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臣平 易艷紅
臨床肌內注射用卓青即淋必治,又名大觀霉素,為鏈霉菌產生的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臨床主要用于淋病奈瑟菌所致的急性尿道炎、子宮頸炎等治療[1]。此藥物經(jīng)生理鹽水或專用溶媒溶解后,為白色混懸液,較粘稠,容易混有空氣微栓子[2],造成注射阻力增大,一次性注射失敗,經(jīng)常要反復幾次更換針頭重復注射才能完成注射。給患者造成了痛苦和藥物浪費。因此,針對如何防止針頭堵塞,減輕疼痛,筆者對106例注射卓青注射液的患者改變注射方法,效果顯著,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106例患者的212次卓青注射,均為我校附屬二醫(yī)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的元月在門診注射室進行肌內注射,年齡26~66歲。其中男75例,女31例。所有患者都是肌內注射卓青4 g,分別于兩側臀部深部肌內注射各2 g,均無藥物過敏史。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 本實驗研究采取自身對照法,由門診注射室固定護士(有一定注射經(jīng)驗的護師)將106例患者的4 g卓青分兩針左右臀部注射(即2針),一針采取傳統(tǒng)注射法,一針采取改進的注射法,患者年齡、性別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2 使用材料 改進組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1付,8號或9號針頭1個,0.2%利多卡因2支共4 ml,卓青2 g;常規(guī)組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1付,0.9%苯甲醇1支5 ml,卓青2 g。
1.2.3 操作步驟 常規(guī)組:取10 ml注射器連接針頭后抽吸苯甲醇3.2 ml稀釋卓青粉劑,震蕩器震蕩1 min后,用注射器抽吸藥液,排盡空氣備用。選擇注射部位;消毒皮膚垂直進針,抽吸無回血,快速推注藥液完畢后拔針。改進組:取5 ml注射器連接8號或9號針頭常規(guī)抽吸3 ml 0.2%利多卡因2支共3 ml稀釋卓青粉劑,震蕩器震蕩1 min后,用注射器抽吸完藥液,換上5 ml注射器的針頭,排凈空氣后再抽吸0.2~0.3 ml 0.2%利多卡因備用。選擇注射部位;消毒皮膚垂直進針,抽吸無回血,注射時,用力持續(xù)加壓于活塞均勻推注藥液完畢后拔針[3]。
1.2.4 觀察標準 注射成功率:以一次推注藥液成功為標準。疼痛感覺:以注射時和注射后患者本人左右兩側臀部的疼痛感覺為標準。
詳見表1和表2,將兩種注射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的比較,改進注射法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注射法,注射疼痛的比較,常規(guī)注射法的患者疼痛反應明顯強于改進注射法。
表1 改進組與常規(guī)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的比較(例,%)
表2 改進組與常規(guī)組注射疼痛反應的比較(例,%)
3.1 減輕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常規(guī)注射法選擇(8、9)號粗針頭為患者注射,容易造成患者恐懼心理,肌肉收縮,注射阻力增大,使針頭阻塞。改進后用7號針頭,患者視覺上針頭變小[4],恐懼心理減輕,護士注射時壓力也減小,增加了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3.2 改進方法注射后,其注射后的硬結產生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說明鹽酸利多卡因是最好的溶媒。
3.3 改進后,在注射前再吸0.3 ml溶媒,使針頭內藥液濃度低,粘度低,注射時掌握均勻持續(xù)注射的技巧,那么一次性注射的成功率就高[5],并減少了藥液的浪費,減輕了患者因反復注射的痛苦。值得臨床廣泛推廣使用。
[1] 楊虹,杜淑云.淋必治注射方法的改進.護士進修雜志,2000,15(6):472.
[2] 李衛(wèi)寧,楊學梅,肖蜜,等。皮膚科大觀霉素的注射方法與技巧.吉林醫(yī)學,2007,28(4):561.
[3] 蘭火連.2種方法注射淋必治防針頭堵塞的效果觀察.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3(18):18.
[4] 吳燕冰.大觀霉素注射方法改進的效果觀察.護理學報,2007,14(9):73.
[5] 俞林華,張青.長效青霉素注射方法的改進.護理學雜志,1998,13(12):69.