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行家眼中,咖啡的發(fā)源地—埃塞俄比亞出產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是世界頂級貨色。這種咖啡豆生長在遠古火山山坡上,種植園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純凈的紅色土壤。在長達幾個世紀中,埃塞俄比亞咖啡農場的小股份持有者一直生產各種高品質類型的咖啡??Х确N植農戶通過幾代人對咖啡種植過程的反復學習發(fā)展了環(huán)境適宜情況下的咖啡文化。咖啡決定了當?shù)鼐用竦纳盍晳T,埃塞俄比亞家庭喝咖啡都有固定的時間、地點和儀式,就像做宗教禮拜一樣隆重。每天,婦女們清洗咖啡豆,然后烘烤,研磨,混合以及煮沸,一個持續(xù)一個半小時的咖啡儀式可以每天重復九次。
yuWVG3+7Itgdx/xxJxOURZXDzTT5HzdibsNbdIgjVME=在埃塞俄比亞,全國12%的人口靠咖啡種植和銷售謀生,尤其是在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的收獲季節(jié),從事這份職業(yè)的人數(shù)可以達到1000萬人。1989年,舊的《全球咖啡協(xié)定》到期之后,咖啡農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出口量自20世紀90年代中葉起增長了2/3,但整個國家來自咖啡出口的收入卻急劇下降。咖啡價格從1998年的每公斤1美元降至2005年的每公斤30美分,埃塞俄比亞家庭年平均收入因此下降了200美元。該國咖啡經濟面臨崩潰,不少咖啡農民瀕臨破產。
為了增加本國收入,埃塞俄比亞政府把著名的咖啡三大產區(qū)品種——哈勒爾、錫達莫、耶加雪啡分別注冊為商標,并于2005年開始向世界各主要咖啡消費國申請商標落地。但星巴克要求美國咖啡協(xié)會阻止此項申請。好在社會輿論站在埃塞俄比亞這邊。2007年2月,星巴克公司和埃塞俄比亞政府發(fā)表了一份聯(lián)合聲明,放棄阻止后者申請商標,并承諾到2009年為止將東非咖啡的購買能力提高一倍,并為當?shù)氐姆N植者提供100萬美元的小額信貸。目前埃塞俄比亞政府正在嘗試,借助公平貿易和通過發(fā)展有機食品行業(yè)來提升利潤,減少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