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林丹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羽毛球男子單打冠軍。之后無論對手是老將還是新兵,他都打得沉著冷靜、成竹在胸,被人譽為一個在賽場上有王者霸氣的人,成為了真正的“超級丹”。
然而,沒有人知道,在完美到來之前,他是如何同自己的焦慮、不安共處的。
備戰(zhàn)奧運會的那些日子,幾乎所有的奧運選手在那段時間都被焦慮和不安折磨。一般人都會用自我暗示希望自己能夠放輕松,而林丹卻時刻提醒自己保持緊張和焦慮。因為雅典奧運會給了他深刻的教訓(xùn),不是付出得不夠,而是賽前對興奮情緒準(zhǔn)備得不夠。訓(xùn)練時林丹總是聊起這個問題,他說:“我一定要緊張訓(xùn)練,一定要早點讓自己的心理興奮起來。對手一樣付出了很多,誰來都不會白給你這塊金牌?!?br/> 但有時由于過于過度緊張,林丹在訓(xùn)練中控制不住情緒,摔壞了很多拍子;有時候隊醫(yī)幫他打固定,超過15分鐘他就著急:“為什么這么慢?”
他的緊張甚至影響到室友,讓他們連午覺也睡不著。每次訓(xùn)練完回到房間,他都要把音樂開得很大聲,然后跟著一起大喊。如果不釋放,他會覺得很緊張,不知要做什么事。
心理老師給他輔導(dǎo)時,建議他:“林丹,你很需要人氣,要聚集很多人的力量來給你加油?!?br/> 于是,他拿起筆讓教練和隊友幫他在球包上簽名,寫上“加油”。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教練、隊員、工作人員、醫(yī)務(wù)人員,一個他都不落下。所有的人都問他要干嘛,他的回答很簡單:“就是希望你能為我加油。”就這樣,他的球包上簽滿了自己熟悉的名字。
到了決賽之夜,一切都已經(jīng)在他掌控之下。當(dāng)林丹瀟灑地把球拍甚至球鞋都扔向觀眾席時,落寞的對手只能說:“林丹的速度太快了,我想了很多辦法,還是跟不上?!?br/> 人們常說:“輕松與無欲同行,焦慮與追求同在?!泵餍?,無論是體育明星還是演藝明星,盡管他們看起來拿金獲銀、外表光鮮,但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們也在與各種痛苦較量、掙扎著,尤其是與焦慮和緊張。
明星這一特殊的人群,因為名字頻繁地出現(xiàn)在媒體上,因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公眾矚目,因為有各種比賽和表演的巨大壓力,他們的痛苦和煩惱也產(chǎn)生了——擔(dān)心比賽成績不佳,擔(dān)心人氣下降……所以,明星們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情緒化是一個普遍問題。
而普通人也一樣。成年人面臨著婚姻不穩(wěn)、職場競爭、商場殘酷等問題,而我們初中生也有較大的學(xué)業(yè)壓力。緊張和焦慮已成為不能回避的社會常態(tài),那么,如何正確面對就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了。
其實,緊張對不同的人來說意義是不同的。對于有較大潛力的人,較大的緊張度能更多地激發(fā)他的潛能,提升他的斗志;而對于能力一般或較弱的人,較放松的心態(tài)則更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對任何人來說,就像大家都熟知的“鯰魚效應(yīng)”——保持適度的緊張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
人也一樣。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競爭加劇,人們普遍有一種緊迫感、壓力感。持續(xù)的緊張通常是多種身心疾病的誘因,但緊張并非都有害無益。
生活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適度的緊張,能提高大腦的活動功能,使人思維迅速,反應(yīng)敏捷。并且,要保持一定的緊張節(jié)奏,往往需要手動得勤一些,腿跑得快一些,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活動也隨之增多,從而對健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研究發(fā)現(xiàn),適度忙碌而緊張的人們,通常要比普通人的壽命高出近三分之一;生活在戰(zhàn)爭期間的人,發(fā)病率也明顯低于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中的人。
是的,適度緊張讓人充滿活力和張力,長期的松懈反會促使人衰老,更會讓人因為無所事事而為一點點小事就煩惱。
因此要有所追求,要積極進取,就必須有健全、飽滿的情緒和適度的緊張感。人類并非像想象的那樣脆弱,人是有很大的彈性和適應(yīng)性的,很多明星們,忙得幾乎沒有休息的權(quán)利,夠緊張吧?但絕大多數(shù)還是很順利地挺過來了。我們不需要把自己逼到那個份上,但緊張確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多不得也缺不得。如果,我們能以適度緊張為樂,能善于對待生活中的干擾和緊張,它便不是危險和威脅,而恰恰是成功的促進劑,不僅對促進身心健康頗有裨益,更會讓生活充滿激情和熱度。
古人說得好:“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彼裕覀冞€是要積極對待學(xué)習(xí)和生活,既不要過分緊張,更不能懶散,要像林丹那樣,讓自己時刻保持一定的興奮和緊張狀態(tài)。這樣,在考驗真的來臨時,我們的身心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準(zhǔn)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