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叫《我兩歲》。兩歲小孩子天真可愛的樣子,直叫我傻笑。直到自己做了媽媽,看見自己的小孩長到兩歲,我才知道,做父母的,其實都在學(xué)習(xí)長大,只是每個成長的過程都有點痛苦。對我來說,最痛苦的就是自己辛苦做了一桌子的菜,那挑食的小孩子上來一看,不喜歡一口也不吃,到最后你逼他吃一口,他把吃過的一起吐了。所以我的大兒子小時候很瘦,為了給他加營養(yǎng),我只有變了法子叫他喜歡上吃,后來無意中發(fā)現(xiàn)他喜歡吃剛煮好的白米飯,而且是不加任何料的,從此只有自創(chuàng)蓋澆飯來配合他那小胃口。
大兒子對吃一直不饞,只能想辦法讓他覺得吃也是件有趣的事??赡苁亲约涸诤M鈺r間太久的緣故,很多中國人傳言不要給小孩太早吃的東西,我都沒有忌諱,只要不會過敏,沒有毒副作用,我都會給小孩嘗試,對小孩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都沒有禁忌。
蓋澆飯應(yīng)該是個有趣的主意,因為我告訴兒子我們給白飯戴頂帽子,而這頂帽子可以有各種花樣,如把假蟹肉撕成條后,切成短絲,放置一邊,把真正的蟹肉拆了蟹黃部分和黃油加姜片炒過后略微烹酒除去點腥味后備用。最后,把這些配料放在一起加蔥煸炒一次,真假蟹肉混在一起,然后放到飯上,炒個半生不熟的雞蛋扣在飯上,上鍋去蒸。蛋好了即可熄火,因為蟹偏咸,所以不用另外加鹽,可以加一點點糖來提升味道。當(dāng)小孩看到黃黃的蛋下面還有飯,馬上露笑臉。于是就趁機教他自己吃飯,如何準確拿調(diào)羹,手口如何協(xié)調(diào)運用。每次他自己吃一口,我就在邊上叫一個“好”。一頓飯吃得像在給他開演唱會。
蓋在飯上面的料,可以隨家里有什么菜而變花樣,畢竟是兩歲的小孩,可以吃的東西已經(jīng)和大人沒什么區(qū)別了。比如我們會做不辣的“螞蟻上樹”,把肉糜和粉絲先炒過,然后蓋到飯上去蒸?;蛘哂梦⒉t熱一份三文魚:可以買一段三文魚,自己切成小段,但不要切得太厚,否則既不容易熟,小孩也沒耐心吃太大的。放入微波爐前,先用鹽、胡椒粉把魚的周身擦一次。腌過后,盤底放些洋蔥,就可以放到微波爐中,強火5分鐘就行了。可以就這么吃,也可以把美奶滋和芥末攪拌后涂在魚上吃。
此外,他只要飯吃得讓我滿意,我還會另外做些小點心來鼓勵他,而最簡單的小點心,就是巧果。
大兒子喜歡吃巧果,我就自己做。巧果的做法很簡單:把買來的餛飩皮用刷子刷上水后把芝麻撒在上面,再用搟面杖把芝麻搟到面皮里去,最后切成小段在油鍋里炸一炸就可以拿出來吃,但不撒糖。這樣他愛吃以后,就在餛飩皮里包上一層很薄的芝士和熟蝦肉,再把餛飩皮對折后在油鍋里滾一滾,馬上取出就可以吃。給他當(dāng)每餐間的點心,他會說那是三角形。小孩子胃口小,我也不用特別給他做很多個,四五個即可。然后就是帶他去做運動,讓他消化得好一點。
另外一道很西化,但很簡單,營養(yǎng)豐富的小點心是番茄培根飯。假如小孩晚餐時可以吃掉一個番茄培根飯,吃飯的總量就夠了。而且番茄的營養(yǎng)很好,可以給小孩吃。把一個拳頭大小的番茄切開,去籽和里面的囊,就留個番茄的外形,把培根切碎,熟蝦肉切成小段,芹菜煮熟切細,然后和上述食材攪拌在一起,加入美奶滋、少量米飯(可以用大米,也可以用長粳米、糙米來代替),再加入鹽和胡椒粉調(diào)味混合,最后把白奶酪撒在表面壓平后,用烤箱來烤,當(dāng)奶酪融化時,就可以取出來吃了。
對兩歲的小孩來說,吃是他們社會實踐的第一個標志。有的食物可能他們天生不愛吃,有的他們愛吃。為人父母要有個原則:小孩不愛吃,就不用逼他們嘗遍山珍海味,否則將來教育小孩就會是件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