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骨”,你的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白森森的頭骨或者讓人不寒而栗的骷髏骨架?你想過“骨”在我們的生命活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嗎?
骨骼,在無聲無息地保護(hù)著我們所有的器官,完成生活所需的“動”。它還演繹著更多、更重要的角色,比如 “造血器官”、生命的“礦物銀行”、“生命信息”的提供者,等等。
由此也給了我們重要的啟迪:骨骼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甚至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骨骼撐起了生命的脊梁。
既然是人體器官,骨骼當(dāng)然也會像其他器官一樣生病。骨病不像心臟病那樣危險,奪人生命只在瞬息之間,可如果你的骨骼不夠健康,那么從痛苦和致殘率上看同樣可以給人以重創(chuàng),消耗的將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大把金錢,更是對自己對家人的情感傷害。
那么,如何保證骨骼健康呢?除了合理營養(yǎng)膳食,堅持補充骨營養(yǎng)素(如老年人每日需鈣量1200毫克),最好的方法還是運動。以下幾種運動,可以讓你的骨骼在不知不覺中健康起來。
1.彈著走——強健足部的骨骼
抬頭挺胸站直,雙手自然垂于體側(cè)。上身放松,雙肩自然放松,雙臂伸直隨走步一前一后擺動。前臂擺動到胸前,后臂盡量向后擺動;身體保持與地面垂直。邁左腳,腳掌與腳趾用力繃緊,加重前腳掌和腳趾蹬地的力量,落地時體會腳后跟先著地,然后腳掌、腳趾按順序依次落地的運動。左腳腳趾落地的瞬間發(fā)力出右腳,感覺身體向上“彈”。
進(jìn)行前腳掌用力蹬地,使步伐具有彈跳感的行走鍛煉方法,強化了腳部肌肉的彈性和足部骨骼的質(zhì)量,保證腳步的健康,延緩腳弓的退化,尤其對“糖尿病足”的康復(fù)有幫助。
2.提踵練習(xí)——堅固下肢力量
雙手扶椅,身體挺直站立。接著雙腳尖點地,抬起足跟保持不動,不要左右搖擺,盡量讓全身肌肉都能感到緊張感。大約10分鐘左右或做100次。如果能在前腳掌下墊一個10厘米左右的小平臺,效果會更好。
提踵操對腳踝是一種綜合鍛煉??捎行岣吣_踝能力,對老年退行性腳部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療和康復(fù)作用。對拇外翻、腳趾疼、糖尿病足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3.十點十分操——遠(yuǎn)離頸肩骨骼問題
身體挺直站立,收下頜、挺胸、收腹。兩腿直立,腳尖朝前。抬頭挺胸站立;雙腳平行向前;雙手側(cè)平舉(相對于鐘表上9:15時時針和分針的位置),手臂盡量向兩側(cè)伸展開,同時盡量向后靠,五指并攏略微向上翹起。接著手臂以肩為軸向后、向上抬起約15度(相對于10:10的位置),然后還原。做的時候手臂盡量向后“貼”,避免靠慣性擺動。
這是頸椎骨骼、關(guān)節(jié)、肌肉是一種綜合鍛煉,可緩解頸部許多問題,對頸肩關(guān)節(jié)、骨骼有問題的人是一種很好的恢復(fù)練習(xí),預(yù)防肩周炎也有一定的作用。
4.單腿后背——腰椎好起來
抬頭挺胸站立,頭稍微向上抬起,眼睛看遠(yuǎn)處;雙手叉腰,大拇指可以按住脊柱兩側(cè)的肌肉;一腿膝蓋伸直站立支撐身體,接著以腰部用力,將另外一腿伸直向后抬起,抬起時腳尖往回勾,抬起的高度為腳底離地面約15厘米左右,此時上身要略微向后反躬,稍停留后慢慢放下到腳底再抬起來。動作過程要緩慢而勻速進(jìn)行,在最高點稍微有停留。如果平衡不好掌握,可以把手側(cè)平舉起來或扶在椅子等固定物上。
單腿后背對腰椎、腰背部肌肉是一種綜合鍛煉,對中老年人的提高腰部力量和活動能力是一種很好的練習(xí)手段。對腰肌勞損、受傷、椎間盤突出、腰胝滑脫等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編輯/張宇 zhangyu@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