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信 芳
劉子楓:從“黑炮”中走來
文/信 芳
劉子楓主演《黑炮事件》的海報
雨夜,一個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奔進郵電局,匆匆忙忙地向某地發(fā)了一封“丟失黑炮301找趙”的電報,警惕性很高的女營業(yè)員,立即將這一情況用電話報告了公安局。公安局查出,發(fā)報人是某礦山公司一個精通德語的工程師趙書信。
此人195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工作上一貫認真,有點怪脾氣,曾信奉過天主教,至今仍然獨身。雖未發(fā)現(xiàn)有政治歷史問題,卻與前來我國支援礦山建設(shè)的聯(lián)邦德國專家漢斯·施密特發(fā)生過沖突,但又接觸很密切……
這就是著名電影《黑炮事件》的開頭。這部流行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文化界的“干預現(xiàn)實”、“解剖社會”的電影代表作,公映后獲得了極高的榮譽:1986年政府獎,第六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香港電影節(jié)十大華語片獎,上海新時期十年導演獎,陜西銅車馬獎的優(yōu)秀故事片獎、優(yōu)秀導演獎和最佳男主角獎。好萊塢還專門為影片舉行了一個首映式。
其中,第六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授予了劉子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個金雞獎“影帝”獎項后來在上海男演員中再沒人奪得。(1984年楊在葆曾獲第四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25年后的今天,當我與劉子楓再次提及“黑炮”時,他笑著說“真是光陰似箭啊,我退休也已13年了!”但說到那年“奪冠”,他記憶猶新,仿佛還在昨天。
劉子楓,1938年出生于河南孟州。1963年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20歲進入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shù)劇院當演員,一當就是15年。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兒童劇院里,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革命的名義》,他當了回“列寧”,而在《霜天曉角》中,他又飾演了文豪魯迅;而值得記憶的是在著名兒童劇《童心》和《小足球隊》中他都有不俗的表演。
1974年,根據(jù)上海兒童藝術(shù)劇院《鋼鐵洪流》改編、傅超武等導演的電影《火紅的年代》拍攝,劉子楓在劇中飾演“陳友根”,這是他首次“觸電”。劉子楓回憶說,看著于洋、溫錫瑩、沙莉等老演員演來得心應(yīng)手、游刃有余,而自己當時根本不懂電影,什么蒙太奇,什么鏡頭感,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雖然自己已有十幾年演話劇的底子,但確實不是一回事。后來電影公映了,看后實在令人不悅。“沒有捷徑可走”,劉子楓決定一切從頭學起。于是他找來了世界名演員的傳記,找來了相關(guān)電影的專著,一本本啃讀起來。就這樣“面壁八年”,苦研電影藝術(shù)。1982年,他參加電影《鳳陽花鼓》(后名《故鄉(xiāng)春曉》)的拍攝,但從理論到實踐,飛躍難以一次完成。而對電影有新認識,特別是對人物塑造有新理解,那是兩年后的那部《兩個少女》。
文革后,年輕導演楊延晉脫穎而出,他執(zhí)導拍攝的《苦惱人的笑》以“聲話對列”等一系列嶄新手法,使影片名聲大振,楊延晉也因此成為新銳導演而引起國內(nèi)外電影界的關(guān)注。而此時,一張由上海市文聯(lián)民間文藝研究會創(chuàng)辦的《采風》報(也即本刊前身),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份創(chuàng)辦于1980年的報紙以刊登都市新故事而一炮打響,兩年后,每期發(fā)行量已超百萬份,成為當時上海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其中反映都市轉(zhuǎn)型期“世態(tài)”和“人態(tài)”的《二十萬美元》《二上江城》《洞房佳話》三則新故事經(jīng)搜集整理后繼續(xù)流傳于市井。楊延晉決定將它們搬上銀幕。萬伯翱、龔龍祥等編劇很快拿出了本子。影片由三個故事組成,既獨立又統(tǒng)一于一部電影中,因此將由一個女演員分飾三個女主角,這在當時可算是種新手法,所以電影開始取名《一個少女和她三個影子》,后來由于片長將三小時,楊延晉在最后“剪輯”中,將它們一分為二,于是有了《兩個少女》和另一部短片《少女與小偷》。
電影女主角選了青年演員趙靜,而在尋找男主角時,同為上戲畢業(yè)的楊延晉想到了他的老“師哥”劉子楓。劉子楓回憶說,這部電影,是他從話劇演員走向電影演員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在這部電影拍攝中,他不僅從楊延晉那里學到不少導演新理念,而且從人物塑造上,他越發(fā)加深了體會和體念,并引發(fā)成演繹的技巧。記者曾聽過楊延晉對劉子楓當時表演的“評價”。他認為,劉子楓飾演的“武醫(yī)生”,那種“既迂腐又忠厚”的知識分子式的“老實人”非常到位。與他演對手戲的“少女”趙靜也不由佩服說,他演得“真像”,與生活中判若兩人,所以拍攝時常有“笑場”。
電影《黑炮事件》是“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處女作,改編于張賢亮的小說《浪漫的黑炮》,小說講述的是由象棋子黑炮引發(fā)的一聯(lián)串詼諧和荒誕的故事,而在電影中,導演完全采用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電影語言來描述,并最后在黑炮這個名詞后面加上了一個韻味深遠的詞匯“事件”。通過這一離奇搞笑的事件,諷刺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那些復雜的矛盾和奇異的心態(tài),并借用趙書信這樣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圍繞他的遭遇,反映在歷史變革時期對待知識分子的不同態(tài)度和民族文化心理中的積極一面與消極一面,引發(fā)人們的思考。影片公映后,反響強烈,當年就獲1985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yōu)秀故事片獎。影片的成功不能不說,其中有主角劉子楓對劇中人物準確塑造的功勞。
劉子楓在《以革命的名義》中飾列寧
在電影學院進修時期的黃建新最推崇的導演就是意大利的安東尼奧尼和維斯康締,兩位大師在各自的電影中都喜歡用主觀的色彩用帶有生命的布景和結(jié)構(gòu)去表達思想,在大家熟悉的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放大》(blowup)《紅色沙漠》(reddesert)《夜》以及維斯康蒂的作品《魂斷威尼斯》《被詛咒的人》中,這些強烈的主觀表達都得到極大的運用。這種表達和傳統(tǒng)中國電影中的臉譜化的表演和構(gòu)圖、中庸的色彩搭配的手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劉子楓說,在傳統(tǒng)的中國電影中,演員都盡量用生活化的表演去再現(xiàn)生活,而在《黑炮事件》的前期創(chuàng)作過程中,導演要求我們拋棄傳統(tǒng)中國電影“生活化"的表演方式,轉(zhuǎn)而采用了帶有象征意味的表演手法,同時搭配極賦表現(xiàn)主義風格的構(gòu)圖來傳達一種聲音。
劉子楓書法作品
劉子楓在片中飾演的趙書信是個喜歡鉆研的工程師,知識分子,工作中仔細穩(wěn)重、嚴謹。但即使在深陷輿論漩渦的他也沒有可能改變自己的步伐去迎合別人。配合著趙書信出現(xiàn)的場景通常都是靜態(tài)場景或者是鏡頭穩(wěn)步移動的動態(tài)。用布萊希特的原話說就是:“除去所要表現(xiàn)的人物和事件的理所當然,眾所周知,明白了然的因素,給他們打上觸目驚心、引人求解、決非自然、絕不當然的印記,使他們失去為人們熟知的假相,揭示他們的社會本質(zhì)?!眰鹘y(tǒng)的戲劇表現(xiàn)手法是讓觀眾走進來,通過演員的表演來讓觀眾忘掉自我而充分融入戲劇情節(jié)中。而這次導演運用戲劇的間離效果,則是通過借助于各種表現(xiàn)手法來除去人們思維中對某些默認實物的慣性認可,甚至是通過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讓原本被默認的事物重新以一種客觀的冷峻的形式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以表露其本質(zhì)。
這樣,看似是一個荒誕故事的《黑炮事件》,卻表達了政治體制對人的迫害。而劉子楓所扮演的趙書信在面對一系列荒唐謬誤時表現(xiàn)出來的是他的無奈和痛切,從而深刻地揭示出影片主題。令影評界一致公認的是,劉子楓演繹的人物既是藝術(shù)的,又是那么準確:趙書信——那個被滑稽地冤為間諜的工程師,在命運擠壓下的全部反抗,就是憤恨地將惹起事端的棋子拋向天空,而苦笑著看小孩用磚頭玩多米諾骨牌……
劉子楓因《黑炮事件》晉升“影帝”。劉子楓也因這次表演的突破和飛躍,感受深深,致使他后來在《電影藝術(shù)》《當代電影》上發(fā)表了一系列論文:《一個話劇演員對表演的追求》《試著去說一件說不清的事》《生活化的表演,戲劇化的感受》。也因他的出色表演,從1985年到2005年間,除《黑炮事件》外,他又和黃建新導演合作了三部電影,分別是《錯位》《說出你的秘密》和《求求你表揚我》。劉子楓在黃氏影片中扮演的角色雖然都是代表著被社會的群體價值觀所淹沒的一類人,但卻“各具其態(tài)”。
有評論稱,在電影《天狗》中兩場戲十分精彩——一場是村長從家里翻墻逃走,一場是村長拍桌子罵鄉(xiāng)長。劉子楓在劇中扮演的就是這位村長。
劉子楓說:“我非常喜歡《天狗》中的那位村長,此角色在社會上具有普遍性,他一方面對惡勢力想反抗,另一方面又想明哲保身。在黑勢力當?shù)赖臅r候,他是個窩囊的村長,可他的良心一直沒被泯滅?!?/p>
因年齡、經(jīng)驗、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原因,劉子楓對“村長”這人物太熟悉了。他說,“村長本質(zhì)上是善良的,只是苦于‘孔家三兄弟’的淫威,他才迫不得已做了一些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戳吮咀?,我知道,只要我把最后那場在孔家院子里罵鄉(xiāng)長的戲演好,這人物就出來了。在這場戲里,村長接到關(guān)于孔家兄弟死亡的紙條,我在臺詞里加了兩聲‘哈’,就這樣,把這么多年受的氣頓時都‘哈’了出來。放映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效果挺好?!?/p>
劉子楓告訴記者說,他本身就是小人物,他特別喜歡演小人物,也就是生活中常見的說不上有多崇高但卻有不少可貴品質(zhì)的普通百姓。記者問道:“《天狗》中的村長與《黑炮事件》中的趙書信,你更喜歡誰?”劉子楓笑了,說:“《黑炮事件》是部藝術(shù)片,趙書信是個藝術(shù)化的人物,生活中不一定能找到完整的原型。而《天狗》中村長這類人,生活中原型太多了,觀眾首先會類比,所以你想演好他還真不容易?!?/p>
劉子楓出演的眾多電視劇中,他最看重的是生活倫理劇《我們的父親》,在劇中他飾演“父親”秦元生。這位堪稱全職的父親,是一位有三個進了城的孩子的老農(nóng),一只幻想把長大的雞崽子保護在衰老翅膀下的老雞公。他不是高山,是一條大河,包容、吸納、消解、滌蕩了孩子們的一切惡與不潔,將他們從彩色的自得與滿足拉進黑白色的懺悔。凡事一危及兒女命運前程,就是他的頭等大事,他懇切、忍耐、善良的舐犢柔情,竟讓我們由憐憫同情而至深深的景仰悲悼。
由于年近古稀,早就聽說劉子楓挑選劇本有三個原則:一是劇本要好,二是角色要好,三是拍攝不要太辛苦。我說,《我們的父親》似只符合兩個標準,劉子楓坦言:“這部戲中我要淋雨,還要穿著短褲在街上跑,是十分辛苦,但這個角色很有挑戰(zhàn)性,我十分喜歡。干自己喜歡的事就不計較那么多了?!?/p>
確實,《我們的父親》不像那些骨質(zhì)疏松的長劇,它稠密而意外性的“戲節(jié)”,長長短短、色彩豐富于劇中的“小品”給了劉子楓寬綽的創(chuàng)造空間。秦元生正是飛過這空間,才跨越了趙書信的局限。劉子楓忽而揚眉大喜,忽而狡黠神秘,忽而手舞足蹈,得意處如吃紅燒肉,沮喪時如咽苦膽汁。這部既是親情的頌歌、又是一把解剖心靈的利刃的電視劇,最近在中央臺又開始重播,劉子楓喜滋滋地說,“我的眼光不錯吧?!?/p>
“要知父母恩,自己抱兒孫?!弊鳛橹餮荩瑒⒆訔魃钣畜w會:“只有當自己做了父親,或是做了爺爺、外公,這才能真正體會當初自己父母的恩情。所以,這里我想奉勸那些為人父母的大哥、大姐們,那就是‘兒女自有兒女福,莫為兒女做馬?!?,要相信他們會成長,再不要包辦替代,這不僅吃力不討好,而且不利兒女的培養(yǎng)?!?/p>
“游五湖四海,會三教九流。演蒼生百態(tài),悟因果緣由?!眲⒆訔髟谄涿嫌∠铝诉@五言詩句,我知道,這正是他為人處事和對藝術(shù)人生的態(tài)度。他告訴我,他出生于1938年的大年三十的“子時”,所以,演藝界戲稱他是“牛尾虎頭”,而他自我評價是,既有老牛的勤勤懇懇,又有大虎的吼天沖勁。為藝術(shù)再苦再累、費時費力,心甘情愿。有詩為證,他曾寫道——
電影《蟹蟹儂》中飾外公
我是誰?是空氣,塵土還是時間/都是,又都不是/我在哪里?在天堂,地獄還是人間/都在,又都不在/我赤裸著呱呱落地,也必赤裸著歸天/我從幼稚逐漸成熟,天真中逐漸增加了經(jīng)驗/我努力在成熟中增加不成熟/也努力在復雜中追求簡單/我喜歡我心中那把沒有比例的尺度,更喜歡白日作夢——夢見我那赤腳的童年/偉大與可笑/懦弱與勇敢/智慧與愚蠢/高尚與卑賤——全融化在我這血肉的驅(qū)殼里/我既不愿作鬼/也不愿成仙/只愿作個人——回旋陶醉在苦樂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