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名詞作動詞,駐軍)
2.與鄭人盟(名詞作動詞,結(jié)盟)
3.且貳于楚也(數(shù)詞作動詞,從屬二主)
4.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5.朝濟而夕設版焉(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6.夜縋而出(名詞作狀語,在晚上)
7.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動詞作名詞,恩惠,好處)
8.君亦無所害(動詞作名詞,害處)
9.闕秦以利晉(使動用法,使……得利)
10.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動用法,使……滅亡)
11.燭之武退秦師(使動用法,使……退卻)
12.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使動用法,使……虧損)
13.既東封鄭(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14.越國以鄙遠(意動用法,以……為邊邑)
二、通假字
1.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
2.秦伯說(說,通“悅”,高興)
3.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
4.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5.無能為也已(已,通“矣”,句末語氣詞)
三、雙音節(jié)詞
1.行李,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2.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3.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4.夫人,古義:那個人;今義:妻子。
5.執(zhí)事,古義:辦事的官吏,是對對方的敬稱;今義:掌管某項工作的人。
6.乏困,古義:指缺乏的東西。今義:指精神或身體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