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娜,陳曉宏,章四龍,劉志雨,王金星,李巖
(1.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2.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huán)境研究中心,廣東廣州 510275;3.華南地區(qū)水循環(huán)與水安全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廣東廣州 510275;4.水利部水文局,北京 100053)
由于受水文循環(huán)、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洪水的水文情勢會發(fā)生較大的異變,即明顯超過規(guī)則化的體系改變.武江流域?qū)儆诒苯囊患壷Я?根據(jù)相關(guān)水文部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入21世紀以來,截至到2007年,發(fā)生超50年一遇的洪水2次,其中2006年洪水的重現(xiàn)期達559年,顯然與常規(guī)不相符合.
隨著人們對洪水時間序列的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簡化的線性理論無法確準地揭示洪水時間序列的復雜的波動特征.因此,轉(zhuǎn)而利用非線性的分析方法來研究這類問題[1],在洪水時間序列的研究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2].洪水時間序列存在分形特征.本文以武江流域為例,采用R/S方法研究了該流域洪水時間序列的分形特征,為洪水時間序列的頻率計算和預測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
上世紀50年代,英國水文學專家HURST在研究尼羅河的水庫流量與水庫儲存能力的關(guān)系時,提出一種R/S的非參數(shù)統(tǒng)計分析方法[3],給出了一種判別時間序列是否對時間有依賴的統(tǒng)計量.在此基礎上,HURST發(fā)現(xiàn)許多自然界現(xiàn)象的統(tǒng)計,能很好地反映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隨機現(xiàn)象,芒德勃羅特也在上世紀60、70年代對此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并把它們稱為分數(shù)布朗運動,目前,大家普遍稱之為分形時間序列[4],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詳見文獻[5].
根據(jù)計算出的Hurst值,可以判斷該時間序列是完全隨機的抑或是存在趨勢性成分.趨勢性成分是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還是反持續(xù)性.理論上,H=0.5暗示著時間序列是一個標準的布朗運動,各項指標之間完全獨立,相互之間沒有依賴,屬于隨機過程,即高斯過程.H<0.5表明時間序列具有反持續(xù)性,即未來的總體趨勢與過去的相反,它比高斯過程更頻繁地返回歷史點,H越接近于零,反持續(xù)性越強;此時,過去的增加趨勢預示著未來有減少的確實,相反,過去若有減少趨勢,則未來有增加的趨勢.H>0.5是一個持續(xù)的時間序列,表明未來的趨勢與過去一致,即此時的時間序列具有長期記憶性和無周期的循環(huán),存在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此時,時間序列具有混沌特征;H越接近1,持續(xù)性就越強.經(jīng)驗表明,用R/S分析法估計的Hurst指數(shù)比理論值偏高,且時間序列的長度越長,估計的精度也越高[6].
通過繪制log (R/S)與logn的圖形可以估計時間序列的非周期循環(huán)性,R/S分析的log/log圖,每一個循環(huán)的結(jié)尾,就是下一個循環(huán)的開始,通過尋找圖中的轉(zhuǎn)折點,可以估計何處發(fā)生突變,進一步估算出平均循環(huán)的長度[7].V統(tǒng)計計算方法最初有HURST(1951年)檢驗穩(wěn)定性,它能精確地算出循環(huán)長度的度量值,統(tǒng)計值V的計算式如下:
(1)
當H=0.5時,R/S統(tǒng)計以時間的平方根為標度,log (n)-V曲線呈一條水平線,此時的時間序列過程是獨立的、隨機的.對于時間序列具有反持續(xù)性的過程來說,即H<0.5,R/S以慢于時間方根的比率規(guī)模變化,此時的log (n)-V圖形呈現(xiàn)向下傾斜.若時間序列具有持續(xù)性,即H>0.5,R/S以快于時間方根的比率規(guī)模變化,log (n)-V圖形呈現(xiàn)向上傾斜.總之,當H不等于零時,研究log (n)-V圖形曲線變化,可以發(fā)現(xiàn)突變點,突變點的出現(xiàn)表示長期記憶過程消失[8].
武江流域位于南嶺山脈的南側(cè),屬東亞季風氣候區(qū),地形為北高南低,該流域的水系如圖1所示.武江流域平均年降雨量為1 300~1 500 mm,自南向北遞減.鋒面雨早于3月;受西風帶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每年的前汛期4—6月出現(xiàn)暴雨過程.該流域連續(xù)最大4個月降水量,最多出現(xiàn)在3—6月,占全年降水量50%~60%,4—9月占全年降水量74%.根據(jù)廣東省水文總站1986年8月編印的《廣東省水資源》,該流域內(nèi)蒸發(fā)量約為1 000~1 100 mm左右,樂昌(二)站年平均蒸發(fā)量1 443 mm.根據(jù)犁市(二)站1954—2005年資料,該流域平均含沙量為0.178 kg/m3,平均侵蝕模數(shù)為164 t/km2,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14×106t.本研究以武江流域犁市(二)站為研究對象,分析該流域1955—2007年的洪水的分形特征.
圖1 武江流域水系圖Figure 1 The water system map of Wujiang River Basin
圖2表明:武江流域洪峰流量過程的log (n)和log (R/S) 的相關(guān)性很強,洪峰流量過程的Hurst指數(shù)大于0.8.圖3的V統(tǒng)計圖在剛開始的時候平穩(wěn)上升,當達到一定植后,統(tǒng)計值V開始上下波動,洪峰流量過程波動的臨界點為n=6,說明該流域洪峰流量過程有著很強的持續(xù)性,且洪峰流量過程具有分形分布特征的,即今天發(fā)生的洪水時間將對以后的洪水時間產(chǎn)生影響.這樣的持久性不是永久的,經(jīng)過6年后會消失.
圖2 洪峰流量過程的R/S分析圖Figure 2 The result of peak flood by R/S analysis
圖3 洪峰流量過程的V統(tǒng)計圖Figure 3 The V statistic map of peak flood
以1955、1968、1973、1985、1994和2007年的洪水流量過程為例,利用R/S分析方法和V統(tǒng)計計算方法,得出洪水流量過程的R/S分析圖和V統(tǒng)計圖,如圖4和圖5所示.
圖4表明:6場的洪水流量過程的V統(tǒng)計圖均向上傾斜,說明這6場洪水的R/S以快于時間方根的比率規(guī)模而變化,H均大于0.5,這和圖4中的log (n)-log(R/S)圖所得到的的Hurst指數(shù)均大于0.96>0.5完全符合.說明武江流域1955、1968、1973、1985、1994和2007年6場洪水流量過程,log (n)和log (R/S) 的相關(guān)性很強,且6場洪水流量過程的Hurst指數(shù)均大于0.96、V統(tǒng)計圖均向上傾斜,都說明了該流域洪水時間序列有著很強的持續(xù)性,但洪水時間序列不是隨機游動,具有分形分布特征的,即今天發(fā)生的洪水時間將對以后的洪水時間產(chǎn)生影響.當然,這樣的持久性分別經(jīng)過31.62、51.29、40.74、40.74、37.15、123.03 h之后消失.
圖4 洪水流量過程的R/S分析圖和V統(tǒng)計圖Figure 4 The reault of flood by R/S analysis and the V statistic map of flood
與此相類似的計算武江流域1955—2007年53年各場洪水的Hurst指數(shù),圖5說明,武江流各場洪水的Hurst指數(shù)均大于0.5,根據(jù)Hurst指數(shù)的意義,意味著武江流域的洪水時間序列未來的趨勢與過去一致,即武江流域的洪水過程具有長程相關(guān)性.且H值都接近1,說明該流域的洪水時間序列有著很強的持續(xù)性.經(jīng)過若干天之后消失,消失的時間(其長程記憶時間)如圖6所示.武江流域的洪水過程的長程記憶消失時間明顯的增加,表明武江流域的洪水時間序列與外部的干擾有關(guān),例如人類活動的劇烈影響、臺風的影響、氣候的劇烈變化等外部因素,這些外部干擾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加之外部力量具有非周期性循環(huán)的特點,使得武江洪水時間序列的長程記憶消失時間呈明顯的增加趨勢.
圖5 53場洪水流量過程的Hurst指數(shù)Figure 5 The Hurst index of the flood from 1955 to 2007
圖6 各場洪水的長程記憶消失時間Figure 6 The disappeared time of long-term of all flood
參考文獻:
[1] 陳勇,林巖,雷洪. 基于R/S分析的深圳股票市場分形特征分析[J]. 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4(4):294-297.
CHEN Yong, LIN Yan,LEI Hong.R/Sanalysis on fractal mechanism of Shenzhen stock market[J].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07,34(4):294-297.
[2] 韓杰,陸桂華,戴科偉.分形維數(shù)在洪水分期的應用[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8,17(4):657-659.
HAN Jie, LU Guihua, DAI Kewei. Application of fractional dimension in classification of seasonal flood periods[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8,17(4):657-659.
[3] HURST H E. The long-term storage capacity of reservoirs[J].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 1951, 116:770-799.
[4] 張維,黃興.滬深股市的R/S實證分析[J]. 系統(tǒng)工程,2001,19(1):1-5.
ZHANG Wei, HUANG Xing.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withR/S[J].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2001,19(1):1-5.
[5] 周寅康,王臘春.淮河流域洪澇變化的混沌特征[J].自然災害學報,1999,8 (1):42-47.
ZHOU Yinkang, WANG Lachun. Some chao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flood series in Huaihe River bsin[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1999,8(1):42-47.
[6] 彼得斯E E. 分形市場分析[M].儲海林,譯.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2.
[7] 吳金克.基于多重分形與混沌理論的金融市場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5:23.
WU Jinke. Study on financial market based on multi-fractal and chaotic theories[D].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2005:32.
[8] 徐龍炳,陸蓉.R/S分析探索中國股票市場的非線性[J].預測,1999(2):59-62.
XU Longbin, LU Rong.R/Sanalysis exploration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nonlinear[J].Forecasting, 1999(2):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