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的CPI同比增長,讓人驚心于懸在頭頂?shù)耐q程度。
國家統(tǒng)計局7月初公布的中國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同比漲幅達到6.4%,這是最近三年最高點,讓民眾一下子沸騰起來。
四個月前的“兩會”上,官員們曾胸有成竹地表態(tài)“要把2011年的CPI漲幅控制在4%以內”。是控制物價無方,還是政策失效?“破六”是偶然事件,還是另有原委?
被放大的“6.4”
坦率地講,CPI同比漲幅在年中沖高,甚至達到三年來的峰值,是早有預測的。此次消息披露,無異于是“靴子落地”。要知道,若不是為規(guī)避數(shù)據泄露風險,國家統(tǒng)計局改變宏觀經濟數(shù)據發(fā)布形式,恐怕“破六”的猜測還會再“懸”一段時間。
CPI“破六”并非意味著在過去的6月份,物價出現(xiàn)了大幅度上漲。因為“同比增長”,比較的是今年6月份和去年6月份物價的關系,并不是和上個月比較。事實上,正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的物價上漲造成的“翹尾”,對今年整個上半年的價格指數(shù)產生了滯后影響。
還有一個無法回避的原因是,今年年初,CPI的統(tǒng)計口徑進行了調整。
中國版的CPI涵蓋了食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大類的262個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其中不同類別的商品在CPI中的比例有所不同。按照現(xiàn)行比例,食品的比重占到了31.79%,居住占17.22%,而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僅占5.64%。具體哪類商品占有多少權重,國家統(tǒng)計局“每年一小調、五年一大調”。從今年1月份開始,CPI的權重比例正好經歷了一次大調整,居住和醫(yī)療產品價格占比有了提高。這兩部分支出在經歷大漲之后“被”增加權重,放大了“同比增長”的“不可比”性。
食品價格上漲是6月CPI數(shù)據超出想象的最大推手,而這其中豬肉是最大的“禍因”。
自4月中旬以來,豬肉價格持續(xù)上漲。6月份,全國豬肉價格環(huán)比上漲11.4%,同比上漲66.5%。而根據經驗,生豬收購價格漲幅達到15個百分點就將拉動CPI上升1個百分點。
CPI見頂,但難大落
相比而言,6月份的CPI環(huán)比增長0.3,這才值得我們注意。這個微小的數(shù)字,并不意味著近期的物價上漲形勢得到了控制。更重要的是,CPI只反映消費價格,而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只有轉嫁到消費品價格之后,才能體現(xiàn)在CPI中,因此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從中長期來看,豬肉價格還是擺脫不了“暴漲之后又暴跌”的“過山車”宿命。在較高養(yǎng)殖效益驅動下,農戶的“補欄”過程已經開始啟動。同時,今年玉米和大豆兩大飼料作物增產的可能性較大,成本壓力將會得到緩解。由于豬糧價格比已接近四年前的歷史高點,豬肉絕對價格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有限,供求兩方面的發(fā)展都將逐漸有利于豬肉價格企穩(wěn)回落。
而從去年7月份開始出現(xiàn)的物價上漲,也給今年下半年的CPI同比漲幅減輕了壓力:“翹尾”對7 月份CPI的“貢獻”相比6 月份會下降約0.41 個百分點,并且在8 月份之后更低。
但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生產資料價格的走勢,才是真正影響企業(yè)成本,從而決定通脹程度的關鍵因素。
6月底,商務部公布的生產資料市場價格中,除了柴油、鋼材、銅價格有不到0.5%的下跌,鎳有1.5%的下跌外,其他生產資料全線上揚。尤其是尿素、水泥、橡膠這三項工業(yè)大宗原料上漲速度最快,尿素同比上漲12.2%,水泥環(huán)比上漲7.8%,橡膠環(huán)比上漲2.4%。而作為另一大宗原材料的原煤,盡管當月的環(huán)比只增0.5%,但各地庫存都在減少,西南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了電煤供應緊張。隨著用電高峰即將到來,預計后期價格會繼續(xù)上漲。唯一可以放心的是橡膠。盡管橡膠價格5月份開始連續(xù)五周上漲,但由于汽車銷量持續(xù)下滑,加之天然橡膠進入割膠旺季,預計后期將止?jié)q趨穩(wěn)。
不僅如此,輸入性通脹的影響也不容忽視。5月起,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集體回調令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緩解,這為6月份的CPI起到了減壓。但在7月中旬,黃金價格重新回到了歷史最高點,石油價格也重新觸及百元區(qū)間。13日,美聯(lián)儲主席伯蘭克暗示,美聯(lián)儲準備啟動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的講話更是為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推波助瀾。
這些跡象,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通漲將會在較長時間,甚至在一年多時間里維持,令人無法樂觀。
企業(yè)成本仍難樂觀
通漲保持高位,緊縮政策就難以立刻松手,抑制物價仍是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也仍將是控制通漲。如果7 月新增外匯占款較多,存款準備金率則有再次上調的可能,以控制流動性。同時,今年三季度不排除央行繼續(xù)加息的可能性。因此,在下半年,貨幣政策仍將維持穩(wěn)健偏緊的狀態(tài)。
另外,在下半年流動性數(shù)量總體穩(wěn)健偏緊的總基調下,政策當局將協(xié)同推出一系列的政策“補丁”:例如以中小企業(yè)貸款政策,保障房建設債務融資為代表的差別信貸政策;以支持農田水利,農村電網建設等投資為代表的專門資金支持等等。
人民幣升值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目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已經達到6.46:1。從走勢上看,人民幣繼續(xù)小幅升值是必然的,而且有升值加速的趨勢。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有利于減少進口成本、擴大進口供給,另一方面將加大出口成本、抑制出口的增長,并使人民幣的購買力提高,從而在貨幣價格方面構成了抑制國內價格上漲的因素。
但是,當前刺激和抑制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因素并存,而且以刺激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因素為主。
首先,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會減慢增長,尤其是保障房建設將進一步提速,而國際市場重要商品價格的上漲將繼續(xù)拉動生產資料價格的上升。國內資源價格改革也進一步加大社會對重要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預期,特別是成品油、電力價格上漲的預期較大。
成本持續(xù)增加也推動了下游行業(yè)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經過近幾年上游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下游行業(yè)企業(yè)的承受能力已經基本達到極限,不得不通過提價來轉嫁上游產品漲價的負擔。特別是在有利于漲價的市場環(huán)境出現(xiàn)后,這種轉嫁成本增加負擔的價格上漲就會產生較大的連鎖反應。而勞動力價格和銀行利率的提高,也抬升了原材料的出廠價格。
投機資金的炒作也在推動重要生產資料品種價格的劇烈波動。前段時間,原油、有色金屬價格的大幅上漲,雖然有需求增加因素的影響,但與期貨市場的炒作有很大的關系。在國家加大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措施、股票市場低迷等因素的影響下,大量的投機資金轉向重要生產資料品種的期貨市場牟取利潤,后期主要生產資料品種中,原油、銅、鋅、燃料油的價格都有大幅波動的可能。
在CPI同比增長率已經到頂,可期回落的大背景下,生產資料的上漲可能是下半年的主要看點。
編 輯潘 燈
E-mail:pandeng@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