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4日,五星紅旗飄揚在法網女單決賽羅蘭·加洛斯的賽場!中國女子網球領軍人物李娜成為全亞洲第一個捧起四大滿貫賽事單打獎杯的中國人!在法國網球公開賽的女單冠軍獎杯上,第一次鐫刻上了中國人的名字。這是中國乃至全亞洲在職業(yè)網球賽事上取得的最高成就。
賽場上那個充滿了個性與霸氣的李娜,大家早已不再陌生,但童年時代的李娜又是什么樣子呢?
李娜身上的堅毅、執(zhí)著與童年經歷有關。
李娜14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整個家全靠母親支撐,這讓她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李娜的母親是武漢市長江輪船航運公司的職工,她說:“李娜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14歲那年,她爸爸因先天性血管狹窄去世了,我的工作又不好,所以李娜進了國家隊后,每個月都把自己的工資和獎金一分不少地交給我,還生怕我舍不得花錢,千叮嚀萬囑咐要我別為她今后操心。每次回來,她都陪我逛街,給我買衣服?!泵慨斦劶芭畠旱臅r候,李娜母親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與滿足。當然母親對女兒的關愛,也是無微不至的。直到今天,只要李娜在國內有比賽,媽媽都是場場不落地陪在她身邊。
李娜坦言,自己從母親身上學到了許多,“母親的言傳身教,使我變得堅強和堅韌,懂得一切都來之不易”。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李娜的職業(yè)生涯,那就是“坎坷”。李娜在職業(yè)網球道路上掙扎過,徘徊過,但從未放棄。
李娜的父親曾ba710ac1dfadfaec4e7a7478b7e6802e8de3fe9549df53c80667dfe020263295是一名羽毛球運動員,李娜5歲時被送去學羽毛球。一年后,她被武漢市業(yè)余體校的網球教練夏溪瑤教練看中,從此踏上了網球之路。如果不是教練的慧眼識珠,今日的李娜可能會出現在青島的蘇迪曼杯上而不是如今的羅蘭·加洛斯賽場上。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娜在網球場上很快就展現出獨有的天賦。1994年她參加了湖北省網球隊集訓,兩年后,李娜正式入選湖北省網球隊,那年她剛滿14歲。
夏溪瑤告訴記者:“李娜從小就是個自尊心特別強的女孩,只要一輸球,就會在場邊流淚,有次她又因為輸球流淚,我就語重心長地告訴她,不要只會哭,有本領再上去,贏回來!”從那以后,她就再也沒有見過李娜因為輸球而流淚了,而且練得比從前更苦了,漸漸地隊里也很少有人能贏李娜了!接下來的日子浸透汗水,李娜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奪得全國青少年單打冠軍;上海八運會時,她幫助湖北隊獲得團體第三名,此時的李娜已經在網壇嶄露頭角。
2009年,李娜和鄭潔攜手闖入澳網四強,創(chuàng)造了金花(李娜的別稱)的大滿貫歷史。其實不為人所知的是,李娜在澳網闖入四強后,膝蓋已腫得不行,必須采取緊急治療,澳網醫(yī)務間的醫(yī)生一邊看監(jiān)視屏,一邊用針尋找膝蓋需要抽水的正確的位置。李娜痛得直咬牙,卻一聲不吭。
正是有了長期默默的付出,才讓李娜浴火重生。李娜在29歲時迎來職業(yè)生涯的又一個春天,多少人羨慕李娜一戰(zhàn)贏得千萬獎金,功成名就,但她幾次面對鏡頭說:“人們只看到我場上的風光,卻不知我背后的付出?!比缃裢ㄟ^無盡付出的李娜終于獲得豐厚的回報。
說起練網球,李娜稱完全是陰錯陽差,自己本來是想練羽毛球的。她的爸爸李盛鵬年輕時曾是湖北省羽毛球隊的業(yè)余選手,可“文革”打破了他做運動員的夢想。于是,“運動員情結”自然轉到了女兒身上。李娜打網球的天賦被發(fā)現后,她也就不再為了爸爸而打球,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網球集訓中去。
心直口快的李娜不僅常給人們帶來快樂,她也善于思考。李娜的成長軌跡,給予了中國未來的一代可以思考的空間。
“我記得自己打青少年比賽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在練挑高球,就我一個人在那打打打,然后很多教練就說:‘別人挑,她不挑,只會打,很多失誤……’?!闭勂鹗嗄昵白约航洑v過的成長環(huán)境,李娜的語氣中仍有感慨,“我在青少年時期,很多人就會說,我打球不好啊,不太會轉換或是怎么樣……”對于這些,李娜也直言最主要的還是要一直相信自己,“所以我覺得需要找到一個適合你自己的路去走,可能剛開始不被認可,但是通過你自己努力之后,就會得到認同。”而且她還對中國選手與歐美選手出成績的不同之處道出了自己的看法,“文化不一樣,環(huán)境不一樣,思想也不一樣。而且我覺得和個人因素也有關,不是說中國所有人出成績都晚,或是歐洲所有人出成績都早,這跟個人因素有很大的關系?!?br/>
李娜是傳統(tǒng)的中國女性,同時也有鮮明的現代特征。她是地道“80后”,有著“80后”獨有的幽默感和表現欲,她鋒芒畢露,率真務實。在2011年澳網決賽前,她對記者說:“如果你總是騙別人說我是為國家而比賽,或者是別的什么,你就是在跟自己開玩笑,這是真的?!焙芏嘀袊W友都很喜歡李娜這種直爽的性格,大家認為,全國運動員都應當向李娜學習,自己靠本事掙錢吃飯,別假借“為國爭光”的名義靠納稅人養(yǎng)活;李娜的言行更有利于改善中國運動員的形象。
爽朗的笑容、直爽的性格、流暢的英文,讓李娜貼上了“國際娜”的標簽,而曾經有過退役、求學的經歷也讓人對她的過去充滿好奇。但現在,她做得最多的便是活在當下和回報社會。
2010年5月,李娜將在馬德里皇冠賽獲得的近50萬元人民幣獎金捐給了青海玉樹災區(qū)。中網的獎金她本來也準備捐給玉樹災區(qū),再三考慮后,決定通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給家鄉(xiāng)的福利機構:“國內還有很多缺少關愛的兒童,我想用這筆錢來幫助孤兒,他們一出生便被父母遺棄,這很不公平?!崩钅仍诮衲曛袊W球公開賽獲得了稅后獎金后,她當時就承諾將其捐出作為慈善用途?!拔沂菄遗囵B(yǎng)的,我有責任為國家做點事情?!彼Mㄟ^媒體的報道,能帶動更多人來幫助孤殘兒童?!爸拔乙恢庇羞@些想法,但苦于沒有渠道?,F在,我和我的團隊有充分的空間來做這些事?!?br/> 由于年初在澳網賽場的優(yōu)異成績,以及和國際品牌的簽約,李娜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升到第35位,成為榜內僅次于姚明的中國運動員,更是中國唯一入榜的女運動員;她還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0-2011年度”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