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辯證認識和處理中國人口的增量、存量與變量

        2011-12-24 09:49:46杜福洲
        黨政干部學刊 2011年12期
        關鍵詞:存量人口

        杜福洲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 沈陽 110004)

        辯證認識和處理中國人口的增量、存量與變量

        杜福洲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 沈陽 110004)

        中國人口并非單純的數量概念,而是由增量、存量和變量以及人口結構等等因素構成的復雜體系,其中包含了歷史發(fā)展和未來變化的重要因果關系。必須用哲學和科學的方法對中國人口的增量、存量和變量做辯證分析,才能糾正錯誤認識,消除分岐,將計劃生育政策認真嚴格地推進下去,避開在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上存在的誤區(qū)。

        中國人口;辯證分析;增量、存量和變量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已經結束,數據顯示,至2010年,我國總人口為13.7億。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長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圍繞這一結果,關注中國人口問題的各界人士眾說紛壇,爭議很多,分歧很大。有相當多的人對中國未來的人口數量、中國社會的老齡化、中國人口紅利將要消失,以及中國的國防安全等問題憂慮重重,提出調整作為國策的計劃生育政策的時機已經來到。甚至認為現在調整為時已晚,必須變“獨生子女”政策為多子女政策,變限制生育為鼓勵生育。

        以上認識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已經對決策者產生相當的影響,而一旦計劃生育政策發(fā)生轉向,必然對中國社會未來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人口問題的認識與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社會規(guī)劃甚至行業(yè)調整等問題息息相關。筆者認為,分歧之所以產生,對于計劃生育政策之所以會動搖,源于部分人士包括部分學者對于中國人口現狀、人口與生產資料和資源的關系、人口生產的趨勢等問題缺乏科學的全面的分析,有些人甚至從行業(yè)利益出發(fā),不顧全局地發(fā)表議論,也有國外背景的人士以不可告人的目的游說中國人繼續(xù)負擔沉重的人口包袱。因而,有必要對中國的人口問題,運用哲學和其他科學工具進行深入分析,以糾正這個問題上的錯誤認識,堅持行之有效的計劃生育政策。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辯證分析中國人口問題的增量、存量與變量。

        一、辯證認識和處理中國人口的增量,不要將過去的錯誤給以現實的合理化

        中國人口中的增量,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上世紀50年代以來,到目前為止所增加的人口數量;二是指在所增加的人口數量中,超出中國正常的生產力和綜合資源正常承載量的部分。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各界對中國的人口問題做了重新的認識,人口總量必須與一定的社會生產水平和社會綜合資源保持平衡,已經成為共識。在中國目前的綜合水平下,究竟多少人口數量才是合適,經過專家嚴格的論證分析,得出的數量是7億左右 (程恩富,2009)。中國現有13.7億人口中的增量,很大一部分,大約7億左右,是由于忽視人口生產的計劃性,突破正常的資源界限的非正常增長。這些增量由于沒有充分的資源與之匹配,因而對環(huán)境、就業(yè)的沖擊較大,是中國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一個國家如果多出一半的人口,對整個社會產生的負面作用顯而易見。

        第一,過多的人口增量,使中國的就業(yè)問題非常嚴重。上世紀60年代末,中國由于發(fā)生“十年動亂”,生產發(fā)展停滯,大量的城市青年無法及時就業(yè),不得不采用所謂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方式,將數以千萬計的青年送到農村,在短時間內緩解對就業(yè)的沖擊。到了上世紀80年代,知青回城潮加上新的畢業(yè)青年就業(yè)需要,使城鎮(zhèn)就業(yè)問題空前嚴重。許多人連一份普通工作也找不到。政府不得不采用硬性方法,在國有和集體企業(yè)里安排。造成這些企業(yè)人滿為患,生產效率低下。而在改革開放后,許多國有和集體企業(yè)因此破產,大批工人下崗待業(yè)。而社會每年新增的城鎮(zhèn)勞動力在千萬左右,從農村轉移到城市的農民工總量在幾億。政府為了解決就業(yè),不得不加大投資規(guī)模,忽視經濟效益;而勞動者為了工作,不得不接受低工資,高強度的工作待遇。即使如此,中國的就業(yè)形勢仍然很嚴峻。

        第二,過多的人口增量,使中國的資源消耗殆盡,環(huán)境破壞嚴重。為了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中國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過度耕種,過度放牧,導致全國的土地質量下降,草原沙化嚴重。而維持高速經濟發(fā)展、高程度的經濟問題,又使人均資源不多的中國各種資源量急劇下降,目前的鋼鐵生產對國外礦石的依賴達到60%的程度。許多品種的礦產枯竭,全國的江河湖海嚴重污染,許多地區(qū)生活和生產用水發(fā)生困難??諝赓|量下降,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第三,過多的人口增量,使整個國家的生活質量下降,人民群眾平均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如果我們在上世紀50年代,就實行高瞻遠矚的生育控制,到了今天,總人口保持在7億左右,我國人民擁有的人均資源量比現在多一倍,環(huán)境的壓力、就業(yè)的壓力減少不止50%。中國人民不至于為了基本的生活需要而終日勞作,可能會像許多國家的人民一樣,有更多的休閑娛樂時間,會有更多機會充實自己的文化生活,提高其綜合素質。但嚴酷的現實是,中國人民盡管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但勞動所得卻是世界上較低的,甚至不如非洲一些國家。中國人民還要面臨嚴重的交通擁擠,醫(yī)療衛(wèi)生不足,平均教育水平低,社會保障不充分等問題。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口問題上,形而上學的觀點仍有市場,許多人用片面、孤立、靜止的觀點和方法,將人口的部分屬性放大,模糊人口正常數量與非正常數量的區(qū)別,得出非常錯誤的結論:

        其一,仍然固守陳舊的人口理論,視人口過量增長為社會發(fā)展的標志。有些論者思想觀念陳舊,沉溺于“人口多是財富”、“人多力量大”等觀念中,而罔顧過量人口的極大負面作用。甚至于認為,中國人口達到如此之多的地步,是社會發(fā)展的標志。改革開放前人口的爆增,是由于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結果。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盡管我們在實踐中糾正了過去的錯誤,但在理論上的反思做得不夠,沒有對人口災難的歷史責任作出科學的結論。因而導致人們產生片面性的認識。如果我們要繼續(xù)實行嚴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不在理論上徹底進行反思和宣傳,實踐中的阻力會很嚴重。只有徹底清除過時理論的影響,大力推進先進人口理論的研究和宣傳,清理人口災難式爆發(fā)的責任,才能繼續(xù)將計劃生育政策貫徹實施到底。

        其二,片面強調人作為生產者的屬性和作用,而忽視人作為消費者的屬性和作用,強調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忽視人口對資源環(huán)境的壓力。實際上,如果脫離了生產資料和資源,人的生產者作用無法實現,人只能作為純粹的消費者存在著。當前世界上許多失業(yè)者,有的靠社會保障,有的靠親情接濟,有的染指不正當職業(yè),影響社會的安定。而許多人對這些事實視而不見,強調中國過量的人口是中國經濟建設取得成功的重要推動力,他們的論據之一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理論,認為中國大量的價格低廉的勞動力是重要的競爭優(yōu)勢,中國經濟今后還要靠這種優(yōu)勢打入國際市場。對于人口即將減少而產生的一時的“勞動力短缺”和勞動者工資上漲感到不安,這是極其不可取的。實際上,這種所謂的“人口紅利”,只是一種假象,是過量增長的人口在成熟時期產生的對國際勞動力市場的沖擊,而這批勞動力的有效期內,大量的消費需求無法滿足,對資源的擠壓極大,未來的養(yǎng)老壓力也非常之大。而且我們如果長期滿足于依靠勞動者工資低的優(yōu)勢參與國際競爭,只能淪為國際打工者,受發(fā)達國家的剝削。國內的生產技術水平得不到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如果勞動力無限供給的局面不改變,賣出八億件襯衫才換取進口一架空客飛機這樣的低附加值的“比較優(yōu)勢陷阱”很可能還會延續(xù)下去。勞動力成本的適當提高,可以促進節(jié)約勞動力的技術進步,并且會提升人力資本投資的價值。而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投資是新經濟增長理論的要義所在,這對于扭轉中國粗放式生產有著關鍵意義。

        其三,在制定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和考慮社會問題時,將中國人口模糊地合理化。忽視巨量人口與資源和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脫離實際地提出和實行發(fā)展計劃。結果是造成資源的巨大消耗和環(huán)境的巨大破壞。例如在城鎮(zhèn)化問題上,總是以發(fā)達國家70%的程度為標準。但是,發(fā)達國家人口數量相對合理,農業(yè)科技先進,土地相對集中,這些差異決定了我們不能照他國的標準制定城鎮(zhèn)化目標?,F在我國的城鎮(zhèn)化水平已達到50%,居住在城鎮(zhèn)的人口已達到7億人,相當于兩個美國、一個歐洲,再盲目擴大城市范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不僅農業(yè)難以支撐,資源難以保障,而且在總人口下降趨勢形成后,會造成巨大社會浪費。另外,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標上,不宜搞平均主義,力不從心地要使14億人都達到較高的生活水準,這在長遠來看,是對綜合國力的耗費,而無益于整個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如果我們在一代人時間內,將社會的有效資源耗盡,則是對整個民族的不負責任。我們不應該急于在巨量的增量人口存在的情況下,提倡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不能拋棄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還應該居安思危,從長遠出發(fā),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辯證認識和處理中國人口的存量,保障全體人民的基本利益

        所謂中國人口的存量,是指目前現已形成的人口數量和結構,既包括合理的人口數量和結構,也包括誤增的人口數量和結構。存量代表過去形成的現實,以及每個時期所要面對的人口現實。在不同的時間段上,人口的存量是不同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存量人口是5億,而現在,我國的存量人口是13.7億。

        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這往往是指當前的存量的人口。也就是說,存量人口的生存和其他基本需求滿足程度,存量人口的數量、結構、受教育程度,等等。溫家寶總理在談到中國的國情時曾經這樣說:“中國的經濟總量很大,但用13億人口一除,在世界上就不是很大了;同樣,說中國的資源很豐富,但用13億人口一除,平均到每個人的資源量在世界上是很少的?!边@就是中國目前的特殊國情,即中國巨量的人口存量與中國現存的生產力和資源之間有著嚴重的沖突。它要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在研究、分析、中國國情時,在制定基本的國策時,都要以此為基礎。

        混合型雞痘指的是皮膚型雞痘與黏膜型雞痘同時發(fā)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染病雞會同時出現兩種類型的雞痘病征,病情發(fā)展迅速,而且死亡率較高。

        第一,盡管我們不能對過去人口增加負責,但我們必須對存量人口負責。人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是剛性的,不可或缺。中國13億人口,僅吃飯就是一個大問題。歷史上中國發(fā)生的多次嚴重的社會動亂,往往都與吃飯問題沒有解決好有關,或由于連年不斷的自然災荒,或由于社會上人口過剩太多,貧富分化加劇,或兩者兼而有之。新中國成立之初,對糧食問題曾有過樂觀的估計,但嚴酷的現實很快使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很難想象在現代社會餓死數千萬人的慘劇發(fā)生了,人民大眾長期在營養(yǎng)不良中生活。即使在今天,我們基本解決了吃飯問題,但時刻不應忘記,我們并沒有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如果遇到突發(fā)因素的干擾,或受到自然災害的沖擊,糧食問題仍會發(fā)生。

        對存量人口負責,意味著維持基本的社會條件,使14億人口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滿足基本生活需要。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救濟;社會穩(wěn)定、法律完善、制度公正、官員廉政,等等。

        第二,要充分發(fā)揮存量人口的正面價值。人口過剩會產生負面作用,但就整個存量人口而言,其中很大部分是與生產力水平和資源水平相匹配的,是社會財富的主要生產者和創(chuàng)造者。即使是過剩人口,也不應完全以社會的負擔視之,其作為生產者的屬性和作為消費者的屬性都是完全具備的,社會只要提供相應的生產條件,他們同樣會是社會財富的生產者和創(chuàng)造者。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決不能動搖,唯有如此,才能為存量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和創(chuàng)業(yè)機會。而只有就業(yè)充分,才能促進社會消費,整個社會的經濟才會進入良性循環(huán)之中。

        第三,要解決存量人口中的結構問題,糾正人口比例失衡的傾向。人口結構包括各年齡段人口的比例、男女性別比例、各地區(qū)人口比例、受教育人口比例等等。當前我國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問題和男女比例失調問題,以及人口的大范圍流動產生的交通問題。其中人口老齡化的提前到來是計劃生育政策催生的積極結果,對中國的長遠利益是好事,我們所要做的是盡量減少老齡化的負面沖擊,保障老年人口的養(yǎng)老。最為嚴重的是男女比例失衡問題。據數據顯示,近20年新出生人口的男女比例達到了100:120,未來將會出現男性青年比女性青年多 4000萬的畸變,如果這種趨勢持續(xù)下去,勢必釀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不但會導致社會出生率快速下降,還會影響社會安定和許多人的終生幸福。對此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解決。人口大范圍流動問題緣于東西部發(fā)展的失衡,這一問題不能硬性糾正,只能因勢利導,適當加快西部地區(qū)的經濟建設,同時改善東西部之間的交通條件。

        三、辯證認識和處理中國人口的變量,關系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前景

        所謂中國人口的變量,指的是在今后年代里,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口的變化趨勢和數量。變量可以指人口數量的增加,也可以指人口數量的減少;可以指人口結構的合理改變,也可以指人口結構的不合理變化。存量的規(guī)模和結構是變量的前提。根據中國目前現有的人口規(guī)模和結構推算,未來中國人口的前景仍然不確定,實施不同的人口控制方案,出臺不同的人口政策,結果差別很大。仍然可以影響中華民族未來的興衰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

        第一,要正確分析影響未來中國人口變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政策、經濟因素、文化因素。人口政策是否調整,怎樣調整,影響深遠。絕不能再犯前人輕率決策的歷史錯誤,而應在認真調查分析、縝密論證推理、全民討論公決的程序后,再做決定。經濟因素包括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能否維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標能否實現、自然環(huán)境會否發(fā)生突變等等。戰(zhàn)爭、災難、經濟危機,都可以影響人口。中國人的祖先曾說到:國雖大,忘戰(zhàn)必危,好戰(zhàn)必亡。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應保持對戰(zhàn)爭、災難和經濟危機的高度警惕。

        第二,要科學分析中國人口變量的幾種前景,選擇對國家和人民利益最有利的方案。中國的人口控制取得的成績對于整個世界都有借鑒意義,不僅少生了3億多人,而且還使中國的人口高峰提前到來。但未來的發(fā)展仍然存在變量。尤其是當前,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4%,老齡社會成為現實,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5.4‰,已低于正常更替水準。對于是否繼續(xù)實施已執(zhí)行了30年的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出現了分歧和爭論。實行何種調整方案,未來的人口變化趨勢大不相同:

        1.如果按照某些激進人士的主張,在目前完全停止計劃生育,放棄“一胎化”方案,并放開生育。那么,受傳統(tǒng)影響較深,且有經濟條件的一些人會率先生二胎或多胎,就像現在的許多富裕階層那樣(他們不怕罰款),沒有經濟條件的人會在多胎化成為普遍的社會氛圍下跟進,這樣,人口出生率會迅速回升,人口增長率會從目前來之不易的5.4‰回到10‰,每年新增人口達到1000萬以上,中國的人口高峰會向后再延遲許多年。甚至會出現人口單向增長,直至自然界強制停止為止。中國的人口可能會達到18-20億,中國人民將被迫永遠生活在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沖突中,與擁擠、過勞、窮困為伍。這種前景意味著多年的努力前功盡棄,也意味著中國將永遠淪為二等國家。這是我們絕不應該讓其成為現實的。

        2.如果現在調整計劃生育政策,變“一胎化”方案為普遍的“二胎化”方案,則中國未來的人口下降速度減慢,高峰時會達到15億人口,并長期保持在這一水平上。這仍然是一個雖然折中,但非最佳的方案。中國目前就業(yè)、住房、醫(yī)療、交通、社會保險、養(yǎng)老保險等艱難的局面仍不能得到根本改觀。當然,我們可以設想經濟發(fā)展和科技進步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為我們提供意想不到的條件,但無論如何,一些剛性的需要和自然條件是無法改變的,尤其是一些短缺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少,無法滿足巨量人口的需要。

        3.如果當前繼續(xù)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保持“一胎化”至中國人口高峰到來之時 (據測算是2030年前后),則會出現中國人口變量的最佳局面。目前的 “一胎化”,實際上已經是象征意義的,因為,許多地方已經允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妻生第二胎,在城市之外的廣大農村,實際上并未嚴格執(zhí)行“一胎化”方案,個別農民為了生育男孩,甚至連生多胎。而繼續(xù)執(zhí)行具象征意義的“一胎化”政策,在全社會具有倡導性意義,對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多生文化、形成少生的社會氛圍有積極的示范意義。同時也對繼續(xù)控制人口總量有突出貢獻。按照這一方案,人口自然增長率在5.5‰的水平延續(xù) 20年,中國人口在2024年達到頂峰,屆時總人口為14億,中國的各種資源尚能提供支持。之后,人口呈逐年下降局面,50年后人口可能下降到7億,與中國的國土資源相匹配。屆時,中國人民將擺脫上世紀50年代起發(fā)生的人口災難,人均資源量、人均收入將會大幅攀升,困擾我們多年的就業(yè)、交通、住房、醫(yī)療、社會保險等問題獲得很大的解決空間。在生產力和科技發(fā)展的助力下,中國將會邁入發(fā)達國家行列,成為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雙強的世界先進國家,唯有此時,中華民族的復興才會真正實現。這種前景,應該是我們努力爭取的,并且,犧牲一些眼前的短期利益,克服一些眼前的困難,都是值得的。

        第三,正確認識和努力解決在當前繼續(xù)實行嚴格計劃生育政策所產生的一些社會問題。不正確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就會動搖阻礙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

        1.正確認識和解決中國目前已經出現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占13.26%,按國際標準已是老齡化較嚴重的國家,而且,這一比重還會繼續(xù)增加??陀^地講,老齡化將會產生勞動力缺失、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等問題,也會有一些人士強調的“人口紅利”消失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但從另一方面分析,按照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人口學家程恩富的觀點,“現在出現老齡化,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我國20多年來實行計劃生育少生了3億多人口,否則,那當然還是年輕化,那中國的問題就更多、更難解決了?!薄耙?,現在我們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20多年來少生3億多人口的‘人口紅利’,否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生活水平會有現在這么高,提高會有這么快?在婦幼保健、教育、就業(yè)、生活等一系列問題上,國家對新增人口都要花費大量資金。如果把實行嚴格計劃生育所省下的大量的錢,來立即解決老齡人口的生活等問題,那么經濟上肯定更為合算。如果參照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經濟總量與人口的比例,中國在整個21世紀都不會出現勞動力總量上的供不應求,因而必須堅持嚴格的一胎政策。”人口紅利的消失也可能為中國提供一個實現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長的契機。人口紅利的消失有利于充分就業(yè)時代的真正到來。國情告訴我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我們仍要為如何充分利用剩余勞動力而不是為勞動力短缺而焦頭爛額。實際上,現在農村還有超過2億的勞動力需要轉移。老齡化的到來將加速這一工業(yè)化的必經階段。與勞動力低廉相比,中國的經濟增長在更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開放所構建的有效的激勵機制以及巨大的市場和人力資本的積累。而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投資是新經濟增長理論的要義所在,這對于扭轉中國粗放式生產有著關鍵意義。

        2.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要充分考慮人口的變量趨勢,以避免造成國力的無益消耗。國家戰(zhàn)略目標的規(guī)劃和實施往往要經過相對長的時間,如果我們只從目前的人口存量出發(fā),以14億人口為考慮問題的出發(fā)點,那么,在歷史性的變化發(fā)生后,會形成巨大的閑置產品。比如當前鐵路運量緊張,每年春運和節(jié)假日一票難求,但如果我們繼續(xù)大修鐵路,讓高鐵四通八達,不僅代價巨大,而且很快就會發(fā)現,這些巨量的投資不會產生收益,會出現因客源不足而虧損。再如大學的擴招,初期取得的效益很顯著,但逐漸出現的問題也很多,許多大學因招不滿學生而苦惱,因還不起初期投資的巨額貸款而焦慮。房地產投資,城鎮(zhèn)化建設,是需要大量資源的項目,在目前,已趨飽和的情況下,有些人囿于利益,不從長遠考慮,仍要在這些項目上賺錢。試想,如果中國人口果真在70年后降到7億左右,那么,僅目前城鎮(zhèn)的存量房產,就已經夠全國人民居住,屆時只要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留在農村,空置率就會達到30%。全國的房價會直線下降,資產損失率可想而知。所以,中央政府調控房價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有些人只從眼前利益和地方利益出發(fā),消極抵制中央決策,是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表現。

        3.在人口變量出現拐點后,及時調整人口政策同樣也是重要的。據測算,我國人口將會在15年后達到高峰,之后持續(xù)多年的總人口增長趨勢會出現逆轉,人口逐年下降的局面出現,這是對歷史錯誤的最終糾正。但是,由于持續(xù)的低出生率,人口替代率較低,也會發(fā)生總人口數量急劇下降的情況,這對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是不利的,會導致社會所需的勞動力的絕對短缺,影響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因此,我們要提前布局,在人口增長的拐點到來之后,適時改變計劃生育政策,變“一胎化”為普遍的“二胎化”“三胎化”,這樣,就會使社會人口的替代率維持在正常的水平上,使總人口長期穩(wěn)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但即使這時,也不能放棄計劃生育政策,放任生育行為,造成人口新的泛濫。因為中國有多生的傳統(tǒng)文化,歷史上反復出現過多次人口危機,所以,必須防止在未來出現新的人口泛濫。

        綜上所述,辯證認識和處理中國人口的增量、存量與變量,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和大力宣傳的課題,它的解決不僅關系到當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如何實施,怎樣調節(jié),而且對中國社會長遠的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要本著尊重科學、尊重規(guī)律的精神,認真加以研究和運用。對中國當前和未來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全國人口統(tǒng)計資料.

        [2]何清漣.人口,中國的懸劍[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程恩富.任何形式的二胎都是不可取的[N].經濟觀察報,2009-03-28.

        [4]傅勇.人口紅利的消失不一定是壞事[N].北京日報,2009-06-01.

        [5]馬寅初.“人口論”遭批判始末[J].文史月刊,2008,06.

        責任編輯 魏子揚

        C91

        A

        1672-2426(2011)12-0059-04

        杜福洲(1961- ),男,山東萊州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哲學、管理學。

        猜你喜歡
        存量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2020年1月64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
        存量時代下,房企如何把握舊改成本?
        房地產導刊(2020年5期)2020-06-24 06:14:06
        人口最少的國家
        看看你是哪種隱形人口
        遵義(2018年11期)2018-06-21 03:19:06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據下滑引關注
        吉林存量收費公路的PPP改造
        中國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盤活存量 籌劃增量
        腐敗存量
        東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免费一区啪啪视频| 久久精品这里就是精品| 人妻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视频| 2019年92午夜视频福利| 久久久国产精品ⅤA麻豆百度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水蜜桃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日韩人妻高清福利视频| 国产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小蜜被两老头吸奶头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在线| 91大神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蜜臀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日韩国产一区| 亚洲av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人妻洋洋| 国产精品原创av片国产日韩| 亚洲人妻御姐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东京热|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可以免费观看的毛片| 少妇被日到高潮的视频| 少妇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