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痛經,總是讓一些女性朋友煩惱不已。輕則,行經頭一兩天小腹墜脹不適;重則,不光小腹陣陣抽搐、手足冰涼、乳房酸脹疼痛,連后背、大腿等處都隱隱作痛。更惱人的是,行經前幾天就開始心煩意亂、疲倦乏力,經期中更是痛得厲害,有時甚至只能臥床休息,如果再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真是備受煎熬,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許多患痛經的女性朋友為了方便省事,喜歡用藥物來緩解疼痛,但面對藥店里琳瑯滿目的治療痛經的藥物,應該如何選擇呢?下面我介紹幾種常用的調經止痛藥。
布洛芬
布洛芬屬于普通止痛劑,其止痛效果明顯,一般痛經服藥后即可緩解,主要用于痛經來臨前或痛經發(fā)作時。服用方法:口服,1次 200~400毫克,每 4~6小時1次,成人用藥最大限量一般為每天 2.4克。本藥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癥狀及過敏反應,可以做為疼痛嚴重時的緊急用藥,但是不宜經常使用。
市場參考價:17.6元/盒 (0.3克/粒,20粒/盒)
逍遙丸
由婦科名方“逍遙散”改為丸劑而成,被清代著名醫(yī)學家葉天士稱贊為“女科圣藥”。主要作用為疏肝健脾,養(yǎng)血調經,用于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
服用方法:治療痛經時,最好在經前1周就開始服用,每次6~9克,每日1~2次。現在許多廠家生產的濃縮丸,每次只須服用6~8丸。雖然本藥為純中藥制劑,但孕婦和月經過多者不宜服用,長期服用應向醫(yī)生咨詢。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又叫奪命丸、仙傳保命丹,最早見于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一書,是活血化淤的名方。主要藥物有桂枝、茯苓、芍藥、牡丹皮、桃仁。適用于痛經屬氣滯血淤者(表現為dEsuIhBgs+g7ys5dVySLvUGQXZWqCA9PPK2gsVBksxY=經前或經行腹痛,胸脅脹痛,經行不暢,經色紫黯,有血塊,血塊排除后疼痛減輕)。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1粒,1日1~2次,孕婦慎用。
元胡止痛片
元胡止痛片的主要成分為延胡索(醋制)、白芷;其中延胡索(又名元胡)為活血行氣止痛的良藥,古人謂之“行血中之氣滯,氣中血滯,故能專治一身上下諸痛”。所以本藥適用于由氣滯血淤所致的痛經。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4~6片,1日3次。
本品性燥,孕婦、虛證痛經、陰虛火旺者慎服。
市場參考價:16.5元/盒 (100片/瓶)
田七痛經膠囊
田七痛經膠囊主要成分中的蒲黃、五靈脂為婦科名方失笑散,后者是活血化淤止痛的驗方。本藥功能活血化淤、行氣散寒止痛。可用于各型痛經。
用法:經期或經前5天口服,每次3~5粒,1日3次;經后可繼續(xù)服用,每次3~5粒,1日2~3次。因為本藥成分中有五靈脂,而五靈脂與人參藥性相克,所以不宜同時服用。
市場參考價:13.2元/盒(24粒/盒)
艾附暖宮丸
艾附暖宮丸的主要成分有艾葉、香附、吳茱萸、肉桂、當歸、川芎、白芍等,主要功能是理氣養(yǎng)血、暖宮調經,故適用于痛經偏虛偏寒者(如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經量少,色黯淡,伴腰膝酸軟等)。用法:每次6克,1日2~3次。需要注意的是本藥性溫,感冒發(fā)熱的患者不宜服用。
婦康寧片
富康寧片的主要成分有白芍、香附、當歸、三七、艾葉(炭)、麥冬、黨參、益母草。功能調經養(yǎng)血、理氣止痛。主要用于痛經屬氣血兩虧者(表現可見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空墜,經量少,色淡紅,質稀薄,伴神疲乏力等)。口服,1次3片,1日2~3次或經前4~5天服用。
市場參考價:2.8元/盒(48片/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