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述勛
在黨的旗幟下
馬述勛
馬述勛
1941年出生。原籍新金縣楊樹房鄉(xiāng)上廉屯。1962年參加工作,2001年退休。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jīng)濟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遼寧日報》、《遼寧青年》、《共產(chǎn)黨員》、《黨建文匯》、《大連日報》、《大連晚報》、《海燕》和《現(xiàn)代領(lǐng)導》、《組織人事報》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過文章。出版散文集《歲月飄香》。曾為大連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南湖的風云是一個偉大時代的偉大起點。鮮紅的黨旗是希望,是信念。在鐮刀和斧頭神圣結(jié)合的黨旗下,我們都曾莊嚴地舉起手,每個人的脈絡(luò)緊連著黨旗的經(jīng)緯,血液海潮般地涌動。興奮,自豪,“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此時此刻,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都會感到既有一種覺悟的輕松,更有一種思想的沉重。
黨旗下,旗幟就是形象,旗幟就是召喚。黨旗下,匯聚了中華的民族魂?;仡櫚耸甑膴^斗歷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真理、堅持正義的精神;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書寫了一個民族的凝聚和堅實的步伐,披荊斬棘前進時,滿懷的豪情就出自黨的母床。黨旗,始終令人感到溫暖和榮光。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歲月,還是改革開放建設(shè)四化的今天。黨旗下,從井岡山每片紅葉的細胞里,到祖國大地一片錦繡,都蘊蓄著不斷追求的歷史動因。
仰望黨旗,就是仰望一種精神高度,就是仰望一種歷史高度。
歷史走進了二十一世紀,面對著鮮紅的黨旗你在想些什么?你將如何支配自己的行動?這是一篇有景有情的文章,每個黨員都在書寫這有滋有味的答卷,全然不由你不答,它顯示著你的報國志和愛母心。
此刻,有的人爐前機旁忙操作,有的人爬冰臥雪守邊卡,有的人科研室里苦思考,有的人在知識的海洋中求真知。其間雖有艱辛和困苦,犧牲伴著希望,但兒女們無疑都樂在其中。因為心中都有前輩們點燃的火炬,在開創(chuàng)共和國的那些驚天動地的記憶里吮吸力量,年輕的羽翼上呼嘯著新時代的風云。
當接力棒在手上的時候,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精神,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新的魅力。面對世界,縱比,我們?yōu)樨毟F故國求巨變而自豪;橫比,富強歐美,我們知差距而自勵。黨旗下,共產(chǎn)黨人會把翻身解放、改革奔小康,越來越豐富的內(nèi)涵,寫在歷史的留言簿上,不然又以何顏去面對燦爛的陽光!
站在無數(shù)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鮮紅的黨旗下,我仿佛聽到了一種莊嚴的聲音: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今天,在歡慶黨成立九十周年的歌聲中,我看見漫山遍野的鮮花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正噴芳吐艷,我也看見地下的英靈們一張張欣慰的笑臉!
責任編輯張明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