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荷芳
上課鈴剛響,陸老師就拿著一疊紙走進了教室。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了!
劉昕羽:呀!姥姥的剪紙,真漂亮!難怪課文里說“你姥姥神了,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
陸老師:你倒是挺能聯(lián)系課文的。那你知道這個“神了”是什么意思嗎?
周迅禾:在鄉(xiāng)人眼里,姥姥的剪紙水平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大家都非常佩服她。
陸老師:那把這句話改成“你姥姥的剪紙技術(shù)真是出神入化……”好嗎?
劉昕羽:我覺得不太好。原來的話符合說話人的身份。贊嘆姥姥的是“小屯子”里的農(nóng)民,他們的語言都非常樸實,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這句話后面的“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的說法,更是鄉(xiāng)土氣息濃厚,夸張地表現(xiàn)出姥姥的剪紙活靈活現(xiàn)的特點。
陸老師:你們真會讀書。這個單元的課文,就是講我們的民俗文化,而語言也是我們民俗文化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你們品味品味課文中人物的語言,看看它們的鄉(xiāng)土味、生活味在哪里。
周迅禾:我從“說吧,派啥用場?往哪兒貼”中讀出了一個性格直爽、樂于助人的姥姥。這句話用兩個小小的問句,把一位“廣結(jié)善緣、有求必應(yīng)”的姥姥刻畫得栩栩如生。
劉昕羽:一開始的時候,我怎么也弄不明白“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中的“按冒了”是什么意思,后來聯(lián)系第四小節(ji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來是形容“我”捂得嚴(yán)實、捂得重啊!多么形象、貼切啊!
陸老師: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是非常好的讀書習(xí)慣。
謝靈:還有“總剪,手都有準(zhǔn)頭了”中,“總剪”是
怎么剪的?聯(lián)系下文看,“數(shù)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一年四季;“日光下剪,月光下剪”,日日夜夜;“燈光下剪,摸著黑剪”,不管條件如何艱苦,總是能出人意料地完成她的“勞作”。正因為如此,“手都有準(zhǔn)頭了”,“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兩根延長的手指”,形象地表現(xiàn)了姥姥剪紙技藝的高超嫻熟。
周迅禾:再讀一讀姥姥與“我”在盛夏季節(jié)的對話,祖孫之間的深情便宛如一汪清清的泉水,汩汩地流淌在我們的心間?!罢l讓牛是兔子的姥姥呢?”“機靈鬼!”一個反問,一聲感嘆,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姥姥發(fā)自內(nèi)心的疼愛之情。“牛干啥馱著兔子?”“我知道了,是說我和姥姥在一個鍋里吃飯吶!”這位機靈可愛的“小人精”怎么會不明白姥姥的心意呢?姥姥的剪紙,其實早已深深地牽動著“我”的心?!拔铱磻T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tài),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至極?!崩牙鸭艏堉巍⒅曉缫焉钌畹乜淘凇拔摇钡男睦?,看姥姥剪紙、聽剪紙之聲已成為“我”最美的享受?!敖?jīng)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我服了,可還耍賴”,“總是纏著姥姥剪兔子和老?!?,便是反復(fù)體驗“這番享受”的真切表現(xiàn)。
陸老師:同學(xué)們,最生動、最具個性的人物語言總是來自于生活,來自于作者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與體悟。葉圣陶爺爺曾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痹改阋矒碛羞@樣一眼活潑潑的生活之泉,讓自己的習(xí)作擁有無限的靈氣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