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蘇家屯區(qū)中心醫(yī)院(110101) 李桂珍 金 賀
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是在電視腹膜鏡窺視下利用特殊器械,通過腹壁小戳口在腹腔內施行直腸切除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它的優(yōu)點是不剖腹、出血少、創(chuàng)傷小、痛苦輕、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和瘢痕小等為廣大患者所接受,而其術前、術后護理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剖腹直腸切除術[1]。為提高護理效果及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回顧總結我科腹腔鏡治療直腸癌患者的護理措施,現(xiàn)將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為35例直腸癌患者進行腹腔鏡下直腸切除術,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齡29~69歲,平均(55.0±4.5)歲。病程2~10個月,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腹痛、腹瀉、黏液血便、大便變形、排便不盡感等。術前直腸指診、電子結腸鏡檢查、取活檢病理檢查確診,并排除多發(fā)癌灶。
1.2 結果 本組所有病例術前均存有焦慮恐懼感,對手術有抵觸情緒,經心理護理后能積極配合手術并能正視造瘺口者30例,5例勉強配合。25例患者保留肛門,10例患者未保留肛門行乙狀結腸造瘺。術后30例患者20天治愈出院,2例吻合口瘺,3例皮炎,均經妥善處理后于術后30天治愈出院,出院時生活基本能自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患者因對手術的恐懼等易產生緊張不安情緒,部分患者及家屬缺乏相關知識,懷疑療效,擔心手術費用高等問題,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針對以上情況,護理人員應實施有效護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做好宣教,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住院醫(yī)師、責任護士,樹立良好形象,解除其緊張不安情緒。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優(yōu)越性,并介紹成功的病例,安排與病區(qū)同類手術痊愈患者進行交流,消除顧慮,減輕心理負擔,取得信任。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給予針對性的疏導與治療,使其進入積極術前心理狀態(tài),以增強手術的耐受力。
2.1.2 腸道準備 向患者講明腸道準備的重要性,囑其術前3天進無渣流質,術前1天中午口服硫酸鎂150mL隨后飲用溫開水2000~3000mL以排空腸道積液積糞;對于口服效果不佳患者,應于術前晚及術晨清潔灌腸以徹底排空腸道,降低術后發(fā)生感染幾率,同時口服腸道抗生素,以減少腸道細菌,防止術后發(fā)生吻合瘺;若患者存在不全梗阻或完全梗阻,應禁食、靜脈補液、調整身體營養(yǎng)狀況。并注意補充維生素K。
2.1.3 常規(guī)準備 術前3天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以防術后臥床發(fā)生尿潴留及便秘,術前1天給予備皮、配血、行藥敏試驗,術晨給予留置胃管及氣囊導尿管。
2.2 術后護理
2.2.1 加強基礎護理 腹腔鏡手術均采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容易損傷氣管,喉頭分泌物較多。患者床邊應備急救的藥物及器械。予去枕平臥位,麻醉未清醒時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流入氣管引起窒息。嚴格觀察生命體征,患者回病房后即予心電監(jiān)護、吸氧,每30分鐘測血壓、心率、呼吸1次,待穩(wěn)定后改每小時1次,病情穩(wěn)定后改每4小時1次,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內出血、休克等病情變化。每4小時測體溫1次。協(xié)助患者翻身、叩背,利于排痰。按摩受壓部位,防止褥瘡發(fā)生。早期下床活動可增加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腸蠕動恢復、促進切口愈合,對縮短手術恢復期有重要作用。腹腔鏡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程度減輕,因此,應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術后恢復,縮短住院時間。
2.2.2 注意腹部及引流管的護理 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腹部癥狀相對較輕,醫(yī)護人員容易忽視對其觀察,但仍有發(fā)生出血及腸漏的可能。因此,術后仍應密切觀察切口有無滲血、滲液及愈合情況。同時應密切觀察有無腹痛、反跳痛、肌緊張等體征,并注意有無體溫升高、血壓下降等。觀察結腸造口有無因張力過大、縫合不嚴、血運障礙等原因導致腸段回縮、出血、壞死,選擇合適的造口袋,當造口袋內充滿1/3的排泄物時需及時更換。對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引流管應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壓,保持引流通暢,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并做記錄。一般留置尿管5~7天,密切觀察尿液變化,保持其通暢,防止其扭曲、受壓等,并做好記錄。每天2次給予沖洗膀胱及尿道口護理,拔除尿管前1~2天試行夾管,訓練膀胱收縮功能,防止排尿功能障礙。
2.2.3 飲食 術后禁食,胃腸減壓,補充水和電解質,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防止水電解質失衡。2~3天排氣或結腸造口開放后,改為半流質飲食,術后1周可進食少渣飲食,2周左右可進普食,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少渣飲食。
2.2.4 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 1)吻合口瘺:腸道準備不充分、手術造成局部血供差、低蛋白血癥等均可導致吻合口瘺。本組術后吻合口瘺3例,經及時給予盆腔引流,采取抗生素持續(xù)滴注,并給予腸外營養(yǎng)而痊愈。2)皮炎:本組發(fā)生皮炎2例,均是糞便刺激所致的糞性皮炎,經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涂抹皮膚保護劑治療后均好轉。
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好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臨床工作中,護理人員在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中要重視其感受,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使其充滿信心地接受手術,充分做好術前準備,根據(jù)不同的護理階段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術前通過完善各項檢查、細致地皮膚護理、充分的腸道準備是保障手術成功的先決條件。術后捕捉患者急需的護理信息,及時為其提供身心護理[2]。我科加強術前、術后護理措施,有針對性地對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進行預防性的處理和監(jiān)護,并在整個護理過程中突出心理護理,重視患者的感受,促進了患者早日康復,保證了患者的切身利益,收到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1] 鄒聲泉.實用腔鏡外科學[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2
[2] 周叢勤.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2,10(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