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設(shè)置在河道護岸處的出水口(如出水閘井)抗滑計算,當基底(或齒墻底面連同齒墻間土體)抗滑不滿足時,采用樁體抗滑。
關(guān)鍵詞:滑動力 抗滑力 基底 抗滑樁
中圖分類號:G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0)04(a)-0000-00
為滿足管道排水或涵管與溝渠的連通,常在河道護岸處設(shè)置出水口,如出水閘井、出水八字擋墻等。
閘井抗滑穩(wěn)定計算分為沿基底(或齒墻底面連同齒墻間土體)滑動與沿地基內(nèi)深層(圓弧滑動面)滑動。
作用在閘井上的水平力:水、土壓力。
作用在閘井上的豎向力:結(jié)構(gòu)自重與頂板上活荷載、水浮力及滲透壓力。
作用在閘井上的滑動力:水、土壓力。
作用在閘井上的抗滑力:豎向力總和產(chǎn)生的摩擦力、齒墻間滑動面上土體的粘結(jié)力。
1 沿基底(或齒墻底面連同齒墻間土體)抗滑計算為
1.1 出水閘井底板為平面時,滑動面沿底板與地基的接觸面,抗滑穩(wěn)定計算
計算式 K=f∑W/∑P≥1.3
式中:K-抗滑安全系數(shù);
∑W-所有豎向力的總和;
∑P-所有水平力的總和;
f-底板與地基土的摩擦系數(shù)。
1.2 出水閘井底板設(shè)齒墻,滑動面沿齒墻底面連同齒墻間土體滑動,抗滑穩(wěn)定計算
計算式 K=(fo∑W+CA)/∑P≥1.3
式中:fo-滑動面上土顆粒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fo=tnaφ,φ為土的內(nèi)摩擦角;
?。茫X墻間滑動面上土體的粘結(jié)力;
A-齒墻間土體的剪切面積。
利用樁體抗滑
當按上述計算均不能滿足、又不適合于增加配重抗滑時,可采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來抵抗滑動力。
井壁在水、土壓力作用下,滑動面通過樁身或樁端。
計算式 K=(ηfo∑W+∑V)/∑P≥1.3
式中:η-承臺底土承擔荷載(部分豎向荷載產(chǎn)生的摩擦力)比例系數(shù);
∑V-樁體承擔的總剪力。
2 樁基抗滑因素
為減少采用土配重造成的大開挖或受其它限制,用樁抵抗水平滑動力。樁承受水平力的同時也承擔了大部分豎向荷載,減少了由豎向荷載產(chǎn)生的抗滑摩阻力。
樁頂豎向荷載由樁側(cè)阻力與樁端阻力承擔,由于承臺與樁頂同步沉降,承臺底面的土必然受到壓縮從而產(chǎn)生土反力,也分擔一部分荷載。豎向承載樁基由承臺—樁群—土體系共同承擔。承臺底面的土分擔荷載的比例受承臺底土性、樁端土性、樁間距、樁長、沉樁工藝等密切相關(guān),并隨下列因素而變化:
?、牛信_底土壓縮性愈低、強度愈高,承臺土反力愈大;
?、疲畼堕g距愈大、承臺土反力愈大;
?、牵信_土反力隨荷載水平提高、樁端貫入變形增大、樁、土界面出現(xiàn)滑移而提高;
.樁愈短、樁長與承臺寬度比愈小、樁側(cè)阻力發(fā)揮愈低、承臺土反力相應(yīng)提高。
但在軟土地基上承臺土反力隨時間逐漸減小,以致與承臺底脫離。承臺土反力時效因素中,樁端貫入變形是主導(dǎo)因素,由于基樁豎向荷載量值較小,貫入變形小,承臺土反力所占比例較小。抗滑穩(wěn)定計算見上式。
3 樁基工作原理
根據(jù)樁基與周圍土體的相互作用,可以將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樁基直接承受外荷載并主動向土中傳遞應(yīng)力,稱為主動樁;第二類樁基并不直接承受外荷載,只是由于樁周土體在自重或外荷下發(fā)生變形或運動而受到影響,稱為被動樁。
在主動樁中,樁上的荷載是因,而它相對于土的變形或運動是果;在被動樁中,土體運動是因,而它在樁身上引起的荷載是果。
井壁受水、土壓力作用,其合力通過底板底作用在樁基礎(chǔ)頂部,在該力作用下根據(jù)力的傳力途徑,應(yīng)該屬于主動樁受力范疇,不同于邊坡阻滑樁被動樁范疇。
4 水平荷載下樁g04tENo/eDNBya1hCBxo4waG6vk7WXbRu3g6XucACY8=基工作性能
閘井抗滑樁受底板底水平剪力作用。水平承載樁的工作性能是樁—土相互作用的問題。不論是完全埋置樁或部分埋置樁都是利用樁周土來承擔水平荷載,樁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發(fā)生變位,促使樁周土發(fā)生相對的變形而產(chǎn)生抗力,這一抗力阻止了樁變形的進一步發(fā)展。
當水平荷載較低時,這一抗力是由靠近地面的土提供的,而且土的變形主要為彈性的,即樁周土處于彈性壓縮階段。隨著水平荷載的增大,樁的變形加大,表層土將逐漸產(chǎn)生塑性屈服,從而使水平荷載向更深處的土層傳遞。當變形增大到樁所不能允許的程度或樁周土失去穩(wěn)定時,樁—土體系便趨于破壞。
樁土相對剛度的不同,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樁土體系有兩類工作狀態(tài)和破壞機理。一類是剛性短樁,因轉(zhuǎn)動或位移
5 樁體破壞形式與強度控制
?。?)抗滑樁的內(nèi)力不足,如樁身在滑動面處被剪斷或在最大彎矩處被拉斷;(2)抗滑樁埋深不足;(3)樁體斜截面強度;(4) 縱向鋼筋不被剪斷和抗彎折的能力。
因建設(shè)在河道邊的出水閘井體量較小,工程上可采用簡化的計算方法。
6 工程實例
某進水閘井,構(gòu)筑物總重為∑G =7000kN,水土壓力總合力為∑T=3000 kN。 基礎(chǔ)底面與地基土摩擦系數(shù)取f=0.30。η取0.30
抗滑驗算應(yīng)滿足:∑G×f)/∑T≥1.30
∑G×f=7000×0.30=2100 kN
∑G×f/∑T=2100/3000=0.7<1.30
∴需要配重或采取抗滑樁滿足抗滑要求:
(∑ηG×f+∑R)/∑T≥1.30
式中:∑R—樁體總的抗剪承載力。
∑G×f=0.3×7000×0.30=630 kN
∴ (630+∑R)/3000≥1.30
∑R≥1.30×3000-630=3270 kN
取10根φ600混凝土樁,進水閘井隔墻布置較多剛度大,近似取每根樁平均分擔總剪力為:
V= 3270/10=327 kN
(1)φ600、φ8螺旋箍混凝土樁斜截面抗剪承載力為387 kN>327 kN滿足要求;
?。?)混凝土樁縱向鋼筋根據(jù)軸向壓力、彎矩配筋為10φ25,只有縱向鋼筋不被剪斷條件下才能保證混凝土斜截面強度,fv=120N/mm2,AS1=491 mm2
∴ 120×491×10×10=5892000 N=5892 kN>3270 kN滿足要求;
∴ 采用10φ600混凝土抗滑樁抗滑,滿足要求。
7 參考文獻
[1] 水工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下冊),水利電力出版社,1977.10.
[2] 樁基工程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5.9.
[3] 基坑工程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