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新聞報道是報紙宣傳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特別是企業(yè)報,可以說天天都有,好比一道天天要吃的“家常菜”。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在進行安全新聞報道時,最容易遇到舊聞多、不活潑、形式老、深度不夠等問題。那么,究竟怎樣才能做好這道“家常菜”,并常報常新呢?《中國平煤神馬報》作為中平能化集團的機關黨報,不斷探索安全新聞報道的模式,在“亮”、“活”、“精”、“深”上下工夫。
“亮”——會議報道抓亮點
改革會議報道是新時期新聞報道工作的要求,更是符合新聞規(guī)律、符合受眾口味的必要措施。要改革會議報道的“老面孔”,唯有從會議新聞的報道觀念和寫作方法上開刀,跳出舊有的模式,從會議中挖掘亮點,寫出會議報道的精品。
中平能化集團作為一家擁有40多萬名職工、家屬的國有大型企業(yè),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安全工作會議特別多,有月度、季度、年度安全大會和一些安全生產(chǎn)緊急會議?!吨袊矫荷耨R報》把新聞價值作為會議報道的取舍標準,要求記者不是停留在會議本身,以會議為本位,而是把會議當成寶貴的采訪機會,以新聞為本位,從會議中挖掘新聞。
在集團2010年1月的月度安全工作會議上,記者了解到各生產(chǎn)礦對井下違章職工處罰非常嚴,因此沒有就會寫會,而是寫了《井下睡覺的經(jīng)濟賬》這篇通訊,寫作手法也比較新,采用了時間、地點、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的形式,最后用職工的話說“趴蹬跳比坐飛機都貴,井下睡覺比住賓館都貴”?!妒臧椤盎ⅰ卑踩粺o恙》一文是記者在集團瓦斯治理現(xiàn)場會上抓到的亮點。集團有幾名“老瓦檢”,他們十多年來與瓦斯這一煤礦猛虎打交道,卻沒有發(fā)生一起輕傷事故,實屬不易。文章深入挖掘他們的典型經(jīng)驗,對同行很有借鑒意義?!秳?chuàng)新力為安全“加碼”》一文是記者從集團2010年上半年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會上抓到的亮點,詳細報道了集團在采掘機械化、防治水患、采面質(zhì)量標準化等方面遇到難題后是如何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加以解決的?!兜貙由钐幍拇髮W生礦工》一文是記者在集團班組安全建設推進會上抓到的亮點:一批80后大學生礦工,在集團六礦全國首套國產(chǎn)自動化綜采工作面上實現(xiàn)了安全生產(chǎn)。此稿獲當年度省好新聞一等獎。
“活”——深入現(xiàn)場捉“活魚”
新聞界將新鮮的事實稱為“活魚”,而整日捉“魚”的新聞記者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因為新聞寫作的特殊規(guī)律就是“服從事實和事實的報道”,所以,只有那些親臨新聞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