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我手里拿著一本好書,一本頤指氣使的好書,名字叫《你的劇本遜斃了》。美國一個劇本大腕寫的,一個叫周舟的年輕人翻譯的,這是他今年的活兒。去年他翻譯的是《21天搞定電影劇本》。聽聽,兩本書的名字都透著那么利索,干練,在行。區(qū)別就是去年的那本,名字喜慶一點,今年這本,名字喪氣一點。喪氣肯定更好賣,就像算卦的說人家有血光之災,行人更會在卦攤前坐下。
作者??怂固峁┝艘痪錈o名氏格言:“投入跟全情投入是有區(qū)別的。小雞吃早餐,那叫投入。小豬吃早餐,那叫全情投入。”
我懂了。這話有用。
然而更有用的一句,是全書第三頁說的:“你所寫的文字只是吸引演員參演的誘餌。”人家說的演員,當然指的就是明星,因為五行之前人家列出了肖恩康納利的名字。
也就是說,我們做編劇的,忙來忙去,“全情投入”,就是要打動那個演過《勇闖奪命島》和《偷天陷阱》的英國老爵士。那這個老爵士會不會打動觀眾呢?作者沒提。那不是他要操心的事兒。
明星制鑄就了電影史,但《偷自行車的人》這樣沒有明星出演的電影,讓電影史更顯美好。那是一部普通人演給普通人的電影,就像最早的《工廠大門》、《水澆園丁》。而且,《偷自行車的人》讓普通人深深感動,躲在影院的黑暗中可以無所顧忌地流淚。
我們的國土上,現(xiàn)在就上演著這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