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大病小情都緊緊牽動著父母的每根神經(jīng)。殊不知,平日里寶寶的一些看似不起眼兒的小動作同樣也需要關注。睡覺喜歡磨牙、總是搓揉眼睛、抓耳朵……其實,這些都是寶寶發(fā)出的亞健康信號。
睡覺磨牙≠肚子里有蟲
有些寶寶除了晚上睡覺會磨牙,平時也喜歡無意識地磨牙。醫(yī)學上,將睡眠時有習慣性磨牙或清醒時有無意識地磨牙習慣稱為磨牙癥。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磨牙是因為寶寶得了寄生蟲病,其實則不然。
寶寶夜間磨牙有多方面原因,大部分是因為消化不好引起的。有的寶寶晚上睡前喜歡吃太多東西,導致消化系統(tǒng)未停止工作,就會出現(xiàn)磨牙現(xiàn)象;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缺鈣,睡眠不安引起的。除此之外,睡前沒有漱口刷牙,食物殘渣留在牙縫間,以致刺激牙周神經(jīng),也會引起磨牙。
“找出寶寶夜間磨牙的原因就能對癥下藥了?!鄙虾=煌ù髮W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h8/iLcz49V97FyT5v1CH5R2MkXAnurhCQF0/yKX6T9o=兒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陸文麗指出,首先,家長要讓寶寶定量進食,一日三餐遵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其次,臨睡前要給寶寶營造一個舒適和諧的環(huán)境,避免寶寶過度興奮。如果肚子有寄生蟲的話,應及時驅(qū)蟲。如果寶寶缺鈣,就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補充適量的鈣和維生素D制劑。
磨蹭頭部,小心濕疹侵襲
寶寶毫無原因的晃動頭部,可能是他喜歡搖頭時會看到不同的景象,或者是頭部搖擺時可以感觸到不同的物體。
但有些寶寶晃頭、蹭頭是有原因的,比如寶寶頭上長了濕疹、痱子或因為清洗不及時出現(xiàn)頭垢,在癢得難受時搖一搖,蹭一蹭能讓他舒服很多。陸文麗建議,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趕快查查寶寶頭上、臉上是不是有濕疹、痱子,如果是頭垢引起的,就要為寶寶做好清潔工作。需要提醒的是,小寶寶在吃奶后,往往會出汗,建議媽媽及時為小寶寶擦去頭上和頸部的汗,既能保證肌膚干燥,又能預防著涼感冒。
抓摸“私密處”或因缺少陪伴
通常寶寶在生殖器不舒服時會抓撓。比如屁屁上長濕疹、包皮里有污垢等。還有一些男寶寶是因“私密處”伸手就可以摸到,所以,當想要抓摸物品時,往往會先摸。時間長了,就變成了很自然的無意識習慣。
陸文麗建議,家長對此要進行積極的干預,千萬不能打罵或懲罰寶寶,這樣會引起寶寶的焦慮和緊張。家長首先要檢查寶寶的生殖器是否有異樣,比如濕疹、包皮里有污垢等,最好咨詢醫(yī)生的處理意見。如果寶寶一切正常,但又有這個習慣,說明他現(xiàn)在很無聊,需要你的關愛和陪伴。給寶寶買新穎的玩具,睡前陪伴寶寶講有趣的故事,或和他在一起聊天、玩耍,讓寶寶獲得積極快樂的情緒,逐步改正這一不良習慣。
c2AqKHzWpGjG4FAZskLxF+bZa9SIEeLU9Ps4CqDv+rI=
總抓耳朵多是清洗不凈
大多數(shù)寶寶有抓撓耳朵的習慣,就正常情況而言,多是耳屎作怪。耳朵的清潔很重要,平時清洗時用濕毛巾把耳廓、耳后輕輕擦干凈,還要保持寶寶耳道干燥。寶寶的耳道嬌嫩,不要擅自給寶寶掏耳朵,最好交給醫(yī)生處理。
如果排除耳屎原因,寶寶經(jīng)常抓撓耳朵,就要考慮是否有耳內(nèi)濕疹;如果寶寶經(jīng)常抓耳并伴有啼哭,則要考慮耳內(nèi)炎癥。家長可用小電筒對著寶寶的耳洞觀察,如果耳內(nèi)有流棕黃色黏液,寶寶可能患上了中耳炎,應馬上送醫(yī)就診。
不停揉搓眼睛要及時就醫(yī)
寶寶揉搓眼睛可能由以下幾種情況引起:第一,睫毛向內(nèi)生長接觸到眼球,讓寶寶感到不適而揉眼睛。如果寶寶倒睫毛比較嚴重,要及時去醫(yī)院就診,按醫(yī)囑為寶寶滴眼藥水可緩解癥狀;第二,過敏性濕疹。多發(fā)于過敏性體質(zhì)寶寶的身上。寶寶眼睛四周會出現(xiàn)許多紅點,一揉就出現(xiàn)成片的紅斑,越揉越癢。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去眼科就診,同時遠離過敏源,保持居家環(huán)境的清潔和空氣清新;最后,寶寶得了結膜炎也會有不停揉搓眼睛的癥狀,同時眼睛分泌物增多,有時伴有眼淚,這時需要帶寶寶就醫(y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