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廚房里傳來生煎蘿卜餅的哧啦聲,后院有人在刮魚鱗,還有人催著:“快點,斑節(jié)蝦等著下鍋呢。”一屋子的人忙里忙外,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到庭院的木桌上。是尋常的家庭烹飪聚會吧?可又有群人扛著相機到處“咔嚓”,還有兩個長發(fā)飄散的美女彩蝶般穿梭在忙碌的場景中,笑盈盈洗菜端盤子,但又隨時擺出POSE充當模特。一個彈吉他的帥哥湊到美女面前獻殷勤,卻被人不客氣地拽到了一旁:“別擋著,沒見我們在畫速寫?”
這是干什么?燒菜、攝影、畫畫?哦,對了,還有演奏。乍一看亂糟糟的,其實每個人都在有條不紊地做著事情。不要驚奇,這只是我們“混搭周末”的一次活動。活動內(nèi)容是:廚藝大比拼+攝影賽+不插電木吉他演奏+速寫練習(xí)。
是的,每一個項目都能獨立成章。但湊在一起,豈不是更有趣——攝影找的是“色”,誘人的菜式,做飯的青春靚女,何處不是活色生香?我們這回的參賽主題就定為“秀色可餐”。譜了新曲的吉他手,不一定需要坐滿衣冠楚楚聽眾的演奏廳,歡快的、走動的人群給他帶來更多的靈感和激情。至于畫速寫,混亂的場面是最適合了,逼得你筆走游龍。
于是,互不相干的一群人就這么湊到一起HAPPY,沒有誰覺得自己有什么損失。相反,大家都非??鞓非页鋵?,獲得的比想要的更多。忙活到了華燈初上,一頓豐盛大餐為活動畫上圓滿句號。臨近散會,一伙人又圍在方桌前,為下一次的組合行動出謀劃策。
“混搭周末”的發(fā)起人當然是本人啦。我一向興趣廣泛,每天不是做瑜伽,就是練插花,要么是品茶會,要么是戶外攀巖……
那是去年5月的一個周六,和朋友出去逛街,不一會兒功夫,兩個短信追來:一是青年攝影協(xié)會的,叫我參加海灘外拍;一是QQ游泳群的,叫我參加新人聯(lián)誼會。時間都安排在當天下午15時。這就苦了我這個“多面手”了,什么都想?yún)⒓?,卻必須做出割舍??墒沁@一回,有點例外哦。看看兩個活動的選定地點,恰好都在黃厝海濱浴場。 心下暗樂:“這下我可以做個兩面派。”
我到達浴場,將青年攝影協(xié)會和QQ游泳群的兩批人馬做了相互介紹,大家很快玩到了一塊。攝影協(xié)會的人,目的是在海濱浴場抓拍游泳者的風姿。以往拍攝,多數(shù)游人見鏡頭逼近,撒腿就撤,愿意配合者寥寥。現(xiàn)在跟游泳群一起活動,何愁找不到模特?而游泳群的新人,第一次活動就能留下精彩照片作為紀念,也是意外的驚喜與興奮。
此后,我就開動了腦筋:既然每個周末好多盼望已久的活動同時開展,但又分身乏術(shù)。畢竟是上班族了,大家不可能再像校園里那樣,把各項活動從從容容地從周一排到周日。那為什么不來個“混搭周末”呢,把各種有趣的活動和諧地組織在一起,讓每個參與者獲得更多的體驗。相當于本來期待一碟小菜,結(jié)果卻享受到饕餮大餐,不亦快哉。
第一次“混搭周末”行動是在古鎮(zhèn)茶館舉行的。到場的有“茶藝幫”“圍棋幫”“書畫幫”“插花幫”,還有一位抱著以琴會友的念頭,前來覓知音的彈古箏的美女。發(fā)揮人多力量大的優(yōu)勢,我們包下了古鎮(zhèn)茶館整個二樓的場地。帶來各自的道具,分幾塊區(qū)域,大家開始了演練。清越綿長的琴聲中,黑白子輕叩敲擊,茶香、花香、墨香纏綿融會,令人飄飄欲仙。隨著相互間的熟悉,大家漸漸地不那么拘謹了。練字的朋友伸個懶腰放下毛筆,到插花組里撿起花葉。稍加點撥,從書法筆意中領(lǐng)悟到的疏密橫斜竟無師自通運用上了,引得花道高手連連點頭:孺子可教。而完成了插花作品的朋友,又拉來了鐵觀音的茶藝美女同觀賞,順便討口茶喝。收獲最大的是那個彈古箏的美女,活動結(jié)束后,竟有七八個人纏住她,想要拜師習(xí)琴。結(jié)賬時,茶館的老板打趣道:“生活到了這個境界,簡直是修仙了。”
第一回合勝利告捷,使得我信心滿滿。后來,我又策劃了幾次以戶外運動為主題的“混搭周末”,將自駕車游、溯溪、定向越野、放風箏、飛機模型賽等項目安排在一塊,大家果然玩得風生水起。
平時我們分為各派,進行小眾活動,反而將自身孤立了起來,封閉了視野。這次組合行動恰恰給了我們相互交流與融合的機會。玩不同的內(nèi)容,跟不同的人一起玩,這就是“混搭周末”的魅力所在。我的小小嘗試,如一顆小石子投進湖心,漣漪一圈一圈漾開,吸引不同圈子的人好奇地試探著走了進來。我們結(jié)交到不少新朋友,同時在別人的休閑樂趣里長進了自己的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