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月光族”等等,人們習慣于用“族”來形容某一類人。如今,都市里又涌現出“賴班族”,專指那些過了下班時間,卻還待在辦公室里的人。他們明明已經完成了當天工作,但就是不想離開,就像“賴”上了辦公室。
“一到下班時間,我就不想回家,還不如待在辦公室里,燈火通明的,上上網玩玩游戲,還能給領導留下一個加班的好印象?!睖壬诔V菀患彝赓Q公司上班,雖然已經到了下班時間,但他的工作QQ依然還掛在線上,他告訴記者,下班時間待在辦公室能讓他覺得輕松一點兒。記者在采訪時發(fā)現,這樣明明已經下了班,沒什么事情卻還待在單位的人不在少數,成為“賴班”一族。
獨自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由于身邊沒有多少親友,社交圈子小,下班后除了回家,就只能成為耗在辦公室里的“賴班族”了。
所謂“賴班族”是指那些下班還不走,一直賴在辦公室的人,他們待在單位的時間要比在家還要多。下了班也沒有回家的欲望,只想賴在辦公室消磨時間。隨著工作生活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4936b81ca82f002b5f9cf42358953a45的都市白領加入了賴班一族。
“無聊的時候,我習慣掏出手機,不停地翻電話簿,從頭到尾,從尾到頭,想找個人聊聊天或者發(fā)個短信。通常結局是,把手機放回口袋,繼續(xù)無聊。偌大一個城市,竟沒傾訴的對象,也沒地方去。”提起光棍節(jié)如何消遣,在裝飾公司工作的小偉連稱“寂寞難耐”。盡管前幾天“過節(jié)”,但小偉還是決定下班后“宅”在辦公室打幾盤魔獸或植物大戰(zhàn)僵尸游戲,晚上再去淘寶網逛逛。小偉來到這家公司工作已有2年多,但由于人際交往的圈子窄,“來來往往都是工作上那幫人,機會自然就少了?!毙フf,他的幾個單身同事都是以辦公室為家,下班后幾乎都是賴在那里上網,除了睡覺、工作,幾乎沒有戶外活動。
心理學專家張萬英認為,類似小偉這種單身年輕人可能成了“賴班族”。張老師解釋,對于單身族,上班時間有工作寄托,可是下班后就變得百無聊賴,沒有了方向,于是想找點兒事情或者東西來寄托,干脆就賴在辦公室?,F在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中人情淡漠,很容易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所以,他們會對人際交往產生顧慮,變得依賴辦公室的群體環(huán)境,害怕回家獨處。“從心理學角度看,這種人可能在逃避某些東西,或是對現實缺乏信心。”
越是逃避下班,就會越孤獨。張老師說,如果長期以賴班減壓,會破壞人際關系建構,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她建議年輕的單身一族工作之余應多參加戶外活動,注意勞逸結合,用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和即將到來的感情。
其實,“賴班”有不同的心理原因。
第一種,孤獨型。這類“賴班族”害怕寂寞,“不想”離開。“一個人回到家空蕩蕩的,還不如在辦公室消磨時間?!边@在陌生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中最為常見,他們內心往往感到自卑,缺乏安全感?!百嚢唷彪m然能夠暫時緩解孤獨,但長此以往心情變得壓抑、煩悶,影響健康。因此,不妨積極看待孤獨,不斷發(fā)現自身優(yōu)點,擴大社交圈。
第二種,壓力型。這類賴班源自壓力太大,“不敢”離開。比如白領小王,離開辦公室后,老擔心出紕漏,吃晚飯也心神不寧。到后來,干脆下班后再待一會兒,確保萬無一失再走。他們往往具有明顯的焦慮特質,但長期精神緊張,效率反而降低。因此,陷入“賴班怪圈”后,可以試著自我減壓,利用時間管理技巧提高效率,分散壓力。
第三種,逃避型。還有一種賴班是逃避,“不愿”離開。比如避開下班高峰,或者避開家庭矛盾等。對于前者,“賴班”時照顧好自己的胃,保證身體健康就行;而對于后者,有效溝通、積極化解矛盾,應該很快就能結束“賴班族”生涯了。
心理方面的有關專家指出,雖然“賴班族”們賴班的理由都冠冕堂皇,但是,如果長期以賴班減壓,會破壞人際關系的建立,影響家庭的和諧,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影響心理健康。想要擺脫賴班的毛病,白領們不妨多培養(yǎng)一些小興趣,比如和朋友一起去打球,跑步或者去茶室喝喝茶聊聊天,也可以選擇和家人一起出去吃吃飯看場電影,從而擺脫“賴班”的壞習慣。
?。ㄉ撤逅]自《青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