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丟冤枉分?
前幾天,我去重慶出差,順便去看望妹妹一家。
一進門,我看到妹妹和妹夫正在數(shù)落他們的寶貝兒子小虎。我的到來無意中給小虎解了圍,所以小虎特別高興,拉著我的胳膊不撒手,顯得特別親熱。妹妹趕緊張羅飯菜,走到廚房門口回頭來了一句:“小虎,讓舅舅看看你的語文試卷。舅舅可是寫文章的高手!”
小虎不情愿,磨磨蹭蹭地抽出一張試卷,猶猶豫豫地遞給我,嘴里嘟囔著:“又不是不會,是老師改得太嚴了?!蔽医舆^來一看,吃了一驚:78分!印象中,小虎不是那種不善表達的孩子,初中一年級的語文考試不應該難住他。這里面一定有問題。我凝神看試卷,想找出問題的根源。其間,妹夫換鞋出門,好像打了一聲招呼。我的心思全在試卷上,沒在意。
我統(tǒng)計了一下,小虎失分主要在閱讀題上,失了18分,另外作文失了2分,拼音填空因為粗心失了2分。再仔細看,閱讀題被扣分實在是有點冤枉,小虎不是不會、不懂,而是答題的方式有問題,不是所答非所問,就是答案語句不連貫,內在邏輯性不強。要說扣分是嚴了一點,不過為了給小虎一個教訓,老師這樣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舅舅,我是不是很笨?”小虎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我旁邊,怯生生地問。
“誰說你笨了?”我問。
小虎朝廚房努努嘴,垂下眼皮,輕聲說:“他們恨鐵不成鋼。”
我湊近他,小聲問:“他們打你沒有?罵你沒有?”我用目光表示我將會堅定地支持他。
小虎趕緊搖頭,說:“只是說話難聽一點而已?!?br/> “跟舅舅說真話,你喜歡語文課嗎?”
小虎認真想了想,說:“至少不討厭??偸强疾缓?,心里怯怯的,就不大喜歡了?!?br/> 我一邊和小虎聊天,一邊在心里盤算,怎樣跟他講解語言的內在邏輯性呢?
這時,妹夫回來了,手里拎著一件啤酒。原來他是買酒去了。
“這孩子真是不爭氣。”剛坐下,妹夫就唉聲嘆氣,“數(shù)學、英語考得都不錯,在班里名列前茅,哪知道最簡單的語文拖了后腿,只排在班里第17名?!?br/> “語文簡單嗎?”我意味深長地問。
“哦?!泵梅蜃灾а裕s緊解釋,“哪一科都不簡單。我是說語文無非是說和寫,整天都在用,沒有理解上的問題,不像數(shù)學,需要邏輯思維?!?br/> 我正想跟他深入討論,妹妹已經(jīng)把飯菜擺上了桌,招呼大家入座,我只好作罷。
語文中沒有邏輯?
OuAC5IdytYJ9kljsJJZq4A== “剛才你去哪兒了?”妹妹邊擺筷子邊問妹夫。
“樓下的小店這么早就關門了?!泵梅蚧卮稹?br/> “哦?!泵妹脩?。
我一驚,這兩口子說話跳躍性真大,而且居然交流無障礙!我笑道:“她是問你剛才去哪兒了?!?br/> 妹夫不明就里,說:“樓下的小店早早關門了,我走了兩條街,在一家超市才買到啤酒。”
我不動聲色地重復:“她是問你去哪兒了。”余光中,我看到妹妹和小虎一頭霧水地看著我,不知道我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妹夫有點急了,提高聲調回答:“不是說了嘛!我去樓下買啤酒,發(fā)現(xiàn)樓下的小店關門了,就走了兩條街,在一家超市買到了啤酒,然后拎著啤酒回家了。就這樣?!?br/> 我哈哈大笑。放下酒杯,我說:“現(xiàn)在我知道小虎的閱讀題為什么丟那么多分了?!?br/> 妹夫皺著眉歪著頭想了想,說:“啤酒是咱倆喝的,小虎平時不喝酒?!?br/> 我對妹夫說:“與酒無關,我指的是你們兩口子的對話方式。你們共同生活了十多年,太默契了,說話跳躍性極大,外人聽不大明白。剛才,她問你去哪兒了,你只需回答‘下樓買啤酒了’就可以了。如果她接著問為什么這么久,你才要回答‘樓下小店關門了,我跑了兩條街才買到’。你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她問你去哪兒是在責怪你去了那么久,于是跳過買啤酒這件事,直接解釋表面語義背后的問題。是這樣嗎?”
妹夫說:“是啊,這有什么不妥嗎?反正她聽明白了。”
我說:“她能聽明白,是因為她跟你生活了十多年,了解你說話的方式。但是老師和學生并沒有這樣的默契,到了中考和高考,改卷老師根本不認識考生,如果考生所答非所問,老師肯定要扣分?!?br/> 妹夫更糊涂了,說:“我們日常說話方式,跟小虎考試失分有關系嗎?”
“當然有關系。剛才你不是還說‘語文無非是說和寫,整天都在用’嗎?”我解釋道,“日常說話的方式是由思維方式?jīng)Q定的。跳躍性過大,如果交流雙方有默契,不妨礙交流,而且效率可能更高。比如,在單位里,有人問你:‘剛才你去哪兒了?’你回答:‘剛才小張找我?!愫孟窕卮鹆藛栴},又好像沒有,對方能否理解取決于他能否補上被你忽略的部分。補齊的回答是:‘剛才我去小張那兒了,他找我有事?!簿褪钦f,人家問你一個問題,你給人家出了一道填空題。”
妹妹說:“別說,還真是這樣!他整天給我出這樣的填空題,如果我填不上,追問一句,他就說我大腦不靈光。為了不被嘲笑,我腦子拼命轉啊轉!”
“有沒有拼命轉腦子也會錯意的時候?”我問。
“當然有,否則他就不會整天說我笨了。”妹妹告狀。
“那么,別人有沒有說過你說話也這樣跳躍?”
“有的有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妹妹笑道。
妹夫佯裝不快,說:“我請你喝酒,你倒開我的批斗會?!?br/> “哪里哪里!”我連忙撫慰,“其實,每個人說話都會有跳躍,省略那些不言而喻的和足以讓別人意會的部分,否則,什么都要從頭說起,那豈不是太麻煩?問題是,關鍵的部分不能省,否則人家就聽不懂了。比如,數(shù)學中的幾何證明題,要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有特定的幾組條件,稱為定理。證明時,必須滿足其中一個定理,把條件一一擺出來,缺一不可,馬虎不得,即使是題目中已知的條件也要列上,否則就要被扣分。”小虎在旁邊使勁點頭。
我接著說:“數(shù)學是講邏輯的,語文也是講邏輯的。數(shù)學有定理、公式,語文有約定俗成的規(guī)律,都要尊重。尤其是考試的時候,萬萬馬虎不得。”
妹夫恍然大悟:“原來你是在兜著圈子指點小虎?。 ?br/> “不,我是在尋找小虎閱讀題失分的原因,沒有兜圈子。你們有沒有覺得,你們跳躍性過大的說話方式對小虎影響很大?!?br/> 這時,小虎突然插話:“舅舅,說話方式也遺傳嗎?”妹妹和妹夫一起注視我,看來這也是他們共同的問題。
說話方式也遺傳?
“說話方式不遺傳,否則你出生時的哭聲就帶有重慶口音?!蔽夜室舛盒』?,“不過,有些性格特點會遺傳的,比如急躁性格,而急躁性格的人語速快,省略的部分就比較多。總的說來,說話方式是由思維方式?jīng)Q定的,而思維方式是后天形成的,受環(huán)境影響很大,尤其是父母的影響,因為孩子是跟著父母學會說話的?!?br/> 妹妹不解地問:“我們的說話方式跟小虎學語文有必然聯(lián)系嗎?”
我說:“當然有聯(lián)系。你們的思維方式和喜歡省略的說話習慣,小虎一直在模仿,還會不自覺地用在答題上,不是省略了知識點就是所答非所問,老師當然不給分。這跟做數(shù)學題時省略掉不能省略的步驟要失分是一個道理?!蔽遗e例說明,“比如,閱讀題第3小題,要求指出兩段文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虎子把不同點都列出來了,卻沒有列出共同點,被扣4分。小虎的理由是,指出了不同點,剩下的當然全是共同點,這么簡單,還用寫嗎?但老師不會有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默契,有問不答,非扣分不可?!?br/> “原來是這樣啊!”妹妹和妹夫如夢方醒,“看來以后我們說話得留心了,不能跳躍性太大,不能省略掉太多東西,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有邏輯的語言環(huán)境?!?br/> 我對小虎說:“爸媽改變語言習慣是很難的,而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咱等不起,得自救?!?br/> “好!我聽舅舅的,可是怎么自救?”
“首先不要輕視語文課,要把它當成一門科學來看待。其次,要細心,要用數(shù)學原理來做閱讀題,力求答案準確、簡練、全面。以后你學寫議論文的時候就知道了,語言的邏輯性也很強。其實,無論數(shù)學的邏輯性還是語文的邏輯性,都是思維邏輯性的體現(xiàn),所以,你大腦里要繃緊這根弦。再次,日常生活中說話,可以省略一些東西,可以借助口氣、表情、手勢、肢體動作幫助表達,但文字表達沒有這些幫助,是孤軍奮戰(zhàn),格外危險,一不留神就會出現(xiàn)歧義,所以萬萬馬虎不得。”看小虎一臉凝重,我話鋒一轉,“這是舅舅幾十年來寫文章的經(jīng)驗,相當于武林秘笈、獨門絕技,現(xiàn)在正式傳授與你,你很快就能揚名立萬了!”
小虎被我最后幾句話說得激動起來,端起他爸爸的酒杯沒大沒小地敬我:“舅舅大哥,小弟以后跟你混了!”全家大笑。
我知道,一頓飯的工夫就改變妹妹一家的說話方式,肯定是天方夜譚,但只要妹妹和妹夫意識到他們的言談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深遠,我就不算白費口舌。
其實,小虎業(yè)已形成的語言習慣更是一個教訓。3~6歲和小學階段是孩子形成思維方式的關鍵時期,嘗試各種句式、說粗話、狡辯甚至撒謊是標志性的表現(xiàn),家長應特別關注,用積極的態(tài)度、良好的情緒和嚴密的邏輯主動影響孩子,及時糾正孩子錯誤、消極的思維方式。如此,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就能順利適應復雜的數(shù)學運算和更高級的語文訓練了。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