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第25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舞臺上,包飛出奇地平靜,這份自信來自30余年對京劇的執(zhí)著與付出。寬亮圓潤的嗓音、帥氣優(yōu)美的一招一式、真摯豐沛的情感……包飛盡情地演繹著每一個人物,眼角眉梢皆是戲。
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shù)最高獎,被譽為“中國戲劇的奧斯卡獎”。當他手攬梅花獎收獲祝福的時候,與京劇有關(guān)的記憶愈發(fā)清澈,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段成長都彌足珍貴。這個唯一活躍在一線舞臺上的蒙古族京劇演員,深知“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味。
從懵懂無知到愛上京劇
來自內(nèi)蒙古通遼的包飛,蒙古名叫作“聶薩夫”,正是“飛翔”之意。1981年,在北京市戲曲學校的招生中,10歲的包飛憑借出色的嗓音條件考入。當時,他即興演唱了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一首插曲,“小小竹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