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美“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評析

        2011-12-23 10:49:23王鴻剛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11年2期
        關鍵詞:戰(zhàn)略

        王鴻剛

        中美“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評析

        王鴻剛

        后危機時代,中美關系的時空環(huán)境發(fā)生深刻變化,需要更明確的定位以實現(xiàn)兩國關系“再穩(wěn)定”?!昂献骰锇殛P系”的確立是中美兩國為此共同努力的結果,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新定位下,未來中美關系應朝“更高端合作”、“更深度互動”和“更持久信任”三個方向發(fā)展,并共同應對“訪后綜合癥”、傳統(tǒng)難題反復發(fā)酵、宣示與行動脫節(jié)以及決策權日趨分散等多重挑戰(zhàn)。

        中美關系 “合作伙伴關系” 戰(zhàn)略定位

        2011年1月18-2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此訪是在特殊背景下的一次意義非凡的高層互動,被視為1979年鄧小平訪美以來中美領導人之間最為重要的一次會晤。①Zbigniew Brzezinski,“How to Stay Friends with China”,The New York Times,Jan.2,2011,p.A21.此訪的最突出亮點,是中美在《聯(lián)合聲明》中提出了“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的兩國關系新定位。這一新定位,既是對中美關系過去30多年發(fā)展成果的總結和肯定,也是針對近期中美關系波折不斷的建設性回應,更是對21世紀第二個10年“中美關系向何處去”這一重大問題的明確回答。深入探尋該新定位的意義與內涵,科學界定中美在新時期、新框架下開展合作的空間與路徑,妥善應對那些制約“合作伙伴關系”發(fā)展的障礙與挑戰(zhàn),對兩國實現(xiàn)各自的核心國家目標及維護新時期中美關系健康發(fā)展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

        一、新定位有助于中美關系“再穩(wěn)定”

        “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的確立是中美雙方精心謀劃、共同努力的產(chǎn)物。為籌備胡主席訪美,兩國政府和戰(zhàn)略界頻繁交流互動,積極釋放信號,主動引導輿論,力爭營造有利氛圍,展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雙方均希望通過此訪在重塑新時期中美關系方面有所突破。“合作伙伴關系”的提出,正是中美雙方努力追求的最重大成果。這一新定位的確立有助于中美關系適應新時期的新現(xiàn)實和新要求,為兩國關系“再穩(wěn)定”奠定基礎。

        后危機時代,中美關系發(fā)展的大、中、小環(huán)境同時發(fā)生歷史性變化。就大環(huán)境而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后續(xù)效應持續(xù)擴大,美歐日等國遭受重創(chuàng),新興國家群體崛起,權力從西方向非西方世界快速流散,各國綜合實力和發(fā)展勢頭的對比,尤其是中美間的對比,正經(jīng)歷歷史性巨變;②Chas W.Freeman,“The United States,China and the New Global Geometry”,Remarks at the Hopkins – Nanjing Center,Nov.10,2010,http://www.mepc.org/articles-commentary/speeches/united-states-china-and-new-global-geometry.(上網(wǎng)時間:2011年1月29日)隨之而來的是各國戰(zhàn)略取向轉型,分化組合頻繁,全球體系進入新老交替期,長期以來規(guī)范中美關系的國際制度出現(xiàn)松動。就中環(huán)境而言,自“9·11”以來中美在亞太地區(qū)彼此相安無事的局面基本結束,亞太同時成為美國在“后反恐時代”維護全球主導地位的核心地區(qū)和中國夯實崛起基礎、拓展發(fā)展空間的重要戰(zhàn)略依托,全球反恐合作對中美關系的拉動力快速減弱,兩國在亞太的地緣政治競爭明顯加劇。就小環(huán)境而言,支持雙邊關系穩(wěn)定的民意基礎也在削弱。在美國國內,由于對經(jīng)濟蕭條的不滿、對政治極化的無奈和對國家命運的焦慮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廣大民眾產(chǎn)生一種不甚健康的危機意識,其對外部世界、尤其是中國的一言一行表現(xiàn)得更加敏感和焦躁;在中國國內,經(jīng)濟“坐二望一”的現(xiàn)實自豪與內心深處的歷史記憶相互作用,也催生出較強的民族主義情緒,公共輿論對美國各項政策的敏感度增高、耐受度降低。

        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使支撐過去30多年中美關系發(fā)展的戰(zhàn)略框架出現(xiàn)松動:一是經(jīng)濟“壓艙石”異化。雙方在自主創(chuàng)新、投資準入、人民幣匯率等方面的爭端數(shù)量增多、范圍擴大、層級提高,兩國關系的經(jīng)濟屬性由“最大發(fā)達國家”與“最大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互補性”逐步讓位于“經(jīng)濟第一強國”與“經(jīng)濟第二強國”之間的“競爭性”,基于國際規(guī)則的“有序競爭”亦逐步讓位于相互指責的“失序競爭”。二是政治合作空間壓縮。由于涉半島、涉伊核、涉緬甸等地區(qū)議題被更多賦予地緣競爭含義,雙方合作熱情減退,合作難度增加,中美政治關系中的任何波動均被認為是“崛起國”與“霸權國”難以相處的具體例證。三是戰(zhàn)略互信受到削弱。雙方傾向于從最壞前景出發(fā)制定針對對方的政策,發(fā)生錯誤的“鏡像認知”和相互“妖魔化”的可能性增加。美國對華防范性措施越來越被賦予“遏制”色彩,而中國維護國家利益的合理舉動也被形容為“傲慢”。①Kenneth Lieberthal,“The U.S. and China: Mending Fences”,Los Angeles Times,Jan.17,2011,p.A11.由于這些確保中美雙邊關系穩(wěn)定的戰(zhàn)略支柱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蛻化,傳統(tǒng)的戰(zhàn)略關系框架因之松動,造成雙邊關系中的麻煩數(shù)量顯著增多、性質更加嚴重。就此而言,2010年中美兩國之間摩擦不斷,表面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深層看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這些摩擦的頻繁爆發(fā)和矛盾升級,并非簡單源于意外事件或某一方的政策選擇,而是因為規(guī)范兩國關系的既定框架已不能適應中美實力對比劇變期、國際體系調整攻堅期和兩國政治轉型敏感期的新現(xiàn)實。

        隨著關系框架的松動,中美關系定位的模糊性也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冷戰(zhàn)結束后,中美關系的性質一直在“敵”、“友”之間的波譜內游移,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可且長期有效的界定。據(jù)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003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百余位美國國際問題學者的眼中,中國既被看作是未來20年最有可能成為美國盟友的國家,也被看作是最有可能成為美國對手的國家。②David J.Rothkopf,Running the World:the Inside Story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and the Architects of American Power,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5,pp.448 -454.這充分顯示了中美關系本質的復雜性、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性和給予清晰定位的困難性。1997年的《中美聯(lián)合聲明》曾提出“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設性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這對規(guī)范冷戰(zhàn)結束初期的中美關系具有積極意義,但如今的國際環(huán)境、美國的全球地位、中國的實力影響均較當時有很大變化,此定位顯然已時過境遷;2001年小布什上臺之初,曾將中國定位為“戰(zhàn)略競爭對手”,但該定位具有較強“新?!鄙?,不具廣泛代表性,且被“9·11”后的反恐主旋律所沖淡;2005年,二任小布什政府針對中國快速崛起而提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概念,在當時對進一步推進中美合作有一定積極意義,但雙方在“誰之責任”、“對誰負責”、“負什么責”及“何為負責”等一系列問題上仍存在明顯的認知差距。2009年提出建設“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則更多是一種對關系氛圍的定調,而非關系性質的定位。

        也就是說,冷戰(zhàn)結束至今近20年,中美關系定位一直處于相對模糊狀態(tài)。人們能夠確定的是中美關系“不是什么”(不是“敵人”也不是“盟友”),但卻缺乏對中美關系到底“是什么”的清晰、權威的和被廣泛認可的統(tǒng)一表述。這種定位的模糊性之所以在很長時間內沒有從根本上影響兩國關系穩(wěn)定,一方面是因為,長期以來雙方合作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及兩國綜合實力的明顯差距掩蓋和沖淡了中美關系中的結構性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雙方都多少有一種“做起來再說”的摸索心態(tài),并懷有總體積極正面的遠景期待——美國認為將中國拉入國際體系最終對美有利,而中國也認為尊重并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不失為追求安全、謀求富強的現(xiàn)實選擇。

        如今,由于支撐過去30年中美關系穩(wěn)定的積極因素趨于常態(tài)化或有所消退,而消極因素逐步凸顯并成為關注重點,兩國戰(zhàn)略界和民眾對兩國關系的遠景預期漸趨負面,中美關系定位的模糊性越來越威脅到兩國關系的戰(zhàn)略穩(wěn)定?!爸忻赖降资鞘裁搓P系?”以及“中美關系向何處去?”已不可避免地成為兩國共同面對且需要明確作答的歷史性課題。應該說,后危機時代的中美關系正處在戰(zhàn)略抉擇的“十字路口”,到了必須重新界定關系模式的關鍵時刻。①Hillary R.Clinton,“A Broad Vision of U.S.- 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Jan.14,2011,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1/01/154653.htm(上網(wǎng)時間:2011年1月29日);Paul Gewirtz,“What America and China Must Not Forget”,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Jan.19,2011,p.6.而重塑關系模式的核心任務,就是對兩國關系的現(xiàn)實狀況及未來方向予以科學定位;并以此為基礎,為兩國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確立新的支柱。

        正是在此意義上,胡主席此次對美國事訪問,就不僅是一次單純的高層互動,它更承載著特殊重要的歷史使命。雙方能否借此時機推動兩國關系模式與時俱進、升級換代,將決定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之后中美關系的大勢。也正是在此意義上,《中美聯(lián)合聲明》中兩國正式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雙邊關系定位,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一定位,既有助于止跌回升,疏解長期積壓的難題,扭轉此前中美關系的危險勢頭,也有助于矯正視聽,澄清中美關系的本質屬性,防止?jié)撛诘慕Y構性矛盾升級為現(xiàn)實的戰(zhàn)略對抗,推動兩國在差異性中深化相互需要,在互補性中拓展合作空間。同時,該定位還有助于統(tǒng)籌兼顧,維持中美遠近適度的戰(zhàn)略距離,為兩國管理各自的全面對外關系提供足夠回旋空間,消除國際社會對中美對抗殃及他國安全或中美共治犧牲他國利益的兩難顧慮,并抑制少數(shù)國家試圖從中美緊張關系中漁利的幻想。最為重要的是,該定位更有助于兩國在全球化時代和多極化世界中,逐步嘗試建立既直面競爭又真誠合作、確保共同繁榮而非確保相互毀滅、“不同而和”且“殊途同歸”的21世紀大國關系新模式,真正成為“不同政治制度、歷史文化背景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國家發(fā)展積極合作關系的典范”。②“中美聯(lián)合聲明”,《人民日報》,2011年1月20日。

        二、新定位指導下的三個努力方向

        “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的確立為中美關系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機會之窗”。兩國應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戰(zhàn)略機遇,深入挖掘該定位的內涵,順時順勢推動中美關系更上層樓。具體而言,在新定位指引下,除進一步夯實雙邊經(jīng)濟互利基礎和延續(xù)已有各項合作之外,中美關系還應朝著“更高端合作”、“更深度互動”和“更持久信任”三個方向發(fā)展。

        所謂“更高端合作”,是指中美應在全球治理和推動治理機制變革方面相互配合并發(fā)揮領導作用。當前全球治理正處于關鍵轉折點。二戰(zhàn)結束初期由美國聯(lián)合其他西方國家創(chuàng)建并長期維系的世貿(mào)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全球治理機制,已無法完全反映當前全球力量結構的現(xiàn)實和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需要。由于同現(xiàn)實明顯脫節(jié),當前的全球治理機制正面臨深刻的合法性危機,甚至已經(jīng)瀕臨破產(chǎn)。放任主義盛行而導致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就是現(xiàn)行全球治理機制失效的典型例證。③Chas W.Freeman,“The United States,China and the New Global Geometry”,Remarks at the Hopkins – Nanjing Center,Nov.10,2010,http://www.mepc.org/articlescommentary/speeches/unitedstateschinaandnewglobalgeometry.(上網(wǎng)時間:2011年1月29日)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公海管理、網(wǎng)絡安全、外空開發(fā)等關涉全球持久和平與繁榮的新型議題卻大量涌現(xiàn),需要在更為有效的全球治理機制之下加以管控??梢哉f,只有大力推進全球治理機制的變革,21世紀的全球和平與繁榮才有可能獲得制度性保障。④John Ikenberry,“A Crisis of Global Governance”,Current History,Nov.2010,pp.315-321.

        當前全球治理機制的合法性與有效性下降,同時也是美國主導地位削弱的預警信號。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綜合實力的衰退,美國既難以支撐所謂“美國治下的和平”,更無法以一己之力推動全球治理機制的變革。一些戰(zhàn)略家開始認為,未來全球治理的最大風險,就是陷入群龍無首的“G0時代”,沒有某個國家或國家集團可在解決全球重大和緊迫議題方面承擔起領導角色。⑤Ian Bremmer and Nouriel Roubin,i“Top Risks 2011”,Jan.2011,http://eurasiagroup.net/pages/top-risks#1(上網(wǎng)時間:2011年2月9日);Ian Bremmer and Nouriel Roubini,“A G -Zero World:The New Economic Club Will Produce Conflict,Not Cooperation”,January 31,2011,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67339/ianbremmerandnourielroubini/agzeroworld(上網(wǎng)時間:2011年2月9日)。為防止這種情況成為現(xiàn)實,美國特別希望借重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全球性大國之力,共同應對這些挑戰(zhàn)。⑥Stewart Patrick,“Irresponsible Stakeholder?The Difficulty of Integrating Rising Powers”,F(xiàn)oreign Affairs,Nov./Dec.2010,pp.44 -53.而且,美國對中國在此方面的潛力期待尤甚。奧巴馬政府在《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中呼吁中國發(fā)揮“全球領導作用”。美國務卿克林頓亦坦言:中國具有成為“21世紀獨特領導者”的潛質,世界對中國抱有期待;希望中國擔此責任,與美共建基于規(guī)則的國際新秩序。①Hillary R.Clinton,“A Broad Vision of U.S.- 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Jan.14,2011,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1/01/154653.htm.(上網(wǎng)時間:2011年1月29日)

        從中國方面看,全球治理的失序也意味著中國發(fā)展環(huán)境的惡化,與美攜手維系和改造現(xiàn)有國際體系,是中國現(xiàn)階段和未來面臨的主要任務。這就需要中國正確理解自己作為“世界級大國”的歷史責任,處理好“興邦”與“濟世”的辯證關系,適時發(fā)揮特殊作用。對中國而言,主動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公共產(chǎn)品,既符合外界普遍期待,也符合自身利益;②張燕生:“積極推動和參與世界經(jīng)濟治理機制變革”,《人民日報》,2011年1月5日。既有助于現(xiàn)階段突破“崛起瓶頸”,也利于未來更加主動地塑造發(fā)展空間。

        中美兩國雖然不可能聯(lián)手包辦所有的全球性問題,但如無中美達成一致,則意味著任何重大全球性問題都不可能得到解決。就此而言,中美在攜手推進全球治理及其機制改革方面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和合作空間。中美“合作伙伴關系”的題中應有之義,就是在繼續(xù)推進已有合作的基礎上,在全球治理方面勇于承擔“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引領潮流、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各盡所長,協(xié)力推進國際秩序轉型期的和平與穩(wěn)定。

        所謂“更深度互動”,是指在戰(zhàn)略層面、操作層面和草根層面均形成緊密順暢的相互聯(lián)系。在戰(zhàn)略層面,它意味著中美兩國決策者和戰(zhàn)略界在兩國關系的本質屬性、兩國合作的方向與路徑、危機與矛盾的管控方式、彼此的政策與心理底線等方面有順暢的交流和清晰的認知。在操作層面,它意味著中美兩國政府各部門之間應有健全的制度化合作體系,推動兩國關系處理模式的“日常化”和“高效化”?;粮裨赋?,美英兩國關系之所以長期穩(wěn)定,重要原因之一是兩國政府的對應部門之間保持密切溝通合作,日常分歧往往通過相對健全和固定的合作機制得到解決。③Henry Kissinger and Bernard Brodie,“Bureaucracy,Politics and Strategy”,Security Studies Paper,No.17,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ecurity Studies Project,1968,pp.1 -12.雖然中美一時還很難達到這種盟友式的制度性合作層級,但兩國政府之間建立相對完善和規(guī)范的制度化合作體系仍是現(xiàn)實可期的目標。這將有助于控制分歧和摩擦,減少兩國間“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及其破壞性,對上避免兩國分歧動輒傳導到國家領導層或升級為戰(zhàn)略性議題,對下防止兩國矛盾動輒外溢擴散到民間,減少兩國輿論對立的摩擦源。在草根層面,“更深度互動”意味著兩國民間有相對友善的輿論氛圍和深入廣泛的人文交流,為中美關系穩(wěn)定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和民眾參政熱情持續(xù)高漲,兩國民眾的呼聲和輿論導向日益成為影響中美關系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從現(xiàn)階段的狀況看,中美兩國戰(zhàn)略層面的互動最為順暢,而制度化合作和民間交流仍明顯不足。經(jīng)過中美建交后30多年磨合,兩國領導層和戰(zhàn)略界已對“合則兩利、斗則兩傷”的關系本質有了比較透徹的了解。尤其最近幾年,兩國高層交往越發(fā)頻繁,如自2009年奧巴馬上臺至今,“胡奧會”已有8次。當前兩國在全球及地區(qū)重大問題上卓有成效的對話與合作,更體現(xiàn)出兩國最高決策者對彼此的重視。照此趨勢發(fā)展,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將因兩國高層間的深度互動而獲得強有力的戰(zhàn)略統(tǒng)籌。相比之下,中美在操作層面和草根層面的互動仍有待提升。除兩國民間交流仍有待提升外,兩國政府間的制度化合作尤其需要強化。目前,中美間雖已建立60多個制度化合作渠道,但就其特點而言,這些渠道和機制仍以處理經(jīng)濟議題的居多,而處理政治、安全議題的機制較為薄弱;而且在這些既有機制中,處于對話和初級合作階段的占多數(shù),進入深層、高效和持續(xù)性合作的相對有限。應該看到,兩個世界級大國之間成熟的合作伙伴關系,既不能僅僅依靠民間力量自發(fā)推動,也不能凡事由最高領導人事必躬親,而是必須在實際操作層面有一套相當完備的制度化合作體系支撐。隨著全球化不斷深入發(fā)展,中美之間勢必還要聯(lián)手應對更多跨領域、跨國界和非傳統(tǒng)安全議題,這就更需要兩國政府各個部門間的深度互動。

        所謂“更持久信任”,是指兩國在繼續(xù)開發(fā)共同利益的同時,積極摸索夯實相互信任的具體方法,為兩國關系穩(wěn)定尋求深層心理支持。作為人類歷史上既極端重要又高度敏感、既高端競爭又深度依賴、既棋逢對手又伙伴天成的最復雜雙邊關系,中美之間不僅要謀“利”,更要謀“信”,只有“利”、“信”結合,兩國才有可能心平氣和、彼此放心。新時期的中美關系必須有“共同利益”與“相互信任”的雙引擎,才能確保兩國“合作伙伴關系”良性發(fā)展。目前,與經(jīng)濟互利基礎的堅實程度相比,兩國缺乏戰(zhàn)略互信的問題更為突出而緊迫。要推進“更持久信任”,兩國應重點在強化彼此認知和相互尊重等方面下功夫。

        正確的相互認知能有效化解對對方能力與意圖的猜疑,并由此制訂正確的戰(zhàn)略。美國參議員約翰·克里曾說,美國制定對華戰(zhàn)略的核心是“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既不能“妖魔化”中國,也不能“神化”中國。對美方而言,如果充分了解中國的內外處境,就會理解中方為何一再強調自身“發(fā)展中國家”屬性;就會相信中國的“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并非權宜之計,而是基于現(xiàn)實、著眼長遠的理性選擇;就能斷定中國不會挑戰(zhàn)美國,也不會成為美國的下一個威脅。①John Kerry,“U.S.- China Relations:A View from the U.S.Senate”,Speech at the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Dec.7,2010,http://www.americanprogress.org/events/2010/12/inf/kerrytranscript.pdf/.(上網(wǎng)時間:2010年12月29日)同理,中國也不能“妖魔化”或“神化”美國。如能更深入準確地了解美國的國內處境和實力、地位走向,就會更清楚美國決策層對大勢的判斷,就會理解美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為何認為美“最大安全威脅是迅速增加的國家債務”②Gideon Rachman,“Think Again:American Decline”,F(xiàn)oreign Policy,Jan/Feb.2011,pp.59 -63.;就會對美國對華復雜心態(tài)和兩面手法有更為準確的把握,并更有針對性地拿出分寸適度、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

        中美還應學會彼此相互尊重甚至相互欣賞。相互尊重的重點是對對方核心利益與核心關切予以基本保證。中美應勇于坦承自己的核心利益與核心關切,明示本國的政策和心理底線,并支持和鼓勵對方也這么做,以便摸清對方底線。就此而言,2010年美國對中國“核心利益泛化”的批評既沒有道理,也不利于兩國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伙伴關系”。相互欣賞的基礎是兩國的共同特質和共同理念。與美歐盟友關系不同,中美在文化傳統(tǒng)、歷史淵源、政治制度、意識形態(tài)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但兩國均有著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多元一體的共同特質,兩國人民也有著類似的“能量”、“活力”和“為后代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執(zhí)著”。③Hillary R.Clinton,“A Broad Vision of U.S.- China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Jan.14,2011,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1/01/154653.htm.(上網(wǎng)時間:2011年1月29日)基于兩國的戰(zhàn)略文化和實力地位,中美雙方都認為自己對世界和平與繁榮承擔著義不容辭的天賦使命。如能善加引導,不僅不會導致沖突,反而可能成為相互信任與相互欣賞的深層源泉。

        三、新定位背后的新挑戰(zhàn)

        當然,也要看到,建設新時期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雖然理論可行,現(xiàn)實需要,前途光明,但其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建立21世紀新型大國關系模式的創(chuàng)新之舉,中美要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無成功先例可循,亦無現(xiàn)成經(jīng)驗可鑒。從一定程度講,雙方的心理準備也未完全到位。對雙方而言,要協(xié)調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搞好利己與利人的平衡、實現(xiàn)當前與長遠利益的統(tǒng)一絕非易事,需要兩國做出的改變與兩國能夠做出的改變之間亦存在巨大落差。雖然中美關系是否為“老大與老二之爭”的辯論還在繼續(xù),但兩國關系的復雜性與敏感性日益增加卻是不爭的事實,未來兩國注定還要經(jīng)歷長期和多重考驗。在兩國關系日益涉足深水區(qū)、管理難度和雙方籌碼都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固有的分歧、新生的矛盾和意外的危機將不時挑戰(zhàn)兩國決策者的智慧與意志。因此,要建設中美“合作伙伴關系”,既要滿懷信心、更要小心謹慎;既要把握方向、更要掌握節(jié)奏;既要看到美好的遠景,更要重視眼下的挑戰(zhàn)。尤其是當前兩國關系新定位剛剛確立,內涵還需挖掘、框架尚待完善,更需兩國對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和妥善應對。概言之,雙方需要注意的方面有以下幾點。其一,防止“訪后綜合癥”破壞中美關系氛圍。由于美國政治的相互制衡特征,中美兩國通過行政首腦互動實現(xiàn)的雙邊關系推進,往往會遭遇美國國會、軍方和民間少數(shù)反華勢力的強力反彈,造成“進兩步、退一步”甚至退步更多的特殊現(xiàn)象。如1998年克林頓訪華后不久就鬧出了《考克斯報告》和“李文和案”;2009年奧巴馬訪華之后兩國關系亦開始轉向低迷。盡管不同時期兩國關系波折起伏的原因非常復雜,不能簡單用“訪后綜合癥”概括,然而我們必須清楚美對華政策和中美關系由多種力量和意愿共同塑造這一現(xiàn)實。中美“合作伙伴關系”畢竟是由兩國行政部門確立的關系定位,它是否符合美國內各派勢力的期待與口味尚未可知。如果美國內有異議的勢力再度反彈,勢必會沖擊剛剛重回正軌的中美關系,惡化兩國關系的輿論氛圍,不利于“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的推進。在此方面,目前似已有不祥征兆:如蓋茨訪華后美軍方部分人士驚呼低估了中國軍事領域的現(xiàn)代化程度,一些民間人士圍繞國宴上的一首鋼琴曲大做文章,①Nicholas Eberstad,t“A State Insul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an 26,2011,http://www.american.com/archive/2011/january/astateinsult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上網(wǎng)時間:2011年2月9日)國會眾院在胡主席訪美期間召開中國問題聽證會并發(fā)表不友善言論,一些國會議員對參加國宴采取消極抵制態(tài)度,等等。諸多跡象顯示,針對中美關系的新一輪反撲風暴似在華盛頓集結醞釀。鑒此,一些輿論甚至認為,未來一段時期中美緊張關系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②Massimo Calabresi,“Despite Lovefest,U.S.- China Tensions Will Mount”,Time,Jan.21,2011,http://www.time.com/time/nation/article/08599204376900.html.(上網(wǎng)時間:2011 年2 月9 日)

        其二,避免困擾中美關系的難題反復發(fā)酵。當前最突出的當屬美國對臺軍售議題。該議題關涉中國核心利益,也受到美國國內法約束,是兩國關系中最敏感、最棘手和最具破壞性的難題之一,兩國政府亦長期陷于“不得不賣”和“不得不抗議”的反復糾纏之中。據(jù)傳,近期新一輪美對臺軍售又提上日程,其對剛剛確立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的沖擊不容小覷。同時,人民幣匯率、新疆、西藏以及中國軍事現(xiàn)代化等熱點難點議題在新時期對兩國關系的干擾也應引起足夠重視。在這些問題一時還難獲實質性解決的情況下,中美雙方應努力尋找既堅守各自政策底線、又盡量控制其危害的方法,防止中美關系新局遭受破壞。

        其三,處理好宣示與行動之間的辨證關系。當前,中美間已有大量合作,但這并不必然構成“合作伙伴關系”的充分條件。關于如何具體實現(xiàn)“合作伙伴關系”,兩國仍缺乏統(tǒng)一、明確的路線圖和評判標準。兩國對在某些議題上到底存在何種共同利益仍需進一步界定,在如何掌控進度和拿捏分寸等處理方式方面也不盡一致。因此,即便在中美兩國關系如何定位這一重大理論問題取得突破之后,雙方仍不得不經(jīng)歷從務虛到務實的攻堅過程。在此過程中,雙方要盡可能避免兩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一是要避免紙上談兵,將政策的宣示直接等同于定位的實現(xiàn),在拓寬合作領域、夯實互信基礎等方面行動遲緩并缺乏進展,只能導致中美關系遲滯不前甚至不進反退;二是要避免倉促冒進,強制對方服從本方設想和節(jié)奏,以對方在具體議題上能否屈服和讓步來考驗其建設“合作伙伴關系”的誠意,只能導致欲速不達甚至事與愿違。

        最后,強化在多元決策環(huán)境下的控局能力。20世紀70年代初期和末期中美關系的兩次重大突破,均是在兩國政府對外決策權相對集中的情況下完成的。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內對安全利益的認知和安全威脅的界定日趨多元,隨之而來的全球化又使更多政府部門參與到對外決策當中。因此,很難再有“馬基雅維利式”的外交強人主導美國的對外決策過程。③David Ignatius,“Obama Needs a Machiavelli”,The Washington Post,July 8,2010,p.A15.與此相應,中美關系的決策環(huán)境也發(fā)生重大變化。在美國,不僅國會和非政府部門在美對華決策中持續(xù)發(fā)出多元聲音,就連行政部門內部的涉華決策權也日趨分散。每次中美舉行“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對話”時美國政府各部部長幾乎全部出動的壯觀場面,就是多部門共同參與對華決策的最好證明。在中國國內,雖然國情和決策模式與美有差異,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決策權力日趨分散、決策視角日趨多元的情況。④相關研究已有很多,如:Linda Jakobson and Dean Knox,“New Foreign Policy Actors in China”,SIPRI Policy Paper,No.26,Sep.2010;David Shambaugh,“Coping with a Conflicted Chin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11,pp.7 - 27;Andrew Higgins,“Hu’s Visit Spotlights China’s Two Faces”,The Washington Post,Jan.16,2011,p.A01,等等。這意味著中美要搞好新時期“合作伙伴關系”,不僅要考慮戰(zhàn)略問題,還要考慮官僚機構的不同部門偏好以及民間團體的多元價值取向等諸多因素?!?/p>

        (責任編輯:沈碧蓮)

        [作者介紹]王鴻剛,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所長助理,主要從事中美關系研究。

        猜你喜歡
        戰(zhàn)略
        精誠合作、戰(zhàn)略共贏,“跑”贏2022!
        實施農(nóng)村“黨建護航”戰(zhàn)略的創(chuàng)新實踐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0:56
        戰(zhàn)略
        三步走戰(zhàn)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zhàn)略
        戰(zhàn)略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zhàn)略
        導致戰(zhàn)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考
        軍事歷史(2002年4期)2002-08-21 07:47:44
        清代初期兩次對臺作戰(zhàn)的戰(zhàn)略指導
        軍事歷史(2000年1期)2000-12-06 05:54:08
        蜜桃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人妻沙发上喷白将av|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手机免费在线观看av网址| 曰欧一片内射vα在线影院| 亚洲日本三级| 精品人妻久久av中文字幕|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被黑人猛烈30分钟视频| 亚洲免费黄色|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美女精品一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亚洲|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国产三区三区三区看三区|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一品道av在线一二三区| 毛片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首页 综合国产 亚洲 丝袜|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电影| 白嫩少妇在线喷水18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 国产女优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美日韩毛片|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激情偷乱人伦小说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有码中文字幕1| 久草视频在线手机免费看| 48沈阳熟女高潮嗷嗷叫|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播| 丝袜美腿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丝袜无码国产一区| 色播在线永久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