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時他在加油站打工,23歲時生意失敗,60歲時他身家百萬,難怪如今的湯米·希爾費格總是春風滿面。詹妮絲·特納采訪了這位以職業(yè)休閑裝征服了全美國的人。湯米·希爾費格創(chuàng)立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裝品牌崇尚自然、簡潔,設計理念中滲透出青春的動感活力,帶有濃郁的美國特色。其紅白藍的品牌標志更與美國國旗十分相似,受到無數(shù)美國人的熱愛。
1969年,在紐約市中心一處叫“大眾之家”的店里,有一個人在掃地,或爬梯子,或打開一批新到的牛仔褲,他額前翹起一撮頭發(fā),笑時兩個顴骨就像兩個奶酪球。這個有無窮能量和美國人無畏精神的瘦小男孩就是18歲的湯米·希爾費格。他出身貧寒卻渴望出人頭地,直覺告訴他要勇往直前,直到成就自己的生意帝國。
眼前就是當年的那個男孩,他今年60歲,腰纏萬貫,剛乘私人飛機到達。我們在他倫敦攝政街上的旗艦店里坐下——全球有1000家。多數(shù)時候,他仍穿著牛仔褲。他告訴我,今天他穿的是他最好的衣服——一套窄領的條紋西服,配格子領帶——因為稍早時,他在一個時裝大會上發(fā)言。
希爾費格在家里9個孩子中排行老二,父親是制表匠、母親是護士,9個孩子到12歲時全在外打工?!案改甘杖氩桓?,家里有很多張嘴要喂。我們知道想買新衣服,想看電影,就得自己去掙錢。”湯米送過報紙,給人加過油。一次去曼哈頓,他突發(fā)奇想,買了一批嬉皮士牛仔褲,將它們帶回古板守舊的家鄉(xiāng)小鎮(zhèn),他的零售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因身體瘦弱,湯米·希爾費格運動也不在行,但湯米有一項非比尋常的才能。“我意識到我的眼光與眾不同,我常看著別人想,‘他的褲子改短點兒就更酷了’‘這件衣服做成綠色會更棒’。我總在觀察、思考服裝如何能不同、能更好,如何更能符合時代的口味。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意識到這是我的天賦,我一度以為所有人都是這么審視服裝的?!?br/> 湯米也許是從父親那繼承了這種敏感,制表匠心靈的敏銳等同于樂手的耳朵或者廚師的味蕾。無法在大街上找到他喜歡的衣服樣式,湯米開始自己做小批量設計。但僅有創(chuàng)造力是不夠的,不懂生意的他23歲剛創(chuàng)業(yè)不久就宣布破產(chǎn)。
這一次,湯米決定從最底層開始。他為牛仔褲品牌卓丹工作,設計牛仔褲和休閑裝。他的設計引起了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的注意。一次,紡織大亨莫漢·默加尼打電話給他,愿意支持湯米開創(chuàng)自己的品牌。默加尼說:“湯米·希爾費格是一個奇怪的名字,但更容易讓人記住?!蹦幽嵩诩~約時代廣場預定了一塊有橄欖球場那么大的公告牌為其做宣傳,他對湯米的信任,湯米永遠感激不盡。
湯米·希爾費格的招牌風格是簡約和學院派,還融入時尚和搖滾元素。他的廣告里總是出現(xiàn)一大幫俊男靚女,烘托著一種大家庭的氣氛。我問他是否習慣獨處,“不行,我需要周圍有人,要么電話里有人跟我說話。周圍全是人我才自在,我習慣了?!睖着e止優(yōu)雅,但在他質樸、健康的外表下,你能察覺出帶刺的強悍。
湯米認為自己是設計衣服,而不是創(chuàng)造時尚。與歐洲設計師不同,湯米的服裝系列不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大幅搖擺,而是在傳統(tǒng)款式上做文章:在T恤衫上添加一個細節(jié),或者把牛仔褲邊做得更加流線。遠離大城市的美國消費者相對保守,湯米的設計牢牢抓住他們的心理。湯米自己只穿白色或藍色的襯衫、黑色或海軍藍的毛衣、牛仔褲或斜紋褲、夾克,不系領帶。
湯米·希爾費格成功的秘訣在于他對美國文化的挖掘。他參考“貓王”、肯尼迪總統(tǒng)、哈雷摩托車、好萊塢、赫什巧克力來設計服裝,他的設計成為美國文化的代表,買他的衣服就是一種愛國主義。
湯米·希爾費格品牌已成為龐大的服裝帝國,雖然不同的區(qū)域授權給不同的部門經(jīng)銷,湯米仍是首席設計師,他怡然自得?!皩ξ叶裕瑳]有一天是重樣的。我喜歡這一季的服裝和上季有所不同。你能夠去發(fā)明、去創(chuàng)造……許多職業(yè)如運動員、模特,甚至是演員都不能一生做他們所做的,但我可以永遠做下去?!?br/> 2010年3月,湯米迎來他60歲生日,這個年齡的他絕對是名利雙收。在紐約,他實際上住在廣場酒店,生活在6000平方英尺、帶客房服務的躍層公寓里。2010年初,他以3140萬美元在康涅狄格州購買了一處22英畝的房產(chǎn);在加勒比海馬斯蒂克島購置了一套6個臥室的海邊住宅,還帶5間供客人住的小屋??粗@一切,想起那個來自紐約州埃爾米拉市饑餓的小男孩,他難道不會在想,“哇塞,這都是我的?!”“現(xiàn)在的我看來,簡單的生活更親切?!睖渍f,“在海邊有處棚子住就好。”
可擁有龐大事業(yè)的湯米也擁有龐大的家庭,他的個人生活變得很復雜。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后(他們育有4個孩子),第二任妻子讓湯米在58歲時又當上了爸爸。他是一個怎樣的父親呢?“當孩子們只知道享福時,向他們灌輸饑餓和紀律感非常不容易?!睖渍f,“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辛苦的工作要不了你的命,相反,勤奮是一種享受,特別是你能在一天結束后看到工作成果?!蹦撬侨绾谓逃约旱暮⒆拥哪兀俊爱斘业纳獠粩鄩汛髸r,我真的太忙了,一味地答應孩子的要求比親自解決問題更容易?!?br/> 我猶豫不決地提到湯米20歲的兒子理查德,去年夏天,他因私藏大麻被捕。理查德是位“饒舌”歌手,脖子和肩膀上都是文身,看上去和富家子弟差得太遠。湯米坦率地說:“我兒子經(jīng)歷過一段低谷,他藏毒被抓。如今我把他帶在身邊?!鄙钤谀愕某岚蛳拢俊皩?,他需要指導。以前他獨自生活在洛杉磯,那是個很危險的地方,因為那里有很多‘富二代’,大家和毒犯子混在一起……好萊塢是個染缸。”
想起經(jīng)常缺席自己孩子的成長歷程,湯米對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功感到“悲喜交加”。對于最小的兒子,你會用不同的方式培養(yǎng)他嗎?“是的,我也要彌補我和其他孩子的關系?!蹦敲?,你也要讓他去送報紙?“我要教給他一種工作態(tài)度。但他才15個月大,”湯米用會心的美式微笑答道,“我要等到他3歲再開始。”
[譯自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