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劇情設計得好,再玄妙的概念,都能生發(fā)出扣人心弦的主流商業(yè)電影,而且成本還不高。
近期登陸國內(nèi)的《源代碼》雖然是“批片”身份,但在筆者看來,這是繼《羅拉快跑》后又一部充滿哲理、形式感十足的佳作。影片將東方佛教中的中陰理論和西方量子物理中平行空間相結合,運用高科技源代碼理論,把小人物拯救大世界的好萊塢老套路包裝得炫人眼目。
《源代碼》里有很多科幻穿越類電影的影子,比如《蝴蝶效應》《時間滑流》,甚至是《月光寶盒》等。源代碼概念本身,雖然粗看上去有點故作玄虛,但也正因為它限定了情節(jié),使影片呈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精神境界。
之所以會這么處理,想來也是因為在反恐形勢持續(xù)嚴峻的今天,如果在銀幕上塑yYjXg8c628/Ll6zmZ8zZdA==造一個能回到過去,制止爆炸,讓死者復活的英雄,非但不會讓觀眾心安,反而頗有調(diào)侃意味。正如同“9·11”后的美國銀幕上,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炸白宮炸五角大樓了。《源代碼》中的男主角,其實比那些在爆炸案中喪生的列車乘客還要痛苦,他得一次次的經(jīng)歷爆炸痛苦,直到最終查出真兇,更何況他本身就是個肢體殘缺者。
男主角在另一重意識空間中,不顧自己安危,跟邪惡勢力戰(zhàn)斗,經(jīng)歷無數(shù)劫難,最終解救世人,這與佛教有相通之處。而片中女主角也說她要去東方參禪禮佛。看來只要劇情設計得好,再玄妙的概念,都能生發(fā)出扣人心弦的主流商業(yè)電影,而且成本還不高。而通常這種反恐動作電影,需要走遍全球名勝,加上各種特技動作,還要從高山高樓上跳上跳下,但《源代碼》不需要這些,主體場景就是在一列車里,8分鐘不斷重復,展現(xiàn)一些零碎小細節(jié),最后是相同的爆炸鏡頭。男主角從列車里跳出來,在地上翻滾的鏡頭,算是片中屈指可數(shù)的動作場面。但給人的觀影感受,一點都不比那些滿世界亂竄的英雄電影來得差。
影片導演鄧肯·瓊斯是搖滾傳奇人物大衛(wèi)·鮑伊的兒子,這是他的第二部電影。兩年前一鳴驚人的《月球》,同樣是以極簡的形式,表現(xiàn)豐富的主題。影片生動詮釋了李白《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字面意義,但背后隱藏的內(nèi)涵卻完全不同。鄧肯·瓊斯的這部處女作同樣是科幻題材,還是發(fā)生在月球上,但依然沒有步邁克爾·貝《世界末日》大燒其錢的后塵,而是極為精簡,又不顯粗陋。
再看看最近公映的《全球熱戀》,雖然題材和氛圍不同,但該片中男女主角在太空艙里的橋段,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水平——一對男女在失重狀態(tài)下打情罵俏,之后機艙出故障,最后有驚無險。盡管這是國產(chǎn)電影中繼《無極》“放風箏”之后,男女感情對于地球引力的挑戰(zhàn)升級版,但與《月球》相比,還是暴露出此類電影的某種情感幼稚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