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
東漢末年的一個重陽節(jié),華佗看見幾個青年在比賽吃螃蟹。他知道,螃蟹性寒,吃多了會生病,就好心上前相勸??赡菐讉€青年吃得正起勁,哪里聽得進去!當晚,那幾個青年和華佗投宿在一家客棧。半夜,那幾個青年大喊肚子痛。華佗曉得他們是吃多了螃蟹中了寒毒,可當時還沒有治這種病的藥物,華佗也不知該怎么辦。
就在這時,華佗想起了自己以前采藥時,發(fā)現(xiàn)一只水獺正在貪婪地吃著螃蟹。沒過多久,這只水獺便躺在地上打起滾來,可能是吃多了螃蟹。后來,它爬到岸上,吃了一些紫色的草葉,又躺了一會兒,竟然沒事了。于是他去郊外采了一些那種紫色的草,又立即煎湯給幾個青年服下。不一會兒,那幾個青年的肚子就不痛了。
因為這種藥草是紫色的,吃到肚子里又感覺很舒服,所以,華佗就把這種藥草取名為“紫舒”,傳到現(xiàn)在就成了“紫蘇”。
劉 寄 奴
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
第二天,劉寄奴又上山,隱約聽見遠處傳來陣陣搗藥聲。他隨聲尋去,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在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為誰搗藥?”
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劉寄奴一聽,便大吼道:“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p>
童子嚇得棄藥逃跑,劉寄奴便將草藥和臼內(nèi)搗成的藥漿一并拿回,用此藥給人治療,頗有奇效。后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愈合,甚為靈驗。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么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做“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車 前 草
相傳,堯舜禹時期,江西發(fā)生水災。舜帝知情后,派禹前往江西治水。此時正逢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暈倒發(fā)燒,小便短赤,大大延誤了工期,急得禹不知所措。
這時,一位大爺捧著一把草要見禹,禹問其何事。大爺說:“我是喂馬的馬夫,我發(fā)現(xiàn)馬群中有一些馬撒尿清澈明亮,飲食很好。而有一些馬卻不吃不喝,撒尿短赤而少。原來那些飲食很好的馬經(jīng)常吃長在馬車前面的這種草。我就扯了這種草喂那些生病的馬,結果第二天這些病馬全好了。我又試著用這種草熬成水給一些病人喝,結果他們的病也好了?!?/p>
禹聽后十分高興,于是命令手下都去扯這種草來治病,結果患病的人喝了這種草熬成的水后,很快就痊愈了。
因為馬匹是在馬車前面吃的這種草,所以他們就將這種草藥命名為“車前草”。
斷腸草
這天,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來到鎮(zhèn)江。在一家客店投宿后,乾隆感到身上奇癢難熬,輾轉不能入睡。他便披衣起床,去了一家草藥鋪,并將病癥告訴了藥鋪郎中。
郎中檢查之后,告訴乾?。骸澳慊嫉氖墙臧_,是皮膚病中的一種頑疾,能治,但用藥后不能用手直接抓癢,更不能入口,因為此草藥有劇毒?!?/p>
乾隆好奇地問:“先生能告訴我此草藥的名字嗎?”
郎中告訴他,這叫‘斷腸草。相傳當年神農(nóng)嘗百草,遇到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藤子,開著淡黃色小花。他摘了幾片嫩葉放到口中,剛嚼碎咽下,就毒性大發(fā),還沒來得及吃解毒藥,神農(nóng)的腸子已斷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樣子。這種令神農(nóng)斷腸而死的藤子,就被人們稱為‘斷腸草。
乾隆的頑疾被治愈了,他重賞了這位郎中,又揮毫為其草藥店寫下了“神農(nóng)百草堂”幾個大字。自此,它便名振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