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xiàn)的任何異常變化,包括皮疹、紅斑、顏色變化等,可能是皮膚病變的表現(xiàn),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癥狀。
痤瘡小心越擠越多
【本刊記者】 黃教授,您已經(jīng)介紹了一些全身性癥狀如何檢查就醫(yī),那么我們下面就按身體從外至內的順序逐步講解好嗎?今天就從皮膚開始吧。
【黃建始】 好的。皮膚出現(xiàn)的毛病主要表現(xiàn)是瘙癢、紅腫、包塊等。我們首先從面部皮膚說起吧。多數(shù)人會認為面部皮膚問題應屬美容范疇,頂多影響美觀,但實際上,由于面部總是暴露在外,因此很容易發(fā)生一些身體其他部位不太常見的病變。
面部最常見的就是痤瘡,也就是青春痘,可能很多人都起過。痤瘡頂部發(fā)黑,突出于皮膚表面,中心為白色或黃色,皮下為疼痛的紅色小腫塊。起了痤瘡千萬不能自行排擠,要注意清潔,情況特別嚴重的,應去皮膚科看醫(yī)生,以免感染并發(fā)其它問題。生活中就有很多人有“擠疙瘩”的癮,結果越擠越嚴重,常常是擠了一個起來倆。
面部問題不能一抹了之
【本刊記者】 確實如此,您剛說的“擠疙瘩”有癮的人我還真見過。但黃教授,您剛說的有一點我還挺吃驚的,就是面部皮膚更容易發(fā)生一些不太常見的疾病,您能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一下嗎?
【黃建始】是這樣的,一般人對待面部皮膚問題,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用涂抹來解決問題,但事實上,如果不加辨別的一味自行涂抹,不但不能緩解癥狀,甚至會加重病情。一些面部皮膚癥狀,根本不像我們表面看到的那么簡單,甚至都不是皮膚科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看內科。正因為多數(shù)人都容易忽略面部皮膚疾病的嚴重性,所以才會在最終確診時措手不及。
比如,當你的嘴邊有一些區(qū)域變紅,變粗糙,甚至長出很疼的水皰,這可能是皰疹病毒感染,雖然多數(shù)會自行痊愈,但如果癥狀嚴重,就應該立即去看內科。再有,如果你的一側臉部皮膚上有紅色的水皰,而且很疼,那也應該盡快去看內科,這可能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病毒感染引起的。
最容易被忽略的也要就診
【本刊記者】 聽了黃教授的介紹真是很受教育,大多數(shù)人可能都會認為皮膚出毛病就應該看皮膚科的。
【黃建始】 這樣想也沒有錯,大部分的皮膚問題還是要去皮膚科解決的。比如常見的發(fā)癢、發(fā)紅和脫屑的皮疹,這可能就是接觸性皮炎或者脂溢性皮炎。還有的人臉上長的皰疹很快就破裂,然后形成一層黃色硬痂,這也許是膿皰病引起的。這些都可以去皮膚科治療。
但有兩種特別常見最容易被忽略的情況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是在精神緊張、酒后或者吃了辣的食物后,如果你的臉會變得特別紅,也不要掉以輕心,應該盡快去皮膚科就診,因為這可能是酒糟鼻或者紅斑痤瘡,這是面部小血管的一種病變。還有一種情況主要發(fā)生在35歲以上的人群中,如果你的前額或臉頰出現(xiàn)了粗糙的紅斑,千萬不要以為是衰老的正?,F(xiàn)象,也應該去看皮膚科,因為這可能是長期暴露于強烈陽光下造成的日光性角化病。
【本刊記者】 皮膚問題的確容易被忽略,但最近上映的《非誠勿擾2》讓很多人對皮膚問題開始重視起來。 對于皮膚而言,最嚴重就是皮膚癌了吧?
【黃建始】 應該是這樣。所以我們就要從日常皮膚的變化來觀察和防范。比如,當你的臉上出現(xiàn)黑色斑塊,或者臉上原有的一顆黑痣最近突然發(fā)生變化,或者臉或唇部有一個幾周都未愈合的開放性潰瘍,或者臉上有一個慢慢生長的很堅實的腫塊,這些都有可能提示你可能患上了皮膚癌。
急癥24小時內務必就診
【本刊記者】 黃教授,那么對于皮膚病而言,是不是最初的觀察很重要呢?
【黃建始】 觀察是很重要,因為有些皮膚病有自愈功能,但要注意的是,還有一些皮膚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發(fā)現(xiàn)后最好24小時內就醫(yī),千萬不能耽擱。
1、身上有紅色的小結癤或紅疙瘩,同時伴有流鼻涕,眼睛發(fā)紅、疼痛,干咳等癥狀,您可能得了麻疹或者其他病毒感染,特別是皮疹出現(xiàn)在面部的時候,要立刻就診。
2、當您身體上出現(xiàn)紫色斑點狀的皮疹,這很可能是過敏性紫癜;如果同時還伴有嘔吐、頭痛、眼睛怕光、低頭時感到疼痛等癥狀,這很可能是腦膜炎。這兩種情況都需要馬上就醫(yī)。
3、如果您的皮膚表面或皮下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而且近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也需要立刻就診,因為這可能僅僅是感染,但也許有可能是癌癥或者淋巴系統(tǒng)疾病。另外,如果腫塊在耳朵下面的顴角部位,且發(fā)現(xiàn)在一側,治療也不能耽擱,這可能是腮腺炎,也可能是牙齒膿腫或者唾液腺的問題,但也有可能是唾液腺腫瘤。頸前部兩側均有的腫塊也要重視,因為不能排除腫瘤或淋巴系統(tǒng)疾病的可能。
另外,皮膚瘙癢伴眼白變黃也要重視,這可能是肝臟的疾病。
【本刊記者】 看來皮膚的疾病還真是不能忽視了。謝謝您,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