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币虼?,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課堂上的學習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課堂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催化劑、潤滑油,是師生平等對話、心靈交融的橋梁、紐帶。教師在課堂上有不同的評價,學生就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和情緒體驗。恰當?shù)剡\用教學中的課堂評價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彰顯評價語言的魅力,教師應做到:
一、評價語言民主性
教學是一種溝通的藝術。民主式的評價,能給學生成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以愉悅的、高漲的情緒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
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學生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力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中平等的伙伴,使學生在民主、平等的環(huán)境中互相交流,愉快學習。學生可以提問,可以大膽地爭論,可以有個人獨特的見解,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要以平等的姿態(tài)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用商量的口吻與學生對話,如:“我這樣做,大家有什么意見嗎?”“你有不同的想法嗎?可以大膽提?!薄爸x謝你給我提的意見!”還可以采用師生訪談方式,了解學生喜歡學習哪一篇課文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新課程給了學生充分的展示空間,使教師以新的視角看待自己的學生,促進師生關系。我們所建立起來的新型師生關系,更有利于課改教學工作的開展。學生人人樂于參與,學得快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不斷的碰撞、閃爍中放射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二、評價語言激勵性
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能激發(fā)人的潛能。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教師、同學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既是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也是對學習進程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給予回答正確的學生以積極的評價:“你讀得真棒!我也要向你學習?!薄澳愕幕卮鹛柿恕WYR你!”“我喜歡你讀書時投入的表情,如果聲音能大聲些就更好了。”讓學生在這種積極的評價中得到鼓舞,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面對有畏難情緒的學生,教師常掛在嘴邊的話是:“相信你會說!”“誰可以來試試?”“老師相信你能行!”……用這些充滿愛的話語積極地評價,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動他們奮發(fā)向上。
三、評價語言及時性
課堂評價是一種瞬時評價,教師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挖掘閃光點,及時地進行激勵性評價,還要引導學生也學習在評價時善于捕捉、把握時機,進行對話交流評價,促進師生、生生心靈溝通。
如在教學《從現(xiàn)在開始》一課時,教師組織學生用表演的形式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表演時小組很快分好了工,完成了表演。但由于學生急于想表現(xiàn),扮演“叫苦連天”的小動物時神態(tài)不夠自然,有的學生顧得上模仿小動物滑稽的動作,卻忘了說話;有的學生一邊表演,一邊還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表演完后,教師立刻肯定了學生的積極性:“看到這么多的同學都參加表演,老師可高興了,剛才表演得怎么樣呢?掌聲有請剛才表演的同學,說一說自己表演得怎么樣?”一個學生認真地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說:“課文上說動物們叫苦連天,可我在表演時笑出聲了,Y+Y2Bg8k2p0NF9xrd9dcBQ==我覺得不像?!薄又處熞龑W生進行互評:“老師喜歡專心聽的同學,老師更喜歡能發(fā)現(xiàn)同學優(yōu)點的同學。誰來說說剛才誰演得好,好在哪里?”“真不錯,你有一雙慧眼呀!如果是你,應該怎么演?”在全面地指出了表演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后,學生提高了評價能力。這一系列充滿愛心、巧妙的話語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梢哉f,生動巧妙的評價語言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四、評價語言多樣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新課程背景下,多元評價方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單一評價方式,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發(fā)生著積極而有效的作用。這樣的評價使學生能從多方面來了解自己,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健全和潛能的激發(f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評價語言一般大家都認為要開口說話,其實這只是片面認識。評價語言包括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體態(tài)語言),多樣化的無聲語言如果運用恰當,有時更具魅力。常用的形式有掌聲鼓勵、投一個贊賞的眼神(點頭、微笑表示)、在小黑板上畫小紅旗(笑臉、星星等)、打“√”(手勢表示)和“頂呱呱”(蹺拇指)等。
在日常教學中,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到親切,從而拉近師生間的心靈距離,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在課堂上,當聽到學生精彩的發(fā)言時,可以快步上前握手祝賀,甚至熱情地擁抱;當學生沒聽清問題或是不知所措時,也可以面帶笑容,耐心重復或等待;當學生流利地朗讀完課文,可以情不自禁地為他鼓掌;當學生拿來書寫正確、字跡工整的作業(yè)本來批改時,也可以毫不猶豫地蓋上“小紅花”的印章,在全班傳閱,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
總之,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讓課堂評價語言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真正發(fā)揮其獨有的魅力,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推動教學達到高潮。
?。ㄘ熅庩悇ζ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