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劍虹
“媽媽,我不想拍照” 拷問記者職業(yè)理性
□ 張劍虹
據(jù)北京某報報道,“昨天中午12點,樂樂在母親唐娟以及嬸嬸的陪同下來到醫(yī)院。母親唐娟(化名)含淚向媒體講述了4年前女兒樂樂的遭遇。她說,樂樂在小學5年級時,遭男子強暴后被迫到休閑中心賣淫,家人苦尋3個月找回女兒。樂樂戴著黑色的帽子,一條黑色的圍巾將臉遮住,只露出眼睛。從火車站到醫(yī)院,她一直低著頭不說話。面對記者的鏡頭,樂樂突然掉下眼淚,‘媽媽,我不想拍照?!?/p>
本來,以為時間可以讓孩子的創(chuàng)痛結痂,長殼。讓孩子能夠逐步走出生活陰影,回到正常的人生軌道上。然而一些媒體還在一次次地讓她把這種心靈的創(chuàng)痛扒開,把創(chuàng)痛上的痂撕掉,向世人一次次地展示。
筆者很能理解那些關注這個事件、挖掘這條新聞的媒體和記者。但是也認為:對于媒體和記者來說,職業(yè)理性、人文關懷應該是比提升知名度,聚集人氣更重要、也更彰顯情懷的事情。所以,在采訪和報道樂樂這類新聞時,還是應該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最大限度呵護樂樂身心健康的方式去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