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普 亓 萌 亓增艷
(山東泰山鋼鐵冷軋薄板廠,山東 271100)
泰鋼冷軋薄板廠退火機組采用全氫罩式退火爐,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大量粘結缺陷,嚴重影響鋼卷的質量。為控制粘結缺陷的產生,提高產品質量,對粘結缺陷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
在一定的溫度和應力作用下,一定時間內緊卷退火發(fā)生層間局部焊合的現(xiàn)象就是粘結。卷緊的鋼卷在罩式爐退火過程中,在高溫條件下由于應力作用,邊界原子相互滲透因而使帶鋼層與層之間產生粘連和焊合現(xiàn)象。
粘結缺陷形態(tài)有點狀、塊狀、條狀等,如圖1、圖2 所示。
圖1 點狀粘結形成的粘結孔Figure 1 The hole formed by dot shaped cohering
圖2 邊部條狀粘結形成的粘結紋Figure 2 The marks formed by edge stripe shaped cohering
2.1.1 退火工藝不合理
退火溫度設定不合理,退火的升溫速度、保溫時間、保護氣體吹掃流量等工藝參數(shù)設置存在失誤,是造成粘結缺陷的原因之一。
(1)退火爐內超溫
每個爐臺上都裝有兩支熱電隅,氣氛熱電偶和底部熱電偶,用來直接或間接測量控制溫度(RT)與底部溫度(AT)的升溫和降溫情況。在測溫系統(tǒng)中,有電隅、冷端補償器、溫度變送器、調節(jié)器、計數(shù)器和記錄儀等儀器儀表,若任何部位出現(xiàn)故障都會影響溫度測量值的準確性,使超溫的可能性增加。例如,要求底部電偶(AT)要安裝到位,頂住退火底板;而控制電隅的頂端不應超過退火底板(或擴散器)上筋板的高度。當電隅老化,位置下降或折斷時,其測量值將比實際值低得多,極易造成鋼卷超溫退火而發(fā)生粘結。
(2)退火冷卻速度過快
退火過程中保溫結束后立即摘掉加熱罩,造成鋼卷驟冷。鋼卷外部冷卻快、內部冷卻慢,導致外冷內熱呈抱緊狀態(tài),極易造成中部粘結。
(3)爐內氣氛循環(huán)不良
由于循環(huán)風量較小,保護氣體的傳熱速度較慢,故爐內各處溫差較大。如將監(jiān)控溫度(RT)定為720℃,則局部因多種原因可能達到750~800℃,使鋼卷邊緣部位出現(xiàn)過熱。另外,放在最上面的鋼卷,由于堆垛頂部沒有對流板,大部分保護氣體流經堆垛的上端邊緣,加上內罩封頭的輻射熱量,使爐內最上面的鋼卷邊緣也易過熱。另一方面,保護氣體受阻不能正常循環(huán),局部形成熾熱的阻塞氣流,進而使鋼卷過熱也能產生粘結。
2.1.2 對流盤變形
為了使鋼卷盡可能均勻受熱,要求對流板具有良好的平直度,否則,鋼卷在對流板上受力不均,整個鋼卷的重量只能由部分筋板承受,造成鋼卷局部嚴重擠壓而過熱。此外,對流板的材質應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足夠的抗熱變形能力,否則,表面會磨損成許多深淺不一的溝紋以及嚴重的麻面,使較薄的鋼卷兩端易發(fā)生粘結。生產實踐中,出爐時有時出現(xiàn)對流板與吊運鋼卷粘在一起的情況,嚴重威脅著安全生產。其次,對流板兩面的筋板無例角,在對流板嚴重翹曲變形、平面受力不均時,如同利刃一般,扦入鋼卷邊緣,形成局部擠壓折邊而發(fā)生過熱粘結。
2.2.1 板形不良
帶鋼板形不良除造成板內應力分布不均以外,也會使層間壓力局部增大。特別是邊鼓、邊浪缺陷更容易造成帶鋼的局部粘結。軋制生產時,由于來料板形較差,軋機板形調節(jié)不當?shù)仍?,導致軋后鋼卷浪形較大,易產生粘結缺陷。
2.2.2 張力的影響
張力的影響主要是來自軋機的卷取張力和電解脫脂機組的卷取張力。生產中張力過大,使鋼卷卷層間間隙過緊,鋼卷在進入高溫退火后就會導致氣流循環(huán)效果不好而產生過熱,造成鋼卷的粘結,因此選擇合適的卷取張力至關重要。
2.2.3 成分變化的影響
來料成分中C、Si 的含量下降或AL 的含量有所增加會使鋼卷在退火過程中產生粘結。
2.2.4 乳化液的影響
乳化液作為冷卻劑、潤滑劑(也要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應用于冷軋生產中,它由2%左右的基油、95%左右的水和其它添加劑配制而成。如果乳化液的純度低、雜質多,特別是在噴射量調整不當,而軋機出口端又吹掃不凈時,雜質會殘留于鋼板之間。因此,退火工藝制定了足夠的吹洗時間。這不僅是考慮到乳化液中的雜質,也涉及到軋制時出現(xiàn)的物質沉積問題。若隨意減少吹洗時間或保護氣體流量,沉積于帶鋼之間的雜質就很難被排出爐外,必然造成鋼板之間的粘結。
分析鋼卷粘結缺陷產生的原因及生產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冷軋廠從熱軋原料狀況、軋制工藝、退火工藝等方面采取了措施,以控制粘結缺陷的產生。
(1)加強對熱軋原料板形的控制。軋機在軋制時,嚴格控制中浪、肋浪等浪形缺陷的存在;
(2)根據(jù)鋼卷的軋制狀況,將鋼卷卷取單位張力進行修改,在保證板形的狀況下,降低機組的卷取張力;
(3)調整軋制機組的噴吹質量,控制乳化液殘留夾帶現(xiàn)象,對乳化液系統(tǒng)做好維護,控制鐵皂、灰份等參數(shù);
(4)控制軋后帶鋼表面粗糙度的大小,通過換輥制度和磨削制度加以控制;
(5)嚴格執(zhí)行退火工藝曲線和操作規(guī)程。應按材質一樣、板寬相等、板厚一致的堆垛原則,先裝直徑最大的鋼卷,從下往上依次碼放,且鋼卷內徑要對準循環(huán)風機的中心部位。不損壞鋼卷卷芯及隨意縮短吹洗時間。對板形差的鋼卷分別裝爐,保證爐內氣體的循環(huán)性;
(6)加強退火冷卻速度控制,根據(jù)鋼卷規(guī)格不同采用不同的帶罩冷卻時間,保證摘加熱罩時,鋼卷卷芯溫度在600℃以下,減緩高溫冷卻速度,避免高溫時產生的壓應力;
(7)定期對測溫設備包括底部熱電偶、氣氛熱電偶、溫度測量儀表進行校正,保證測量儀器的準確性;
(8)隨時檢查中間對流板和裝料底板的平直度。表面劃痕毛面嚴重時,應及時修磨,筋板直角處可加工成圓弧形。對流板的材質可用具有較強抗熱變形能力的含Mn 及Mo 鋼,并定期更換不符合要求的對流板;
(9)定期檢查爐臺循環(huán)風機的工作狀況,保證風機的各項技術參數(shù)符合要求。一般每年應進行1 次檢修和動平衡試驗。
通過采取以上控制措施,退火機組產生的粘結缺陷明顯減少,有粘結缺陷的鋼卷噸數(shù)由每月的1 500 t 降低至300 t。現(xiàn)有的粘結缺陷主要為邊粘缺陷和局部的小粘結現(xiàn)象,大面積的粘結缺陷得到控制,產品質量有了大幅提高。
[1]羅裕厚.冷軋鋼帶產生粘結的機理及控制措施.鋼鐵釩鈦,2002.23(2):29-23.
[2]王廷溥.冷軋薄帶鋼生產.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1.
[3]關淑巧,張選峰,等.冷軋板退火過程中的相關缺陷及解決[J].鋼鐵,2009.(3):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