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 子
“三公”消費不可由著性子來
文/穆 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黨政機關(guān)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shè),出國(境)經(jīng)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wù)接待等支出原則上零增長,切實降低行政成本。(中新網(wǎng)3月7日)
“三公”消費零增長,看上去要求有點高,其實,這只是個起碼的要求,是條底線。眾所周知,我國的行政支出已躍居世界第一,被外界稱為“最會花錢的政府”。據(jù)官方主流媒體報道,2004年我國公車消費4085億元,公款出國消耗財政3000多億元,公款吃喝又是3700多億元。 (學習時報326期)三只“公”老虎,獅子大開口,一年就要耗掉上萬億財政,相當于耗掉兩個“國防”。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葉青說,1978—2006年的28年間,我國公務(wù)員職務(wù)消費增長了140倍,所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比例從1978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24%。而在國外,行政管理費只占財政收入的3%—6%(日本 2.38%,英國 4.19%,韓國5.06%,法國6.5%,美國9.9%)。 對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政府來說,行政成本比人家低才是,至少不應比別人高。行政成本的居高不下,既加大了財政負擔,也大量擠占了改善民生、科教、文衛(wèi)、社會保障等民生資金投入。國家控制“三公”零增長,是向降低行政成本、取信于民邁出可喜的一步。別說我們還是個發(fā)展中國家,還有1億多貧困人口,就算有一天我們成了發(fā)達國家,也不能聽憑“三公”由著性子來。
“零增長”要求并不高,但執(zhí)行起來不一定就順當?!叭绷阍鲩L無疑是給鋪張浪費上了道緊箍咒,然而,這道“咒”能否擋得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銷蝕,還要看現(xiàn)實博弈的結(jié)果。這幾年“三公”消費之所以居高不下,不少地方無不打著“需要”的旗號。區(qū)級政府建成“白宮式”,是“形象的需要”;辦公樓人均220平米,是“辦公的需要”;為公務(wù)員配上萬元一臺的筆記本電腦,是“工作的需要”;為交警發(fā)幾千元一臺的蘋果ipad,是“執(zhí)勤的需要”;配備超標豪華車,是“接待的需要”;公費出國游,是“友好交流的需要”。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不久,正當人們?nèi)ν度刖葹闹畷r,地處災區(qū)的北川、綿陽等地,卻爭相進購高檔豪華車:北川花110萬高價購得豐田越野車,綿陽花400多萬購得4輛超標豪華車。當受到外界質(zhì)疑聲一片時,這些地方的領(lǐng)導說,因為震毀道路路況差,一般車輛不易通行,買好點的車是“下基層的需要”?,F(xiàn)在的行政支出,只要想花,就能找到“需要”的理由,“需要”成了筐,“三公”超標往里裝。只是你“需要”超一點,他“需要”超一點,全國加起來是個多大的數(shù)?“需要”來“需要”去,“零增長”就會泡湯。就說公車配備管理,早在1994年中央兩辦就下發(fā)了 《關(guān)于黨政機關(guān)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guī)定》,明確要求“取消廳局級以下官員的專車”。而事實上,又有幾家是按照這個標準配備的?別說局處級配車司空見慣,就是科級專車也不稀奇。鄉(xiāng)鎮(zhèn)長書記,七站八所的,誰沒有專車?與此“相映成趣”的是,配備的標準也是越來越高檔,“一頓飯一頭牛,屁股下面一幢樓”的有的是。有資料顯示,公車越配越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要是真的“零增長”,也不知這些“三公”怎么活?其實,就是“零增長”,仍是高位運行,不少地方還是蠻瀟灑的。
行政成本的高低,是執(zhí)政理念的一面鏡子。“三公”消費,說到底,不僅僅是個消費的問題,也是權(quán)力觀、用錢觀的外在反映。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李金華說過:“公務(wù)人員用的是納稅人的錢,你在用錢的時候,必須是非常節(jié)省的,應該是窮政府?,F(xiàn)在我們很多政府很富裕,花錢大手大腳,說到底,還是我們的體制和制度如何深化改革的問題?!?/p>
不把納稅人的錢當錢,納稅人就不會容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