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氣話就不多說了,我覺得這里還是很熱鬧的,我們作家也感到很溫暖。當然這個時代對文學來說不是一個特別有利的時代,電子媒體爆炸性的擴張形成的擠壓,再一方面,物質(zhì)主義享樂主義把我們送入了一個精神比較暗淡的冬天。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文學到底能干什么、文學對我們有什么意義?經(jīng)常會成為困惑在我們心頭的一個問題。當然事情也沒什么了不起,難得在《北京文學》就感受到新的信心和新的勇氣。在這個寒冬面前,我們《北京文學》就像一個溫室大棚,讓我們的小草小花在里面有一點溫暖,給我們一點生長的力量。其實只要有人在,在我們沒有變成機器人或者是火星人之前,只要我們還需要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我想,文學,不管有多少人宣布它將要死亡,我覺得也不用太擔心。在我們生活中間,有時候有一些人渣惡棍也有心靈柔軟的時候,淚流滿面的時候,包括一些守財奴、一些賺錢機器也有充滿孩子氣的時候,我想這都是我們文學生存的土壤,文學廣闊的舞臺。在這一點,我相信天不變道亦不變,只要還是這個地球,還有這么多人在,我們的文學總會破土成長。那么我們當然要感謝《北京文學》這樣的溫室大棚,在繼續(xù)地溫暖我們,支持我們,鼓舞我們,推動我們。謝謝大家!(據(jù)作者口頭發(fā)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