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清明
媒體應給“狀元熱”降溫
□呂清明
“狀元”是每年高考結束后,媒體都要重點報道的熱門話題。雖然,有關部門一再要求不要炒作高考 “狀元”,但媒體、學校、商家卻個個樂此不疲。
高考成績一公布,媒體就積極行動起來,希望借助炒作狀元提高關注度。因為狀元的名人效應,學校的熱情也很高,有的學校甚至實施狀元工程,通過“狀元效應”來招攬生源。不少商家也加入其中,給高考狀元巨額獎金、贈送禮品,以此擴大自身知名度,達到廣告目的。一些高校為了爭奪狀元,許諾重獎,也加入到炒作高考狀元的行列。
我們應當理性地看待高考狀元。炒作高考狀元,其實是在過分強調應試教育的作用,夸大高考對人生的影響。盡管高考狀元有一定的榜樣作用,但在數百萬高考考生中,狀元也只是普通一員。社會、媒體、學校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而不是過分強調高考狀元。狀元固然難得,但狀元的產生也存在著偶然性,過分地關注狀元,很有可能是在“捧殺”這些少年。人生不以高考成敗論英雄,高考狀元們都還年輕,過分炒作不利于其健康成長。況且,成為高考狀元,并不等于整個人生就將一帆風順。光環(huán)褪去后,這些狀元仍然要和同齡人一樣,通過付出更多的努力獲取成功。
給“狀元熱”降溫,媒體應該以身作則,以理性的思維報道高考,正確引導廣大民眾的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以此為我們的應試教育創(chuàng)造一個改進創(chuàng)新的空間,從而使高考成為科學有效的選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