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教學活動,體育教學更是如此。它不僅要求教師掌握如何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與運動技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快速而準確地學會并運用你所傳授的知識與技能,這是體育教學效果的具體體現(xiàn)。中小學學生具有身心發(fā)展變化快、不穩(wěn)定等特點,同時體育教學具有空間大、組織繁、外界干擾因素多、學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點,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效率是體育教學的關鍵。
一、熟知教材,鉆研教法
鉆研教材與教法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第一環(huán)。體育教師應在認真鉆研課標和教材,明確教材的意義、任務、特點的同時,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抓住教學關鍵、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做到教學有法,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具體來說,教學方法要靈活,教學方式要多樣,教學內(nèi)容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導,以愉悅身心為前提。最終達到讓學生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在教學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加強自身修養(yǎng),嚴于律己,為人師表。要精講多練,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講解示范要準確無誤,口令清楚洪亮,向學生展示正確的、完整的技術動作及概念。
二、洞察學情,提高學生興趣
了解學生、啟發(fā)學生、激勵學生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教師要分析學生的不同個性、思維特點、心理狀態(tài)等。中小學學生隨著認識和理解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注意力日趨穩(wěn)定,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選擇性,情緒表現(xiàn)多為積極的,但也愛沖動,容易造成傷害事故和錯誤的技術動作動力定型。因此,體育教學要充分了解并考慮學生的特點,具有鮮明的針對性,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引導他們思考,啟發(fā)他們理解動作要領,有目的地去完成每個練習。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了解學生的差異,采用相應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由于性別和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差異,有的學生性格比較怯懦,膽子小、反應慢,往往在練習上力不從心。對待這樣的學生,在教學中應多表揚、多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練習中,哪怕是少許進步教師都應該真誠地給予認可。有的學生活潑好動,愛表現(xiàn)自我,情緒比較激烈,教師應多引導他們發(fā)揮特長,做好每一個練習,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不斷克服困難,增強意志,精益求精。
三、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體育課堂教學的理想模式無疑是學生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并熟練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完成教學任務。這其中,教學效果的好壞主要是以學生的反應和學習情況為尺度來衡量的。當然,教師準確的動作示范和生動形象的講解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條件。這要求體育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組織教學。常言道:“一千個說,不如一個做?!斌w育課的學習更是如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認真地練習。
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xiàn)并非易事。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采用人性化的溝通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教學進度和其他人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真正愿意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比如在準備活動過程中,每節(jié)課可以讓一組的學生帶領做徒手操,并要求后做的學生不能重復前面所做過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做的學生熟練掌握了一節(jié)徒手操,同時也給其他同學以啟發(fā),收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體育課教學還應該根據(jù)中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把教學活動的安排和他們自由的天性結合起來。比如說,讓動作掌握好的同學為大家做示范,同時給大家講講自己掌握動作的心得體會。這樣一來,既給了一些同學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也對其他同學起到了激勵的作用,讓他們知道只要認真練習,就能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誠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非單純地改變某些教學方法便能做到,我們必須充分尊重學生,注重與學生的溝通,才能達到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四、運用現(xiàn)代科技,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運用為體育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教學環(huán)境。例如,在講授推鉛球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在多媒體教室進行理論講解,包括推鉛球的場地,持球、握球和投擲的角度等。然后,教師通過演示投擲角度與投擲遠度的關系,使學生了解到投擲角度直接影響著投擲的遠近;接著,教師可以通過最后用力的動畫演示,使他們了解最后用力的重要性;最后,教師通過整個過程的動畫演示,使他們清楚推鉛球完整的技術動作,為下一步的實踐教學提供根本保證。這樣,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既省時省力,又有效避免了不安全因素。
五、強化安保意識,保證教學效果
加強對中小學學生的安全教育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保證。教學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體育課的安全教育,特別是進行鉛球、跳高等器械課程的教學時,除了進行安全教育外還必須有一定的安全措施。體育教學的目的是改善學生的健康狀況,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加強體育課堂教學的安全意識應貫穿到整個教學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逐步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責 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