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指津】
文學是情感的產(chǎn)物。無論何種文學樣式,字里行間總浸潤著作者或濃或淡的情感,表達出作者對世界的各種各樣的情懷。相對于其他文體,小說的情感及其處理方式都有其獨特的地方。
一、情感的魅力
一篇給人留下難以磨滅印象的小說,除了思想外,情感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說中的情感,可以穿越時間、空間,使每位讀者感受到情感的魅力。情感是小說的動力,如果沒有情感的存在,小說僅僅是“事實的重述”,而非“感情的記錄”。某種程度上,情感不僅是小說中的感性要素,而且具備結構的功能。
情感使物理意義上的時間在我們心中發(fā)生了變化。作者不僅僅要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更要按“情感價值”來取舍時間。一秒鐘可以被寫得很長很長,因為在心理上,它可以無限延長。
小說的結構安排雖然注重生活本身的邏輯,但絕不是生活發(fā)展過程的機械再現(xiàn),而往往按“情感邏輯”來賦予相應的形式。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故事從開庭審訊寫起,是為了更有力地對整個沙俄社會進行控訴,表現(xiàn)他的“心靈辯證法”。
人文關懷也是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人文關懷是小說的永恒主題,是其尚善的終極追求。魯迅小說的人文精神最為深厚,透過他冷峻的筆調,從愚昧的華老栓、不幸的祥林嫂,尤其是那個寄寓著作家“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憂憤情感的阿Q身上,人們看到的正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作家的人文關懷。
二、情感的處理
《莊子》釋“真情”,謂之“精誠之至”,他不僅指出“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而且還辯證地描述了“真情”與“假意”的不同藝術效應:“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
小說在處理情感上,不宜飽滿和激烈。適當?shù)碾[忍和節(jié)制,讓情節(jié)和人物自己說話,會有更好的表達效果。在《禮拜二午睡時刻》里,我們從人物的言行里,從小說內容的安排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人物內心情感的強烈沖突和表述語言的高度簡潔,使小說極有張力。
小說中的情感應在經(jīng)過耐心的醞釀和鋪墊之后,具備爆發(fā)而潰決的勢頭。小說中的情感應保持一種蓄勢待發(fā)的態(tài)勢。
近年來,高考中有關小說的情感的題目相對集中,如“小說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結合文本具體說說它是如何表現(xiàn)這些情感的”“小說里的人物具有哪些高尚的情懷,請具體分析”“結合故事情節(jié),請?zhí)骄课谋镜纳顚右馓N和作者的情感取向”等。解答時,我們要注重小說情感的把握,用心揣摩作者對情感的處理藝術,關注融入作者情感的細節(jié),品味表達情感的語言,關注情感與情節(jié)、情感與人物以及情感與主題的關系。
【閱讀訓練一】
一小時的變故
□[美國]凱特·肖幫
親友們都知道馬拉德太太心臟有問題,因此,在向她透露她丈夫亡故的消息時,十分小心,盡量婉轉些。
是她姐姐約瑟芬告訴她這一消息的,話說得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她丈夫的朋友理查茲也在場,就在她身邊。報社收到鐵路事故消息時,理查茲正好在那里,布倫特里·馬拉德的名字在“遇難者”名單的最前面。為了把真相弄清楚,他只是根據(jù)另外一份電報把時間記了下來,便搶在其他不太小心、不夠體貼的朋友之前趕忙捎來這一不幸的消息。
她猛地撲在姐姐的懷里號啕大哭起來。當一陣悲傷消退之后,她獨自一人走進自己的房間里,不愿讓任何人跟著她。
臥室的窗戶開著,窗前擺著一把寬大、舒適的扶手椅。她精疲力竭地一屁股坐進椅子,倦意纏著她的身子。
屋前空曠的廣場上,春意盎然,新春騷得樹梢戰(zhàn)栗??諝庵袕浡河攴曳嫉臍庀ⅰ窍卵亟纸匈u的商販正吆喝著兜售商品。遠處有人在唱歌,曲調隱隱約約地傳入她的耳中。屋檐下,無數(shù)麻雀唧唧喳喳地叫著。
她靜靜地坐在椅子里,頭枕在靠墊上,像一個哭睡著了的孩子在睡夢中還在啜泣一樣。
她還很年輕,面容白皙,安詳。臉上的皺紋顯示出壓抑,甚至是某種力量。但是,此刻她目光呆滯,茫然地直盯著遠方的一片藍天。
某種東西正向她逼來,她等待著,誠惶誠恐地等待著。等待著什么呢?她不知道。這種東西太微妙了,讓人難以觸摸,不可名狀。但她感到它正從空中蔓延開來,通過彌漫在空氣中的聲音、氣息和色彩正朝著她步步逼來。
此刻,她的內心騷動不安地起伏著。那種向她逼近、將要纏住她的東西在她的腦海里越來越清晰了。她正努力憑借自己的意志來抗擊它,但是她無能為力,她的意志力一如她那雙白皙細嫩的雙手一樣軟弱無力。
她干脆任其自然,這時一個輕如耳語般的詞從她那微啟的雙唇中逃逸出來。她低聲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自由!自由!自由了!”那茫然和隨后變得惶恐的目光從她的眼中消失了。兩眼變得炯炯有神,閃閃發(fā)光。她心跳加快,熱血沸騰,周身無一處不暢快。
在未來的歲月里,她將為自己而活著。再也沒有任何強大的意志盲目地堅持要征服她了。
不錯,她曾愛過他——有時候,然而并非常是這樣。這又有什么關系!她突然認識到自主才是她生命中最強烈的沖動,擁有了它,愛情,那未解之謎,又有什么價值?
“自由了!徹底自由了!”她反復低聲吟道。
約瑟芬跪在緊閉的房門前懇求進去?!奥芬姿?,開門!我求你了;開門——你會把自己弄出病來的。你在干什么,路易斯?看在上帝的面子上,開門吧?!?/p>
“走開。我不會把自己弄出病來的。”的確,她不會的。透過那扇敞開的窗戶,她正在暢飲的恰是生命的精髓。
她的想象力正沿著未來的時日自由馳騁。春天、夏天,一年四季都將屬于她自己。她低聲快速祈禱著長命百歲。就在昨天,她一想到生命會如此漫長,還感到不寒而栗。
她終于站了起來,在她姐姐的胡攪蠻纏下把門打開。她目光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摟著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樓梯。理查茲站在底下等著她們。
這時有人用鑰匙在開前門。進來的竟然是布倫特里·馬拉德,他提著旅行包和雨傘,鎮(zhèn)定自若,略顯得風塵仆仆。他離事故發(fā)生地很遙遠,甚至不知道發(fā)生過火車事故。眼前的情景使他愣住了:約瑟芬尖叫一聲;理查茲迅速移動身子站在他和妻子之間,去擋住她的視線。
然而,理查茲還是太晚了。當醫(yī)生們趕到時,他們說路易斯死于心臟病,死于致命的喜悅。
(選自《名作欣賞》2006年第2期,有刪改)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種東西正向她逼來,她等待著,誠惶誠恐地等待著?!边@句話中的“某種東西”具體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內心騷動不安地起伏著”“她正努力憑借自己的意志來抗擊”纏住她的東西,這些都表現(xiàn)了馬拉德太太怎樣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說的結尾醫(yī)生的診斷是“路易斯死于心臟病,死于致命的喜悅”。有人不同意醫(yī)生的看法,認為路易斯不是死于致命的喜悅,而是死于過度悲傷。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觀點加以探究。(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訓練二】
看護父親的孩子
□[意大利]亞米契斯
一個春雨綿綿的早晨,一個滿身泥水的鄉(xiāng)下孩子,來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醫(yī)院門口,遞了封信給看門人,說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親??撮T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內容,就叫了一個護士領孩子過去。
看著病人的樣子,孩子哭起來。病人很瘦,頭發(fā)變白了,胡須變長了,腫脹的臉又青又暗,皮膚像要破裂似的發(fā)亮,眼睛變小了,嘴唇變厚了,全然不像父親平日的模樣。呼吸很微弱,只有額頭輪廓和眉毛還有點像父親。孩子叫著:“父親!父親!認得我嗎?我是西西洛!母親不能來,叫我來照顧你。請看看我,跟我說句話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會兒,又閉上眼睛。
“父親!父親!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兒子西西洛??!”
正胡亂想著,有人用手輕輕拍他的肩膀,抬頭一看,原來是醫(yī)生。
“不要擔心,他臉上發(fā)丹毒了。雖然病情很嚴重,但還有希望。你要細心照顧他!你在這里真是再好不過了?!?/p>
從此,西西洛就照顧父親。病人常常看著西西洛,好像不是很清醒,不過注視他的時間慢慢變長了。當西西洛用手帕捂著眼睛哭的時候,病人總是凝視著他。有一次嘴唇微動,好像要說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點兒的時候,總是睜開眼睛尋找看護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興,把母親、妹妹們的事情以及平時盼父親回國的情形都說給他聽,又用深情的話勸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情忽然加重,護士送來的藥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點鐘西西洛依舊獨自流淚,忽然聽見屋外有腳步聲,還有人說話:“護士小姐!再見!”
這使西西洛跳了起來,激動地抑制住叫喊的沖動。
一個胳膊上纏著繃帶的人走了進來。西西洛站在那里,發(fā)出刺耳的尖叫——“父親”!那人回頭一看也叫起來:“西西洛!”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這是怎么回事!你認錯人了!你母親來信說你已經(jīng)來到醫(yī)院了,快把我擔心死了!西西洛!怎么這樣憔悴?我已經(jīng)好了,母親、孔賽德拉、小寶寶都好嗎?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這樣陰差陽錯的事!”
西西洛想說家里的狀況,可說不出話來。
“走吧!我們今天晚上還能趕到家。”父親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動不動,卻回頭看著那病人。病人也睜大眼睛注視著西西洛。西西洛從心里流出這樣的話來:“別急,父親!請等一等!我現(xiàn)在不能回去。我在這里住了五天,已經(jīng)把他當做你了。我那么愛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沒有我。父親!請暫時讓我留在這里吧!”
父親猶豫不決,看看兒子,又看看病人,問周圍的人:“他是誰?”
“跟你一樣,也是個農村人,剛從國外做工回來,恰好跟你同一天住進醫(yī)院。進來的時候不省人事,話也不能說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準是把你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了。”
病人仍看著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讓你母親放心。這幾塊錢你當做零用。再見!”父親說完,親了親兒子的額頭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邊,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離病人半步,病人也緊緊盯著西西洛,吃力地動著嘴唇想要說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西西洛緊緊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睜開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閉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著。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會保佑你這樣的人的,你將來會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護士把窗臺上養(yǎng)著的花取來一束交給西西洛:“沒什么可送你的,請收下這花當做紀念吧!”
“謝謝!”西西洛收下花,擦著眼淚,“但是我要走遠路,花會白白枯萎的?!闭f著將花撒在病床四周,“把這花留下當做紀念吧!謝謝醫(yī)生和護士小姐!謝謝大家!”又對著死者說,“再見!”
忽然不知道該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幾天來已經(jīng)習慣的稱呼說:“再見,父親!”說著取出衣服和包,打起精神,緩緩走出去。外面天亮了。
[選自《青年文摘(紅版)》2008年第3期]
閱讀上文,回答下列各題。
1.明明是西西洛認錯了父親,作品為什么還以“看護父親的孩子”為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說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寫,說說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對病人有兩處關于嘴唇的動作描寫:“有一次嘴唇微動,好像要說什么”“吃力地動著嘴唇想要說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說什么?請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描述了鄉(xiāng)下孩子西西洛在醫(yī)院看護父親的故事,情節(jié)安排精巧,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