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婕妤
LBS你“簽到”我“簽單”
文/婕妤
如果說,博客為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提供的是會場,SNS提供的是游樂場,微博提供的是茶館,那么LBS則提供了一架高分貝的喇叭,可以同時向會場、游樂場、茶館大吼一聲:I am here!我們甚至可以這樣想象:你在路上走著,突然想喝咖啡,通過Mobile Pour APP,允許星巴克知道你的位置,點好你要的咖啡,然后你就接著走你的,走啊走,不一會兒一個星巴克小伙子或者大姑娘就會踩著滑輪車給你送上一杯來。
上述這個例子可以算作LBS的最佳商業(yè)應用,高德軟件副總裁郄建軍甚至說,“世界圍著自己轉”就是LBS的終極追求,服務到家,追著服務,拿出老媽對兒子的服務精神做LBS服務必會成功。而現(xiàn)實的情況是,由于目前國內LBS用戶規(guī)模過小、黏性不高,無法形成長尾效應,大客戶的服務成本會很高,所以運用到商業(yè)領域就會很尷尬,談著很美好,現(xiàn)實很疲憊。
不過,新生事物的爆發(fā)力也是不容小覷的,想用中文喊出“我在這兒”的國內同類型網(wǎng)站,正上演著驚心動魄的市場爭奪。在LBS領域,誰將成為中國的Foursquare?角逐者們不得不各自亮出殺手锏!就在磨刀霍霍的同時,一些競爭者慘烈地倒下。當然,還有一些名字仍然出現(xiàn)并主導在我們的生活里:樂呵、切客、開開、玩轉四方、人人……
LBS可以通過虛擬的互聯(lián)網(wǎng)為人提供生活服務信息,甚至通過地理位置搜索周邊好友。
LBS全稱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基于位置的服務。它最容易為人理解的應用就是GPS全球導航系統(tǒng)。
過去兩年里,美國的Foursquare等提供位置服務的網(wǎng)站相繼崛起,谷歌也推出了具有位置服務功能的Latitude。國內更
是在短時間內涌現(xiàn)出盛大切客、街旁、嘀咕、開開等30多家的LBS企業(yè)。正如短信、QQ、SNS革新了人們的交流方式一樣,LBS改變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在LBS平臺上,生活可以以一種想象的維度去盤亙。一鍵之下,LBS可以通過虛擬的互聯(lián)網(wǎng)為人提供“吃穿住行玩”的所有生活服務信息,甚至通過地理位置搜索周邊好友。
在中國,最早發(fā)現(xiàn)LBS概念的其實是移動運營商。從2002年開始,中移動、中聯(lián)通等就開通了移動位置服務。然而2G時代的手機,無論在硬件上還是網(wǎng)絡帶寬上,LBS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國外Foursquare的模范,國內3G時代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LBS的價值在2010年得到重新發(fā)現(xiàn)。微博、團購、LBS三者前后起步于2009年末、2010年初。前兩者快熱,最后者慢熱,“微博”、“團購”和“LBS”三個概念都成為近年的熱門話題。
2009年底,當在微軟工作了7年的謝曉和兩個同事在上海創(chuàng)立玩轉四方時,宋錚(微博)從天涯社區(qū)執(zhí)行總編任上離職,加盟盛大。
彼時LBS遠未像今天這般火熱,“切客”這個詞甚至還沒有出生,“云計算”卻炙手可熱。做游戲的盛大打著“云旅游”的概念進軍旅游業(yè),再摻和著“云服務”、“物聯(lián)網(wǎng)”、“人聯(lián)網(wǎng)”等概念,外界看得云里霧里,不知道盛大究竟要干什么。其實就連盛大自己也搞不太清楚究竟“云旅游”該怎么做。
宋錚回憶:“當時從旅游開始切入,目的是希望打通一個虛擬經濟現(xiàn)實化提供一個橋梁,我們發(fā)現(xiàn)有一個苦惱就是客戶旅游的時候不在線,在線的時候不旅游,那怎么樣在用戶不在線的情況下,為他提供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的服務呢?我們想到了手機,把用戶和信息結合起來的唯一載體是手機?!?/p>
當時切客網(wǎng)還叫做游玩網(wǎng),游玩網(wǎng)就跟著大潮,也走上了Foursquare產品模仿之路。做出來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功能并不僅限于旅游領域里。尤其在城市生活里面,它的適用面更廣。就這樣,游玩網(wǎng)轉向LBS的大方向,并于2010年11月25日改成切客網(wǎng)。
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模仿Foursquare模式提供LBS服務的廠商已經接近50家,國內使用LBS服務的活躍用戶已達數(shù)百萬。進入2011年,LBS漸入佳境。據(jù)艾瑞傳媒市場咨詢數(shù)據(jù)顯示,近三年來,我國“簽到”個人應用市場每年的增長率都超過100%,預計到2013年,將突破70億元。LBS在給予用戶想象力的同時,也給予了市場充分的想象空間。
自微博之后,切客正在成為時下流行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走到一個街區(qū),你拿出手機,就能看到附近餐館的打折信息和出沒在附近的好友。想租某個小區(qū)的房子,可以在手機上看到那些已簽到的房東和他們房屋的信息,輕松找到合租伙伴。通過多次簽到,你還能獲得勛章,獲得“市長”稱號。
切客取名于“check in”,指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終端記錄地理位置、身邊新聞,借此與他人分享的都市潮人。
受制于產品特點,LBS注定不是一個單獨作戰(zhàn)的利器。路客網(wǎng)、口碑網(wǎng)等網(wǎng)站都在原有服務基礎上推出了與LBS結合的電商類應用。這種合作與應用同樣出現(xiàn)在SNS網(wǎng)站中,首當其沖的是人人網(wǎng)。早在2010年下半年,人人網(wǎng)便開始“試水”LBS,推出基于移動客戶端的LBS產品“人人報到”。
而在美國,LBS的先行者Foursquare已經成了Facebook之后最炙手可熱的互聯(lián)網(wǎng)角色。它成立于三年前,每天的新增用戶數(shù)超過13 000千人,到2011年6月份,F(xiàn)oursquare的用戶數(shù)很可能會到達1 000萬。而當年Facebook達到100萬用戶數(shù),花了2年的時間。
據(jù)市場調研機構Juniper Research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14年,LBS的收入將超過127億美元。而艾瑞咨詢預計,到2013年,中國LBS個人應用市場總體規(guī)模將突破70億元,5年平均增幅將超100%。
3月初,新浪推出LBS產品“微領地”,將移動簽到服務與微博平臺進行整合,自此正式加入國內LBS大戰(zhàn)。受此影響,新浪3月8日股價上漲7.2%,報收于88.73美元,創(chuàng)自1月11日以來單日最高漲幅。
像以往一樣,其他國內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們也紛紛玩起了復制的把戲。他們錯過了微博,不想再次錯過LBS。百度、人人網(wǎng)、盛大去年底都已陸續(xù)進入這一領域。騰訊也在去年底推出手機QQ地圖,被業(yè)界猜測為即將染指LBS的征兆。中國大大小小的LBS已經超過五十家。
美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也是這么干的。Google推出Latitude、Facebook推出Facebook Places、Twitter推出Twitter Places,都在搶占LBS地盤。
進入2011年,LBS的疲態(tài)開始顯現(xiàn)出來了。微博依然火熱,團購雖然溫度下降,但仍然是熱錢扎堆。唯有LBS,增長緩慢,融資乏力,商業(yè)模式更是猶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LBS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國內LBS網(wǎng)站最讓人詬病的是其功能單一,同質化競爭嚴重。無論是切客、嘀咕、街旁還是玩轉四方,“簽到”都是其應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正如一項關于LBS的調查結果顯示的那樣,42%的LBS用戶認為使用這一應用程序可以方便生活,15%的用戶使用LBS是出于趕時髦。此外,17%的用戶認為LBS能滿足社交需求,只有11%的用戶認為使用LBS可以獲得一定優(yōu)惠。于是很快,在新鮮感消失之后,人們毫不猶豫地拋棄了這個爭搶“地主”頭銜的游戲。
“除了簽到就是簽到,我沒有發(fā)現(xiàn)今年與去年的區(qū)別。而且我并不太愿意從簽到中結交陌生好友,對于拿勛章、搶地主也早就沒有了新鮮感?!币晃辉洘嶂杂?/p>
LBS用戶對媒體如此抱怨。即使是在國外,F(xiàn)oursquare也面臨著被用戶逐漸厭倦的現(xiàn)實。9月初皮尤互聯(lián)網(wǎng)研究項目出爐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只有5%的美國手機用戶使用像Foursquare或Gowalla這樣的應用來簽到。
國內的LBS廠商也意識到玩家對“簽到”功能的熱情消退,切客、街旁等實力較強的廠商已經在加大力度,積極豐富LBS的服務功能。切客近日提出“社會化身邊電子商務”,強調了“身邊”、“電子商務”二大要點。8月以來,切客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密度投放廣告,在“送你去世界七大奇跡簽到”的口號下,鼓勵簽到的同時為簽到者提供商戶的優(yōu)惠。
這就是類Foursquare們在中國的現(xiàn)狀。
早期的LBS服務固然以技術為王,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類Foursquare們進入這一領域,紅海之中已經一片混戰(zhàn),全能選手比單項冠軍更容易奪人眼球,這有賴于產品及品牌差異化和盈利模式的明確。
對于這類公司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商業(yè)模式,而是如何快速達到自己的目標用戶群的問題。
本來這種“你簽到我簽單”模式,玩家和商家都雙贏的局面,讓LBS市場顯得欣欣向榮,但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僅僅簽到也明顯滿足不了市場和欲望,接下來要往哪走?
2011年2月,著名IT風險投資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提出一個概念,“SoLoMo”,即Social(社交)、Local(本地)和Mobile(移動)。這一概念迅速得到廣泛認同,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哪個行業(yè)都在尋找理想的產品形態(tài)。而LBS恰恰附帶這三方面屬性而被認為是SoLoMo概念的最佳代言。
切客網(wǎng)CEO宋錚坦陳LBS發(fā)展之難: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大家都想把LBS的價值發(fā)揮出來,但是很難。中國智能手機用戶目前只有三四千萬,對用戶端的爭搶很激烈。LBS的核心價值到底在哪里?用戶又為什么要簽到?簽到了有什么用?很長時間我們也在摸索。后來我們做了方向性的調整,決定做社會化的身邊電子商務。
而這無疑是國內眾多類Foursquare的最好出路。在美國,一些商家已經開始嘗試著利用LBS在小范圍內開展團購。比如當你在商店里看到一款心儀的手包,銷售人員說:買1件無折扣,2件8折,3件7折,你可以登錄LBS服務,召集好友或陌生人加入你的團購。
“很多消費,特別是女性消費很多是沖動型消費,對她們而言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打折,在打折面前她們甚至不考慮商品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而基于LBS的小團購正是抓住了這部分消費者的心理。”美國貝肯基姆研究機構負責人Becken Wood說。
這一商業(yè)模式正在逐漸變得清晰,但是一位業(yè)內專家不忘提醒:此模式需要的是大規(guī)模的用戶群和準確的位置定位,以及隱私安全的保障。所以,現(xiàn)在對于這類公司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商業(yè)模式,而是如何快速達到自己的目標用戶群的問題。
李開復最近亦公開表示,雖然自己看好LBS,但是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這個領域還不會爆發(fā),需要更長的時間。
它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用戶培育、商業(yè)模式的探尋,還在于其不確定的風險性——Foursquare在中國就屢次遭到屏蔽,可能是因為中國用戶到敏感區(qū)域Check in,由于Foursquare許可用戶發(fā)布點評類的信息,導致該敏感區(qū)域出現(xiàn)大量敏感信息,因此遭到屏蔽。
就在最近,街旁等LBS已經開始投入人手對一些敏感區(qū)域的簽到進行審核,力保不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