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沒上學的時候,看到單位里那些教師的孩子在學校里橫沖直撞,享有“特權”,我心里要多別扭有多別扭。兒子入學后,我們沒給他開過一次“綠燈”,來滿足他小小的“虛榮”。
兒子就在我所在的小學讀書。他從來都是自己背著書包上學;放學后,他和小伙伴一起,樂顛顛地走回家。即使有時我騎著自行車從他身旁經(jīng)過,他也從來沒讓我?guī)н^他。
刮風下雨時,我從沒把衣服雨傘送給他,并不是我不關心他,我只是不想讓他覺得自己有什么“特別”。學校里的學生幾百名,老師子女不過十幾名,那么多的孩子不怕風吹和雨淋,我的兒子為什么不能?
兒子很懂事,學校里來客人時,校長讓所有老師的孩子都進辦公室吃飯。只有我的兒子,從來不邁進辦公室一步。這是他入學時我們的約定,他也一直恪守著這樣的約定。在兒子眼里,“老師的孩子和農民的孩子沒有什么區(qū)別?!?br/> 讀初中時,兒子在老公所在的學校讀書。懂事的他從來不進爸爸的辦公室,從來不和爸爸一起吃午飯。
他每天都是自己騎自行車上下學,我家離學校二十余里,狹長的山路上,石子密密麻麻,稍不注意就能把自行車顛起來。兒子的自行車被車輪壓飛的石子打得丁當響,一道又一道的泥水從他紅紅的臉上往下淌,一回家,他就累得躺在那兒半天半天地喘氣。我見了好心疼。但為了他能夠更好地成長,我必須狠下心來。初中三年,兒子身體一直很結實,很少患病。漸漸地,兒子有了獨立意識,能面對各種困難。
單位里的同事沒少笑話我們兩口子,有的說我們對孩子太嚴厲了。有的說這孩子不是你們親生的吧?還有的說我們兩口子一對冷血。
兒子上大學后,剛去報到就被老師任命為校學生會副主席。幾年來,他幫老師處理各種事情,既勇于付出又敢于擔當。因為學習成績優(yōu)秀,他得到了省市級的各種榮譽,大三那年,還榮獲了國家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