一下頭上的觸角。接著,那些螞蟻就向大青蟲的方向爬去。
這一群螞蟻開始搬大青蟲了。只見它們都用小鉗子似的嘴緊緊夾住大青蟲那胖乎乎的身體,有的蹬開八字腳,在前面拼命地拖,有的在后面使勁地推,終于把大青蟲搬進了洞里。(重點描寫了螞蟻搬蟲的過程,內(nèi)容詳細,具體,真實。)
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洞口只剩下大青蟲的一張皮了。
通過這個發(fā)現(xiàn),我猜想:螞蟻一定是用觸角來傳遞信號的。如果它們找到又大又合口味的食物,觸角就會擺動得非常猛烈。就這樣一個一個依次傳遞,一會兒就引來了所有的同伴。(揭示了螞蟻搬蟲的秘密,很有意義。)
總評
小作者通過做實驗和細致入微的觀察,揭示了螞蟻傳遞信息和搬運大青蟲的過程,描寫生動具體,條理清晰,情趣橫生。
【指導并置評:傅文勝】
學寫留言條
王文雅
沈洋有事想找同學王路,可到了王路家,卻沒碰到他。于是,他寫了一張留言條給王路。
王路:
下午我來找你,你不在。明天下午兩點半,我想請你和我一起去新華書店買書。如果你同意,請打電話告訴我。
沈洋
10月2日
看了這張留言條后,王路給沈洋去了電話,并約好第二天一起去新華書店??磥?,留言條還真管用?,F(xiàn)在,讓我們?nèi)ネ趵蠋熌莾捍蚵牬蚵?,看看寫留言條都要注意些什么吧!
當兩個人見不到面,又有事情要告訴對方時,就可以寫一張紙條,這張紙條就叫留言條。寫留言條要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頂格寫對方的稱呼,并加上冒號,要注意禮貌;
第二,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正文,把你需要告訴對方的事情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第三,在右下方寫上自己的姓名;
第四,在姓名下方寫留言的日期。
小朋友,記住了嗎?相信你一定學會寫留言條了,那就試著給下面這張留言條找找錯誤吧!
媽媽
我到同學李強家玩去了,你不用擔心,我會自己回家的。
你的兒子:張豪
李賀寫詩
李賀寫詩有個習慣,他不僅喜歡獨自看書,獨自思考,還喜歡到社會、到大自然中去觀察、體驗生活,收集寫作素材。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就吃完早飯,背上那個又破又爛的錦囊,帶上小童,騎上小毛驢兒,出門采風去了。沿途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他都記錄下來,塞進錦囊中。一天結束回家后,他再從錦囊中取出記錄的一張張紙條,獨自在油燈下反復琢磨推敲,進行選擇,整理,加工,最后寫成一首首詩。
一天天,一年年過去了,李賀每天都堅持這樣做。由于他對生活觀察細致,并能隨時捕捉自己的思想火花,所以他寫的詩意境新,語言美,很受人們的喜愛,就連當時的大文學家韓愈都對他刮目相看。
博士丁的話
要寫出好文章,素材積累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只有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從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寫出的文章才會更加生動,精彩。
【王林紅/供稿】
田野、村莊、樹木,在幽靜的睡眠里,披著銀色的薄紗。山,隱隱約約,像云,又像海上的島嶼。
——吳 強《紅日》
黑夜并不是千般一律的黑,山樹林崗各有不同的顏色:有墨黑、淡黑、淺黑,還有像銀子似的泛著黑灰色,很像中國丹青畫那樣濃淡相宜。
——浩 然《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