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興趣愛好非常多,其中彈鋼琴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我最難忘的。
八歲時,看見鋼琴那烏黑發(fā)亮的顏色,聽到“叮叮咚咚”悅耳動聽的聲音,我真是手癢癢的,摸了又摸,鬧著要學鋼琴。(直入主題,引出“我”學彈琴的緣由。)
剛開始在陳老師家里上鋼琴課時,我很感興趣,一個星期就能學會彈兩三首歌曲,有時還能得到“小紅星”獎勵,心里挺高興的??珊髞恚覍椾撉佼a生了厭煩的情緒。因為學鋼琴要占用好多休息時間,而且難度越來越大。媽媽看出了我的情緒,給我講鋼琴家勤學苦練的故事,還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學鋼琴是為了健腦,提高修養(yǎng),培養(yǎng)毅力、興趣,而不是為了成名成星?!蔽一腥淮笪颍珠_始練琴。之后,不論是風吹雨打,還是嚴寒酷暑,我天天練琴,從不間斷。
去年暑假,我打算考鋼琴三級,可沒想到在陳老師那兒預考都未能過關,就有點泄氣了。媽媽拼命地鼓勵我,陳老師也耐心地教我,我又重整旗鼓,繼續(xù)苦練。(學琴的過程一波三折,更加突顯出成功的來之不易。)
這次考鋼琴三級,我彈的是巴赫的《G大調布列舞曲》,指法靈活,節(jié)奏準確,對樂曲要表達的感情也有一定的理解,考級老師頻頻點頭。我終于順利過關,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由此可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有勤學苦練,才能練好琴。(“我”成功了!從成功中悟出的道理更是難能可貴。)
總評
全文以“苦練”為線索,說明了學彈鋼琴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而是要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代價。習作按照“喜歡—厭煩—苦練—泄氣—鼓勵—成功”的順序,把學彈鋼琴一波三折的過程描寫得生動,具體。習作語言生動,“我”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細膩。結尾用“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來闡明道理,起到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