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玲 劉義蘭 劉 芳 羅 靜 程亞平
以問題為基礎的臨床教學對本科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分析
楊俊玲 劉義蘭 劉 芳 羅 靜 程亞平
目的:探討運用以問題為基礎的臨床教學對本科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方法:隨機整群抽取 2008年 8月~2009年 5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理專業(yè)本科生共 120名,其中實驗組 63名,運用由研究組各??瞥蓡T編寫的專科教案進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對照組 57名,按本科層次的教學計劃進行常規(guī)教學。分析比較兩組護生對其實習??频墓艽膊∪诉M行健康教育的效果,運用研究者自行設計的護生健康教育評價表和護生實習自我評價問卷進行評價。結果:老師對護生的評價在制定健康教育目標、制定健康教育計劃方面比較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其余方面的評分兩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本科護生對自我的評價在明確健康教育的內涵、確立健康教育的內容、制定切實可行、能測量的教育目標方面兩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而在其余方面的評分兩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P<0.01)。結論:將以問題為基礎的臨床教學模式運用于本科實習護生的臨床教學,有利于激發(fā)護生學習興趣,提升其對臨床??浦R的掌握和實際應用水平,提升護生健康教育能力,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以問題為基礎的臨床教學;本科;護生;健康教育
10.3969/j.issn.1672-9676.2011.04.039
隨著整體護理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需要一批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臨床護士實習是護生從理論走向實踐的一個重要過程。近年來,臨床護理教學一直把提高護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指導目標,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能力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種以臨床問題激發(fā)護生學習動機并引導護生把握學習內容的教學方法[1],它適應現(xiàn)代護理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符合培養(yǎng)高素質水平護理人才的要求,我院從 2008年 8月在本科學歷護生的臨床護理教學中運用 PBL模式,以觀察和分析 PBL教學對其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整群抽取 2008年 8月~2009年 5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理專業(yè)本科生共 120名,年齡 21~24歲,平均 (22±1.36)歲。安排每位護生在各??茖嵙晻r具體分管 4~6個病人,針對所管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實習時間為 6周。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 63名,其中男 7名,女 56名。采取小組教學的形式,分為 8個小組,平均每組 5~8名;對照組 57名,其中男7名,女 50名。按各??频谋究粕鷮嵙曈媱澾M行臨床護理教學。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上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 (P>0.05)。
1.2.1 PBL培訓 實施教學前,對教師進行 PBL教學培訓,除了包括 PBL教學的基本內容外,還強調 PBL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和鼓勵護生積極參與思考、討論和發(fā)言等,實現(xiàn)師生角色的轉換,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對參與 PBL的護生也進行有關知識的學習,主要內容包括什么是 PBL,為什么要用 PBL、怎么用 PBL等,讓護生對 PBL有初步的理論上的認識。
1.2.2 PBL教案 PBL教學是在 PBL教案的引導下進行的,PBL教案向參與討論的護生提供一個真實的案例,依靠護生自身或集體的能力,相互合作、分析或弄清楚其中若干問題,最后解決或回答問題[2]。由 PBL教師進行本科層次護生所在科室??平贪傅木帉?分為護生手冊和教師手冊。PBL教師根據(jù)本病房的專科特點,結合實際病例,將本科護生在該??茖嵙曋械慕虒W計劃融入到 PBL討論教案中。教案的場景設置分為 3~4幕,教師預先將本科室需要護生掌握的知識點列舉出來,巧妙的分配到每一幕場景中。編寫教案的內容要最大程度體現(xiàn)??铺攸c,病例所表現(xiàn)的臨床癥狀、體征、治療及護理經(jīng)過,其中部分內容可以有所保留,待護生在討論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予以補充。教案中的場景呈現(xiàn)依照病人的入院、診斷、治療護理經(jīng)過、轉歸及康復指導的順序編寫。
1.2.3 PBL實施 PBL教學以病案討論的形式,由護生推薦一名主席和一名書記員,主席主持整場討論,書記員記錄討論內容,老師負責整體的引導和調控。指導老師每次給出一幕教案,護生根據(jù)場景內容來尋找隱藏在其中的知識點和學習目標,同時找出場景中不足并需要補充的部分。課后,護生可通過期刊、書籍或網(wǎng)絡來查閱文獻和相關資料,準備下一次討論的發(fā)言內容。下次討論時,護生對上一幕討論出的知識點逐一解答,指導老師并不直接評判護生討論的結果,而是只起引導和催化的作用。然后,再給出下一幕場景,場景內容是對上一幕內容的補充和繼續(xù),并能印證護生討論內容的正誤。接著,再來討論下一次的學習目標。根據(jù)教案的設置依次進行 3~4次討論,使護生對整個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預后能結合實際病例的護理過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1.2.4 健康教育 教師在進行該??频?PBL教學的同時,安排護生每天上白班,具體分管 4~6個病人,要求其每天參與管床病人的教授查房,及時了解病人的病情、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案,并在完成常規(guī)治療、護理工作后留在病房與管床病人溝通,及時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涉及的項目包括名院宣教、作息制度、心理、飲食、檢查、用藥、行為、特殊治療(手術、化療、輸血、介入)、出院宣教等,健康教育在護士與病人第一次見面時就已經(jīng)開始,直到患者出院才停止,滲入至每項治療護理過程之中[3]。其實施過程按護理程序的評估、目標、計劃、實施、評價這 5個步驟進行。
運用研究者自行設計的護生健康教育評價表和護生實習自我評價問卷進行評析。PBL教學結束后,由帶教老師對護生進行健康教育能力評價,由護生填寫健康教育自我評價問卷,綜合分析護生對其實習??频墓艽膊∪诉M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及 PBL教學對其健康教育能力的影響。
所有調查數(shù)據(jù)采用 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 (±s)表示,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各項評價指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 t檢驗。α=0.05。
表 1 兩組護生健康教育能力評價 (±s,分 )
表 1 兩組護生健康教育能力評價 (±s,分 )
評價內容 實驗組(n=63) 對照組(n=57) t值 P值了解教育對象 (病人或家屬)的一般情況 (5分) 4.76±0.56 4.19±0.88 4.27 <0.001評估教育對象的學習需要 (15分) 13.87±1.67 12.95±2.31 2.52 <0.05制定健康教育目標 (10分) 8.38±1.97 8.47±1.00 -0.31 >0.05制定健康教育計劃 (30分) 26.52±2.30 26.13±2.38 0.91 >0.05健康教育的實施 (20分) 18.63±1.08 17.61±1.42 4.45 <0.001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 (10分) 8.57±1.29 7.83±1.45 2.96 <0.01護生對健康教育的體會 (10分) 8.38±1.05 7.12±2.37 3.83 <0.001總分 (100分) 86.74±7.40 83.61±5.59 2.59 <0.05
表 1顯示,老師對護生的評價在了解教育對象 (病人或家屬)的一般情況、評估教育對象的學習需要、健康教育的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護生對健康教育的體會和總分方面的評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P<0.01);在制定健康教育目標、制定健康教育計劃方面比較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表 2 兩組護生健康教育能力自我評價情況比較 (±s,分 )
表 2 兩組護生健康教育能力自我評價情況比較 (±s,分 )
評價內容 實驗組(n=63) 對照組(n=57) t值 P值明確健康教育的內涵 (4分) 3.61±1.00 3.64±0.48 -0.21 >0.05評估病人疾病認知程度 (20分) 18.56±1.25 17.31±1.69 4.64 <0.001確立健康教育的內容 (20分) 18.52±1.61 18.61±1.66 -0.30 >0.05制定切實可行、能測量的教育目標 (12分) 10.86±1.03 10.56±1.46 1.31 >0.05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8分) 7.44±0.64 7.01±0.82 3.22 <0.01評價健康教育效果 (8分) 7.26±0.68 6.94±0.95 2.14 <0.05溝通能力的提高 (12分) 11.62±0.68 10.70±1.30 4.92 <0.001對自我學習的促進 (4分) 3.90±0.30 3.72±0.49 2.45 <0.05總分 (88分) 81.79±3.91 79.61±5.81 2.43 <0.05
表 2顯示,本科護生對自我的評價在評估病人疾病認知程度、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評價健康教育效果、溝通能力的提高、對自我學習的促進及總分方面比較實驗組高于對照組 (P<0.05,P<0.01);在明確健康教育的內涵、確立健康教育的內容、制定切實可行、能測量的教育目標方面比較兩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PBL教學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了護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拓展了知識深度和廣度,提高了思維能力[4]。護生對專科的理論知識掌握更加牢固,在收集臨床資料時更具體、全面和有針對性,研究顯示,在評估教育對象學習需要及對疾病認知程度的評分,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P<0.05,P<0.01);通過 PBL教案的學習,本科護生對??频闹委熥o理方案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現(xiàn)實病人,綜合分析而得出的教育方案。再根據(jù)病人病情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體現(xiàn)“以病人為中心”的健康教育,而不是機械的執(zhí)行某項護理操作。同時,PBL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護患之間的溝通機會增多,護生逐步學會與病人溝通合作的技巧。在與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技巧也得到了鍛煉,進一步提高了本科護生實施健康教育活動的能力。通過表 2 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護生自評溝通能力的提高得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P<0.001)。
PBL是運用科學的方法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信息和知識的空白點,起到加強自學、團結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目的,是一個綜合的、動態(tài)的、不斷拓展的過程[5]。護生不再是坐在課堂被動地學習枯燥的理論,而是面對提出的問題緊密聯(lián)系實際,以發(fā)現(xiàn)者、探究者、研究者的身份通過獨立思考和查閱資料去應用舊知識,獲取新知識[6]。本研究顯示,老師對護生的評價在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效果及護生自我評價對學習的促進,實驗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P<0.01)。本科護生通過 PBL學習,對管床病人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的實施,使護理的實質不僅僅停留護士對某一疾病的治療方案、護理措施的執(zhí)行上,而是讓病人也參與其中,使護理模式由主動 -被動型轉為指導 -合作型、直至共同參與型,充分體現(xiàn)了護士在實踐工作中是健康教育者這一角色。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護生也在實踐中得到了學習和鍛煉,學習能力也得以提高。在接受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后,病人對自己所患疾病不再茫然,增加了對護生的信任,主動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使護理工作的開展更為順利,病人的滿意程度也大為提升。同時,由于病人對本科護生工作的肯定,其學習積極性也提高。
史淑杰等[7]研究顯示,實習本科護生對健康、疾病的概念掌握較好,但對健康教育的內涵、程序理解不夠。本研究從表 2可以看出,PBL教學對本科護生健康教育的內涵認知影響較小。針對以上 PBL教學的實施內容和過程分析,教師仍然將教學重點放在專科疾病的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上,對于健康教育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和訓練還不夠重視。樹立健康教育意識才是開展健康教育的前提,才能使健康教育更具有實效性和目的性。要提高護生對健康教育的內涵認知水平,必須在臨床 PBL教學中強化健康教育理論和方法的學習,將??评碚摻Y合健康教育有關的知識,如:健康教育的定義,與衛(wèi)生宣教的區(qū)別,教育程序的制定,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評估,患者及家屬的教育方法、交流技巧,健康行為指導,健康效果評價及如何制定標準的健康教育計劃等[8]。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護生在制定健康教育計劃、目標及內容的能力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護生還沒有擺脫以往的學習模式,對于實踐中具體病人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仍然依賴老師的指導。如何讓護生養(yǎng)成完全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在觀念和意識上,PBL教師還需進行正確的引導。
健康教育是一項綜合性應用技術,它涉及醫(yī)學基礎、臨床及社會等諸多學科領域,并以行為學、傳播學、教育學等作為橋梁,護士除了熟悉醫(yī)學基礎知識、護理基本知識和技術,還要了解和掌握心理學、營養(yǎng)學、行為科學、社會醫(yī)學、康復醫(yī)學、預防醫(yī)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和技能[9]。臨床教師在進行 PBL教學時,必須在原有教學成果的基礎上,不斷調整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的內容,將健康教育融入到臨床實習帶教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護生健康教育的意識[10],完善 PBL教學內容、方法,通過臨床實踐鍛煉本科護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及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提升其健康教育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本科護生的綜合素質。
[1] 金吉平.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2A):37-38.
[2] 吳雄文,崔 舜,馬建輝,等,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案編寫的實踐探索[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8,9:3-4.
[3] 朱 慧.護理實習教學中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護理,2007,13(15):1405-1406.
[4] 柯彩霞,陳麗娜,周鳳嬋,等.PBL教學方法在護生臨床輔導小課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3,24(12):1395-1396.
[5] 張春仙.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護生的合作能力[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12):932-934.
[6] 胡君娥,黃振元,丁永艷.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的臨床實踐與思考[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7):81-83.
[7] 史淑杰,魯 琰,朱紅梅,等.本科護生畢業(yè)實習健康教育認知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 2006,21(21):50-51.
[8] 王 莉.護理教學中對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24(5):789-790.
[9] 周曼穎,王 紅,林 勇.綜合式方法培養(yǎng)護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探討[J].現(xiàn)代護理,2007,13,(24):2290-2291.
[10] 胡曉瑩,金春蓮.本科實習護生健康教育與臨床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護理研究,2007,10(21):2714-2715.
430022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胃腸外科
楊俊玲: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本研究受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教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07-411
2010-01-18)
(本文編輯 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