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微博上問我,怎么和孩子溝通的?要向我們學(xué)習(xí)。其實,我和女兒之間,就是很平等,在網(wǎng)上我們彼此直呼其名。
平常,我們聊天也很隨便?;ハ嚅_玩笑。我出書,她還笑話我,問我:“出書了是不是很激動啊?”
除了家庭教育、學(xué)校教育、社會教育,還有一種信息教育。而且信息教育已經(jīng)越來越重要了。我覺得,僅僅通過語言,我們的上一輩和孩子溝通是有問題的?,F(xiàn)在我們有各種溝通方式,彼此溝通就好了。我經(jīng)常說“故鄉(xiāng)”這個概念。可能這代孩子的故鄉(xiāng)就是網(wǎng)絡(luò),就是微博了。是一個思想寄居的故鄉(xiāng)。
我女兒不一定知道的比我多。我能做到一點:在我的女兒面前,我沒有out。我會帶著我女兒上微博,討論很潮的東西,不至于讓她覺得我很落后,這也和我的身份有關(guān),傳媒人太特殊了。
做傳媒的父親,能給女兒什么特別的東西呢?其實,就是眼界會比較開。我會把女兒帶進(jìn)我的社交圈。我做傳媒,有很多和人打交道的機(jī)會,搞很多活動,去哪里旅游,我都會帶著女兒在身邊。她見識的人也就多。我會把女兒推出來,不僅僅是一個女兒,而且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覺得微博就是我?guī)M(jìn)入我的社交圈的一種方式。前段時間,姚晨在我女兒的微博上留言了,就是因為我把姚晨介紹給她。
另外,讓女兒幫我的書寫序也是帶她進(jìn)我的社交圈的方式。把她和我的朋友放在一起,她就體會到了,其實沒什么不得了,培養(yǎng)她的一種平常心,增強(qiáng)了她的信心。
我女兒也有所有孩子都有的小缺點,譬如,小姑娘有虛榮心,十五六歲的時候會有叛逆期。
有些父母所謂的“困惑”,我覺得這些都不是問題。人就是人,不是機(jī)器,有虛榮心就有。就去滿足她的虛榮心好了。
我女兒上過兩次新周刊,她自己覺得很自豪了,滿足了她的虛榮心。還有,她上的中學(xué),是所謂的私立學(xué)校,比較貴的。同學(xué)都是富二代,她沒有錢。但是,我也要讓我的女兒有她的優(yōu)勢。有一次,我們閑聊,一個名聲大振的節(jié)目要我去做嘉賓,我問她去不去。她說“一定要去啊。”她之所以這么鼓動我,就是他們同學(xué)都看這個節(jié)目。她和同學(xué)說,那是我爸爸,在同學(xué)面前很榮耀。我給她這些虛的,滿足她小小的虛榮心。
每個父親都會給孩子一些東西。不一定是房子,車子。有了更高眼界才不會被誘惑。傳媒老爸給她的就是這些。
我女兒十五六歲的時候,有過反叛期。她和她媽媽吵架,我會呵斥她。我從朋友那里知道,女兒比較怕我,說我有時候很兇,覺得我比
較威嚴(yán)有氣勢。特別是她小的時候,我發(fā)脾氣是很有名的,有時候還把辦公搬到家庭生活里,大發(fā)雷霆。
現(xiàn)在越來越少了。她是大孩子了,大姑娘了,我也不好意思發(fā)脾氣了,非常平等。我們會在高檔的餐廳,像情人一樣吃飯喝紅酒。
現(xiàn)在她在國外,一星期也不聯(lián)系我,我也不主動找她,就等她找我。頂多在微博上開玩笑,“是不是不要我這個爸爸了?!?br/> 中國的家庭教育大多是失敗的,要么太嚴(yán)厲,要么太溺愛。大環(huán)境這樣,我們陷入無法擺脫的慣性。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給孩子信心。我女兒不喜歡數(shù)理化,我從來不關(guān)心她考多少分,考多少算多少,她沒有這個壓力。出國也是她自己選擇的,她喜歡文藝范,喜歡時尚,這也是這個年紀(jì)小姑娘都喜歡的,那就去唄。
小姑娘嘛,就要信任她,連小姑娘都不信任你了,我們還能干嘛?她長大了后,大家族里的事情,我有時候還會反過來問她,我覺得她在成長,向上,更有主動權(quán)。
我就是擺出一種姿態(tài),特放松的姿態(tài)。我問她,有男朋友沒啊?她不和我說,那也無所謂,至少我的姿態(tài)擺出來了。很輕松。
我覺得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各有分工。
有一天,我們倆聊天,她說,“媽媽教我生活,爸爸教我思想”,我就是一個教她看世界的角色,告訴她世界是怎么回事。媽媽,就更生活一些。譬如,我問她不給我打電話,她說,“電話費(fèi)多貴啊?!焙芄?jié)儉。這是媽媽教育她的。我就比較大手大腳,無所謂。
非要說麻煩、困惑的話,也有一點。
女孩子眼界高了,見識多了,心氣就高了。不能教得她什么男人都看不上了也不行啊。這可能是我的一個麻煩,沒想過怎么解決。不過也沒什么,不是大問題。每個人的人生自己過,看上什么樣的男人是她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