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智
山東方圓有色金屬集團公司
銅眼看世界
——踏訪澳洲幾日的感受
Record of Visits Australia
□文/王 智
山東方圓有色金屬集團公司
2011年即將逝去,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迄今已整整十年。在這寒暑交替中,中國的企業(yè)與全球同行的交流日漸加深。不管是企業(yè)的管理者還是技術人員,大家都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出國考察與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朋友們面對面地交流。這里我們刊發(fā)山東方圓有色金屬集團的朋友們在澳大利亞開展技術、商務考察之余的感受。通過他們的心路歷程我們就能感受到:入世十年,我們在全球化的路上已經走了多遠。這篇考察記的主題仍然是:銅眼看世界。文章傳遞出了再生資源產業(yè)界的朋友走向全球時的真實心態(tài);透露出了這樣一個信息:在我們向外張望遙遠國度里的同行的時候,別忘了人家也在看你:看你的步履,看你的心態(tài),看你能不能稱得上“朋友”——須知:兩個“月”不一般高,那算不上“朋友”。——編者
此次出行前,澳大利亞之于我而言,僅僅是一個遼遠的地理概念,然而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輾轉飛行抵達澳洲大陸踏訪的第一站——悉尼時,盡管時差的干擾讓我有些神思恍惚,但是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一切,都讓我的心境隨著景象的變幻而跌宕起伏。
澳大利亞,原意是“南方大陸”,幾萬年以前,就有土著居民生息繁衍。然而隨著航海工具的技術升級,現(xiàn)代文明的足跡最終踏上了這片土地?!扒致哉摺苯吁喽粒趁駞^(qū)相繼建立,現(xiàn)代文明隨之在此立足生長。澳大利亞不僅國土遼闊,而且物產豐富,是南半球經濟最發(fā)達的國家,是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正是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中國有色金屬的同行們對這片大陸有著與一般游客不同的觀察視角。
歷史,是一個神奇的領域。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空,使得人們對歷史的著眼點和獲得的結論迥然有異:今天回望這片大陸的變遷,恰恰是那些“入侵者”開發(fā)了澳洲,賦予了澳大利亞新的生命契機,掀開了澳大利亞翻天覆地的歷史篇章。
19世紀中葉,隨著豐富的礦藏被發(fā)現(xiàn),大批淘金者蜂擁而至,這個移民國家漸已成形。時至今日,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已成為澳大利亞的首要特征,美麗、富饒的澳洲印象讓許多新的“淘金者”心馳神往。
漫步于澳洲街頭,體味到的是與歐美文化完全不同的一種美。多年以來,澳大利亞歷屆政府奉行多元文化政策,其結果造就這片土地上的絢爛多彩。游走于街頭的各色人群,不同膚色,不同語言,卻也融洽的生活在一片天空下,多元文化的寬容與包容使得這里成為全球矚目的一片文化繁榮之地。走在大街小巷,沒有地域界限、本土觀念的束縛,沒有歷史的羈絆與傳統(tǒng)文化的樊籬,生活在其間的人們更加的溫和與從容,再加上地理位置上的“無牽無掛”,所謂的“世外桃源”有了一個現(xiàn)實版。
科技部駐澳參贊在此行中說起了這里的情況。近年來,隨著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及澳大利亞國內消費市場的局限,澳洲本土很多生產制造企業(yè)逐漸關停,并開始將資源出口主營業(yè)務來運作。在這一背景下,中澳之間的合作也愈加密切,尤其是在礦業(yè)領域。此外,兩國還協(xié)商成立了“中澳科技合作基金”,以用于支持雙方技術合作項目的開展。
藉此,我公司與昆士蘭大學簽署的技術合作協(xié)議恰恰符合這一范疇。未來幾年內,我們將與昆士蘭大學在有色冶金環(huán)保技術的開發(fā)應用、熔煉渣的綜合回收利用、再生銅的熔煉及綜合回收等方面進行技術研發(fā),并圍繞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在提高資源利用價值量與煉化領域的應用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開展全方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今年七月,山東方圓有色集團公司崔志祥董事長曾到訪昆士蘭大學,校方給予了熱情接待。雙方合作的根本在于方圓公司在“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項目上所作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昆士蘭大學校長表示愿與我方一起將“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完善提升到底,并致力于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應用。
位于陽光之城首府布里斯班的昆士蘭大學是我們這次的銅業(yè)合作之旅造訪的其中一站。該校始建于1910年,是澳大利亞最大最有聲望的大學之一,目前有來自全球超過13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8 000多名國際留學生??邕M大門,年輕人就可以融入一個有活力的、國際化的學習環(huán)境。隨著學校的不斷發(fā)展和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校方甚至可根據(jù)學生的個人需求制訂個人化的課程安排,使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國學子在這里享有一段有價值而愉快的人生經歷。
在該?;鸱ㄑ芯恐行内w寶軍教授的安排下,雙方就合作項目相關事宜進行了接洽交流。隨后與校方選礦專家就選礦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參觀了昆士蘭大學選礦實驗室,聽取了校方專家對于選礦全流程的詳細介紹,并觀摩了剛引進的艾薩超細磨技術裝置。
超達(Xstrata),全球知名的冶金技術工程企業(yè)。我們認識超達緣于其在國內有色領域技術貿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業(yè)績,它不單單是一家礦山冶金企業(yè),他們的技術服務業(yè)績也蜚聲全球。此番造訪的主要目的就是為考察艾薩超細磨技術,他們的CEO及專家、貿易代表與我們進行了座談,并就其技術資源、服務模式及應用成果等進行了詳細介紹。
超達技術公司原為超達礦業(yè)集團的一個技術部門,成立于2003年,總部設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在湯斯維爾、溫哥華、圣地亞哥、中國均設有辦公機構,在南非、美國和日本設有代表處,是世界領先的礦山冶金技術推廣企業(yè),負責為超達集團企業(yè)在開采、加工和金屬提煉方面提供專業(yè)技術保證,并代表超達集團向世界礦山冶金工業(yè)企業(yè)推廣其專有技術,可為客戶提供包括可研、設計、設備制造、技術培訓、試生產和生產協(xié)助等在內的全套服務,并向客戶提供持續(xù)性技術支持,超達技術公司所有技術和設計均基于公司自身的生產實踐并經不斷完善。
在交流中,我們表達了欲采用超細磨技術處理渣選礦的用意,他們則強調,該技術目前僅應用于銅精礦的的處理,渣選礦的處理并未得到應用。該技術的應用關鍵在于礦物的存在形式及尺寸,如若是化學溶解銅,即便是引進超細磨也是選不出來的,只有慢慢冷卻結晶出冰銅或者金屬銅才可回收,冷的慢比磨的細更能節(jié)省能源,加強冷卻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性,與超細磨相比,能耗更低。
此行有一個深刻的感觸:成熟的企業(yè)不僅僅是賣技術,而是提供包括流程設計、設備控制、儀器配置、培訓開車等系統(tǒng)化、鏈條式的服務,并提供長期持續(xù)性技術支持。在超達,不僅有實力雄厚的生產加工工廠,而且有廣闊的實驗平臺,每一項技術從方案的提出,到裝置設施的制造,再到產業(yè)化應用,是一個不斷改進提升完善的過程?!八街梢怨ビ瘛?。耳目一新之后是深深的思索。
實踐證明,對于一個新建工廠來說,整個工藝流程的選擇是需要系統(tǒng)考慮的,從選礦、熔煉到精煉,需要全面配套,以便優(yōu)化流程達到最佳生產指標,如若起初就沒選好,那么最終結果也不會盡如人意。
在超達旗下的湯斯維爾電解銅廠,廠長帶著我們走進了30萬噸電解銅廠。從電解主控,到陽極整形、陰極出裝,再到殘極的煮洗打包,無一遺漏。該廠全部采用永久不銹鋼陰極極板,自動化程度很高,現(xiàn)場管理井井有條,廠區(qū)干凈整潔,生產設備雖已使用15年,但仍然運行良好。30萬噸的產能,人員只有120名,噸銅人工成本比國內還要低。
超達技術服務公司對外出售的不銹鋼陰極極板就在電解車間旁的區(qū)域內進行組裝加工,所有材料、配件均是外購,這里只是個裝配過程,但核心技術他們緊緊攥著。
此次訪澳,我們再次拜訪了諾底勒斯礦業(yè)公司。該公司CEO、執(zhí)行董事、地質專家、選礦專家等數(shù)十人參加了整整一天的座談。他們從地質構造到成礦機理及目前的實驗情況等都做了詳細闡述,其態(tài)度之認真,其學風之嚴謹令人感佩。雙方初步敲定了今后海底選礦的合作方式與進度方案。就當前情況來說,只有雙方合作,諾底勒斯開采出的原礦,才能做到資源價值與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們的成套技術能夠處理這一海底礦產從而實現(xiàn)其最大價值——這也正是雙方攜手的動因。
從悉尼乘機跨越整個澳洲大陸,六個多小時后降落澳大利亞西部城市佩斯(Perth)。這里是西澳州的首府,一座充滿活力的港口城市。這里終年陽光普照。成群的黑天鵝喜歡聚集在此,因而有了“黑天鵝城”之稱。19世紀末,人們在佩斯發(fā)現(xiàn)了金礦,淘金者絡繹不絕,佩斯的繁榮由此發(fā)端,今天,這里仍然是找礦開礦人的聚集地,中國、日本在此設立了多家代表機構。
到訪當天,Phillips River礦業(yè)公司CEO、貿易經理及采礦專家與我們就該礦的成礦機理、地質結構、覆蓋情況、經營情況、投資情況以及未來的生產計劃一一道來,合作開礦的意愿十分強勁。
次日,Phillips River礦業(yè)公司租飛機專程帶我們來到其下轄礦場進行了實地勘察,走過的五個礦點中,有剛探明的,也有已開采過的,其中有金礦、銀礦、鉛鋅礦等等,隨行人員說起這些如數(shù)家珍。
這里的每個礦點相距都在10公里上下,一路走下來,原始森林、各類動物,盡收眼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澳洲的神奇與壯美一一映入眼簾。穿行其間,疑問油然而生:開礦將給這里的自然生態(tài)帶來負面影響,怎么辦?政府對開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的在于保護礦區(qū)內的動植物,礦山企業(yè)必須聘用當?shù)氐耐林用?,這也算是對自然的一種補償吧!
路上我一直在想:銅從地下采出,經磨選后漂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xiāng),再經熔煉吹煉精煉這一不斷提純的過程,最終經深加工后才得到我們所需的銅。這中間的流程是如此之長,基礎設施投資如此之巨大,生產、運輸、加工所費時日與資金的之浩繁;冗長環(huán)節(jié)不可預見之風險,銅的“價值”可想而知!
我國銅工業(yè)如若要向上游發(fā)展,搶占資源,這頭一步的邁出一定要非常堅實,規(guī)模太小的礦不值得,規(guī)模大的又不好參與,在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如何規(guī)避風險,穩(wěn)妥前行,值得深思。
此番澳洲之旅我們先后拜訪了多家國際一流的礦業(yè)企業(yè)及科研機構,其熱情讓我們感想頗多。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對今年倫敦年會期間崔志祥董事長獲邀與世界銅業(yè)巨擘共商世界銅業(yè)大局一事艷羨不已,這也是我們的榮耀。這么多年來,我們內聯(lián)外合鉆技術,多措并舉搞貿易,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了可喜的步伐:多年的辛勤耕耘,今日看到了“花”與“果”。眼下我們正在研究的“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與“熱風濃縮除氟氯技術”倍受關注,而這是這種關注,才有了我們今日“如沐春風”的澳洲之旅;“朋友”一個詞,力重千鈞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