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材料豐富”是高考作文對各種文體的總體要求,就是要求我們作文時,材料要充分,內容要充實。而達到這一目標的前提就是我們要擁有豐富的素材。那么,如何積累豐富的素材呢?有請諸位網(wǎng)友發(fā)表高見。
一樓:我認為,閱讀是積累素材的前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前人的經驗、智慧的結晶。每個作者都有自己觀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語言風格。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筆下,往往是千差萬別的。通過閱讀,我們若能將那些精彩的描繪、優(yōu)美的詞句、形象的表達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則會使文章增色生輝。所以,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同學們要認真地、積極地、系統(tǒng)地、有針對性地閱讀。如果做到這一點,寫出內容充實的文章還不是小事一樁嗎?呵呵!
二樓:樓上說得很有道理啊。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強調廣泛閱讀,其目的不僅在于讓我們學到許多成功的寫作范例,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開拓寫作思路,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然而,在閱讀的基礎上,我們更要注意向生活索取素材。那么,如何向生活索取素材呢?我認為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善于留心,積極挖掘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生活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看、去聽、去想。只有留心觀察,才能捕捉住那一閃而過的美好瞬間;只有留心觀察,才能挖掘出那些深埋在平凡小事中的閃光點。艾青曾說過:“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彼哉f,主動參與生活、體驗生活,是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而且,從生活中獲取的素材情感性強,心理活動多,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多,是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的素材所不能比擬的。為此,同學們應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游覽、調查、訪問、勞動等,從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與假惡丑?;顒又兴e累的素材往往富有情趣而讓人印象深刻,使用起來容易收到文情并茂的效果。
二、善于觀察,用心體驗
時代飛速發(fā)展,社會千變萬化,信息瞬息萬變。大多數(shù)同學對身邊發(fā)生的事往往視而不見,作文時總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多觀察生活,就一定能夠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觀察,顧名思義,“觀”者,看也,“察”者,體察也,即調動身體的各個器官感受之意。觀察決不僅僅是看一看,還要聽一聽、嘗一嘗、想一想、問一問等。魯迅先生曾說:“如要創(chuàng)作,第一須觀察?!睆淖魑牡慕嵌葋碚f,觀察就是有意識、有目的地感受自然和認識社會現(xiàn)象,從中獲得寫作的素材。
三、善于思考,精心選擇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睕]有思考就沒有新發(fā)現(xiàn)。觀察與思考是密不可分的,觀察如果離開了思考,也就失去了觀察的意義。觀察時不僅要留心,而且還要帶著自己的感情,用心去聽,去看,去體悟。在生活中,有一些發(fā)人深省的平常事,如果不留心觀察與思考,就會一閃而過。只要善于觀察、精心選擇、深入挖掘,小事情也可以折射出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大主題。魯迅的《一件小事》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三樓:哇,二樓太厲害了,說得太精彩了,佩服,佩服?。∥矣悬c不敢接招了,哈哈。小弟就補充一點吧。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币驗榧词乖诋敃r印象很深的素材,時間一長也會淡忘,成為過眼云煙。所以,還是準備一個便條本,將看到的好文章、好素材,隨時剪貼或記錄下來,然后再認真整理,分門別類地進行儲存。當然,記錄剪貼,既要動手又要動腦。一些同學往往嫌瑣碎、麻煩而不愿去做這項工作。殊不知,這恰恰是積累寫作素材關鍵的一步,缺少這一步,前面的種種努力將功虧一簣。許多大作家都很重視這項工作,著名作家葉永烈曾說:“我在深入生活時,隨身帶筆記本。采訪時,記詳細筆記。種種見聞,隨手記。偶然有所思,也記在本子上。我有剪報習慣,我的剪報分二十多類,分門別類剪貼?!比~永烈已經出版了五十多本書,這與他豐厚的積累是分不開的。同學們不妨試一試這種方法哦!
四樓:樓上諸位高談闊論,旁征博引,條分縷析,讓人大長見識??!不過,諸位切忌紙上談兵哦。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強調的就是一個“練”字。南宋詞人姜夔把自己的寫作經驗總結概括為八個字:“多看自知,多做自好。”我們依據(jù)上述方法,可以積累豐富的素材,但是,如果只積累不運用,就不能達到寫出佳作的目的。因此,大家要堅持每周練筆。在練筆中,盡可能地把自己積累的詞語佳句大膽、準確地運用到作文中去,因為作文是更高層次的積累語言。要使大腦內的語言信息系統(tǒng)靈活自如地運轉,就必須加大語言周轉的密度。這樣,在不斷運用語言中,既激活了自己的語言積淀,把積累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鮮語匯,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使自己的詞匯更豐富多彩、生動形象,語言表達更規(guī)范、流暢,且富有表現(xiàn)力,結構也更精巧,意境也更深遠。同時,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意識。
五樓:諸位的發(fā)言,真是讓人茅塞頓開啊。總而言之,積累素材貴在持之以恒。我們必須鍥而不舍,方能水滴石穿。大家長此以往,一定能夠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