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愛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豐富的單寧酸,但卻不得不忍受其類似于青草、青色漿果的味道。黑比諾(Pinot Noir)也是,雖然它有如紫羅蘭、玫瑰、草莓、櫻桃般的層層果香,但是卻口感很輕,不夠濃重。可是,有這樣一個葡萄品種,輕易便化解了魚和熊掌的“恩怨”,它兼有赤霞珠和黑比諾的優(yōu)點,既有類似于赤霞珠那樣的強勁單寧和厚重口感,又有黑皮諾雅致、馥郁的果香,這就是西拉(Shiraz )。
西拉:縱橫南北
西拉是一個古老的葡萄品種,有人推測從波斯王朝時就已開始種植了。后來法國隆河一帶曾經大面積種植,并是當地非常流行的葡萄酒。如今,澳大利亞種植西拉的熱情遠遠超過法國隆河地區(qū),成為西拉最主要的產地。在澳大利亞,只要有葡萄的地方就有西拉,大約一半以上的葡萄種植區(qū)的葡萄藤上掛的是西拉。而法國隆河地區(qū)則退居其次。此外,美國、南非、智利、西班牙、意大利西西里等也不愿意放棄這樣一個容易出產高質量酒的葡萄品種,均有相當面積的種植。
通常,種植在冷涼氣候中的西拉,會呈現出些許辛辣的口感,香料味道比較重,酸度較高,法國隆河地區(qū)的多是此類,而在炎熱天氣中成長起來的西拉,則擁有較重的漿果芬芳,甚至是果醬般的濃重甜香,澳大利亞多出產此類西拉葡萄酒,尤其是南澳地區(qū)。此外,熱帶的西拉葡萄酒酒精度會較寒冷氣候中的西拉所釀之葡萄酒高個1—2度,可達到14、14.5度,甚至15度以上。
南非西拉: 新舊世界盡收瓶中
千萬別以為,來自新世界的西拉經不住時光的雕琢,3-5年的陳年期對絕大多數西拉來說是小事一樁,而更有佳釀可在陳放40余年后依然風姿綽約。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經驗判斷一瓶西拉的陳年潛力,那么就“粗暴”地選擇500塊錢以上的吧。
在眾多國籍的西拉成員中,南非西拉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葡萄酒。在氣候方面,它很接近澳大利亞,而在釀酒手法上很像舊世界中的代表國家之一——法國。也就是說,南非西拉葡萄酒既有澳洲西拉之成熟果香,同時又兼有法國西拉之細膩和傳統(tǒng)風味。
說到西拉的釀造工藝,舊世界的法國和新世界的澳洲截然不同。最主要的焦點是,西拉在釀造過程中是否應接觸更多的氧氣。以新派釀酒工藝占主導地位的澳大利亞認為,應避免氧化,不讓葡萄汁和酒跟更多氧氣接觸。除了采取一些列措施抗氧化外,西拉的發(fā)酵溫度也較低,大約在24度左右,以此保持葡萄的水果風味。而法國的西拉發(fā)酵溫度會維持在31、32度上下,并且采取開放態(tài)度,他們所釀之酒氧化感會強一些,口感則更多呈現出皮毛、堅果類的味道。
此外,西拉也是很好的調配品種。在澳大利亞,西拉經常與歌海娜、木爾懷特混釀,簡稱gsm,這也是法國隆河地區(qū)南部教皇新城堡一帶的常用混釀方式,有時教皇新城堡甚至能使用多達13個葡萄品種進行混合。混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汲取各個品種的優(yōu)點,比如赤霞珠便常常成為西拉的“另一半”,這樣得到的酒既有赤霞珠的酸度和豐富的單寧,同時又有西拉的顏色和水果的風味。
總之,如果你愛酒體飽滿,又喜歡富含類似紅色漿果和黑色漿果香氣的葡萄酒,那么西拉就是最好的選擇。
1.杰卡斯西拉加本納
Jacob's Creek Shiraz Cabernet /葡萄品種:西拉(Shiraz)/產地:澳大利亞(Australia)/年份:2002/酒精度:13.5% alc/vol/
酒園歷史:1839年,William Jacob和他的兄弟John Jacob獲得了一塊有兩條河流經的土地,其中的一條以Jacob兄弟的名字命名為杰卡斯河(Jacob’s Creek),杰卡斯品牌的名稱便由此而來。這塊土地位于巴羅薩谷地區(qū),而巴羅薩谷是澳大利亞葡萄種植業(yè)的發(fā)源地之一,在那里種植著令人贊不絕口的西拉和雷司令。如今,Jacob’s Creek在巴羅薩谷之外的澳大利亞其他地區(qū)已經擁有了眾多葡萄種植園,并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釀造公司。
品嘗特征:酒體呈現中度深紅色,當中帶紫色調,成熟的李子所持有的芳香,細膩的西拉漿果味并結合加本納的濃郁的黑醋栗味,再加上少許香草橡木的芳香。口感柔和豐滿的酒體中帶有濃厚鮮甜的李子和漿果味,并結合細膩的丹寧,回味柔順。
2.雙掌(畫廊系列)巴羅莎穗樂仙紅葡萄酒
Two Hands –Gnarly Dudes Barossa Valley Shiraz/葡萄品種:穗樂仙(Shiraz)/產地:澳大利亞,南澳省,巴羅莎谷(Barossa 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